<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創客100】專訪大河創投劉志碩:“腐朽”孕育偉大公司

    【創客100專訪】9月18日上午,在創客100第一期投資人早餐會上,創客100記者對本次早餐會的主講嘉賓劉志碩先生進行了專訪。劉志碩先生是著名天使投資人,大河創投的創始合伙人,投資過暢游、拉卡拉、歐地安、廣廈網絡等十幾家創業公司,參股搜狐、學大等20余家公司;個人多個投資項目收益超百倍。

    關于創業和投資,我們圍繞著投資的衡量標準、好的商業模式、對90后創業者的看法,以及對當下大環境下的創業投資趨勢,進行了深入而有趣的交流和探討。


    大河創投創始合伙人、著名天使投資人劉志碩先生

    創客100:我們發現您這些年的投資以專而美的創業公司為主,從互聯網金融、個性化旅游、到在線教育等很多領域都有所涉及。您選擇創業項目的衡量標準是什么呢?

    劉志碩:現在互聯網有許多細分領域,每一個細分領域都有成千上百家創業公司。所以,現在的創業門檻降低了,但是成功的門檻并沒有降低。投資一家創業公司,首先要考慮它是否找到了消費者的需求,包括剛性需求和創造出來的需求。互聯網技術特別是移動互聯的發展,使得以逆向挖掘出消費者需求并快速整合資源給予滿足成為可能。比如現在特別火爆的,出行領域有滴滴,吃飯叫外賣有美團、餓了么,消費者對于現狀有不滿意的地方,就是創業者需要發現的創業機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用戶痛點。

    創業者可以巧妙的創造出一些新的需求,比如微信,一個非常高頻的即時通訊社交軟件,最初的定位是交流和傳播信息,隨著用戶使用黏性的提高和產品的持續創新迭代,拓展成了一個購物、娛樂、打車、支付的入口平臺。針對一個產品,不斷進行創新,專注和極致是創業者應有的態度,也更容易做出偉大的產品。只有足夠聚焦與專注才可能成功,這就是“專而美”。

    創客100:那么您認為什么樣的商業模式是比較好的商業模式呢?

    劉志碩:任何一家成功的創業公司都要找到屬于自己的商業模式。一個好的商業模式,從時間維度上講,要有預見性,要在別人還沒有看清航線的時候起航,最終才能從紅海走向藍海。有很多公司,比如說亞馬遜,以前它不但不賺錢還虧得厲害,但是卻是未來的發展趨勢,終有一天,它會取代舊的商業模式;從空間維度上講,要有商業上的延展性,它的體量是可以擴展的、可以復制的,圍繞著一個核心來不斷延伸自己的邊際,另外,如果你可以關注到長尾市場需求,就會發現在很多地方都存在著商機,而如果滿足了這些需求,那么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創客100:現在有很多90后創業者活躍在創業領域,那么您是怎樣看待90后創業者的呢?不同年齡的創業者又會有什么差別呢?

    劉志碩:我覺得90后創業者雖然年輕但并不見得缺少體驗。而且90后作為互聯網原住民,他們對于互聯網的體會和應用是非常深入的,這一點是他們的優勢。我也有投資一些很年輕的創業者,比如說我投資的無二之旅UniqueWay,創始人以及整個團隊大部分人都在30歲以下,是非常年輕的一個團隊。但是已經游歷過很多國家,對個性化旅游有著非常獨到的體驗和建議。對于年輕的創業者,在起步時的扶持很重要,我最近和百余位國內一線的投資人和企業家,發起了尋找“中關村U30”創業英雄的活動,這是一個專門發現、陪伴、支持青年創業英雄成長的平臺。作為投資者來說,創業者的年齡并不是首要考慮的因素,更多的還是要關注創業者內在的素質和項目本身的價值。當然,不同年紀的創業者,所擅長的創業領域也不同,年輕的創業者更喜歡可以直接互聯網化的領域,而年長者更偏愛傳統行業+技術類的創業領域。

    創客100:您自己作為有著20年投資經驗的投資人,在當前的資本寒冬中,您對早期投資者有什么建議?

