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手游IP熱的背后:玩兒法的微創新才是關鍵點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銳觀察】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中國移動游戲市場便開始出現爆款級IP游戲,當一款又一款精品IP游戲榮登2015年的APP Store優勢排行榜,中國手游IP時代已經正式來臨。在整個行業都已經正式進入“IP熱”的情況下,手游行業下一步究竟會往哪突破?手游IP熱的背后究竟還蘊藏著什么新的商業機遇嗎?


    手游IP熱 IP成2015手游市場必談之詞

    所 謂”游戲IP”,指的是對動漫、文學作品進行改編的版權,而手游IP之所以能夠被行業人士廣泛認可,其原因主要在于可以降低用戶成本、提升游戲下載量、提 高游戲代入感、超越競品知名度、企業品牌價值提升等。也就是說,一個優質IP能在初期幫助游戲導入大量用戶,進而節約推廣費用。

    據相關數據統計,一款游戲有沒有IP,對其轉化率的影響大多為3到7倍。在下載方面有數倍差距,收入也有2倍懸殊。上線一款新產品想要取得成功其實很難,或者它的門檻變得很高,現在的營銷費用在4、5千萬以上才有一些市場方面的影響力。

    在幾乎每一家游戲廠商都已經面臨著極高推廣成本的情況下,誰先想到更具性價比優勢的破局之策,誰就能夠在競爭和收入取得更好的成績。因此,借著優質IP的超高影響力,現在整體行業都不約而同把破局的點放在獲取有影響力的IP上,搶IP已經成為諸多游戲公司的日常小游戲。 2015年,IP已經成為手游行業必談之詞,沒有IP的游戲甚至都不好意思做推廣。

    IP價格水漲船高 IP熱實為游戲行業大嘲諷

    作為互聯網領域離錢最近的一批企業,中國手游行業進入了IP爭奪期,一波又一波游戲廠商相繼開啟了IP搶購計劃之后,IP的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

    據電科技報道顯示,僅以日本動漫為例,日本動漫IP按照知名度被分為A、B、C級,其中最低準入門檻為200萬保底金 (MG,最低分成金額)+游戲分成,而一線強IP起價已達保低金800萬+PC端最低5%分成,移動端8%分成。顯然IP價格昂貴已經成為不可否認的事實,而為了發掘IP的最大價值,多數游戲大廠也已經開始對此進行了戰略布局。

    他們管這一戰略布局叫做泛娛樂戰略。什么是泛娛樂戰略?從游戲角度來說,將小說改編成游戲,熱門游戲拍成電影,游戲、電影又為小說提供情節……圍繞IP以各自獨立的領域進行跨界的合作,意圖將IP的價值最大化,賺取更多的營收,便是泛娛樂戰略的關鍵因素。

    據千軍游戲此前報道顯示,目前百度指數超過10W的網絡小說