    劉志碩:在過去一年,尤其是今年上半年,在各種各樣力量的疊加因素之下,已經形成了巨大的創投和早期投資的泡沫,積累了很大的風險。而且,創業成功本身就不是一個高概率事件。一般來說,拿到融資的創業項目的成功率應該不會高于5%。

    因此,在現在這樣一個動蕩的市場環境下,投資人首先要對自己有信心。很多人都曾有過這樣的生活經驗,就是往往糟糕而且極力避免的事到最后就真的發生了。這其實跟心理暗示有關。作為投資人,盡量不要做一些糟糕的心理暗示,而是要對自己,對自己投過的項目有信心,把注意力集中在已投的創業公司上。讓這些公司能感到你的溫暖,知道你在后面支持著他們。

    再有,現在整個投資圈也都進入了一個比較謹慎的狀態,現金變得比以前更加重要,那么投資者可以依據自己原有的專業資源,更多地專注于自己已有經驗、資源和能力的項目上去,把這些自己能明白的事情做好,而不是去做那些連自己都不明白的事。另外投資人也可以參與一些自己有資源的合投。

    根據我的投資經驗,經歷市場動蕩對投資人也未必是一件壞事,它甚至可以轉化成一件好事。全世界所有能稱得上偉大的,或者炫的公司都是經歷過寒冬的。冬天到來,競爭強度會有所緩解,成功幾率相對就有可能增大,而作為早期投資者,就是不要去羨慕別人的熱鬧,別人的熱鬧是別人的,一定要找到屬于自己的跑道,做自己最擅長的事,做好你自己。

    創客100:您覺得未來創業和投資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呢?

    劉志碩:我從宏觀的互聯網加三產業來談談現在的創業趨勢吧。互聯網加第一產業的前景并不美好,因為農業本身是一個很重的行業,同時是國家的經濟基礎,會有很多政策的限制。互聯網加第二產業雖然很有前景但卻不容易實現,主要是國有體制的缺陷,壓抑了整個產業的創新能力。如果可以完成去國有化的改革,那么未來還是很有想象空間的。互聯網加第三產業是所有創新創業集中爆發的領域,可以說是萬馬奔騰吧。在互聯網相關的應用水平、使用習慣、開發能力、商業模式等方面,中國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在全球互聯網公司的前十名中,中國占據了半壁江山。只是在操作系統、芯片等基礎軟硬件技術方面和美國還有一定的差距。把握好已有的優勢,依托巨大的市場,通過對落后的產能、庫存、生產要素的劇烈洗牌,全面發展多行業的創新,通過小步快跑,實現彎道超車,萬馬奔騰中,中國將會繼續誕生一批世界級的創新企業。

    未來,創新一定是在這樣的行業,哪個行業越腐朽,“人人被害”的比例越高與“人人害人”程度越深,哪個行業就越會被改造,越能創造巨大空間!我這里說的“腐朽”不是批評政府,是描述由于種種原因形成的事實!比如說教育行業,由于教育資源的不均等,我們都想讓小孩去最好的學校,但是你爭得了這個位置,另一個人就失去了這個機會。同樣的,醫療、食品安全、金融以及基礎設施領域都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些問題讓我們彼此受到傷害,所以這些領域是最應該和最迫切需要去創新的領域。可以這樣說,“腐朽”孕育偉大公司,比如社交界的微信,出行領域的滴滴。金融、醫療、教育領域革命性的創新發展已經看到了黎明的曙光。【責任編輯/紅玉】


    劉志碩先生與創客100董事長曹健、媒體平臺總裁王小燕合影

    劉志碩先生簡介:

    著名天使投資人,大河創投合伙人,北京市青聯常委,中國經濟50人論壇企業家理事,CCAA(中加天使投資聯盟)主席,中關村眾籌聯盟理事長

    教育經歷:哈爾濱工業大學

    投資領域: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硬件金融支付醫療健康

    投資偏好:技術領先、模式創新,在細分領域專而美的創業公司

    投資公司:暢游、拉卡拉、歐地安、廣廈網絡等十幾家創業公司

    參股公司:搜狐、學大等20余家公司

    創投基金:參與了啟迪日新、祟德宏信、北軟匯智、天津匯智、創新谷等多個創業投資基金

    來源: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創客100】專訪大河創投劉志碩:“腐朽”孕育偉大公司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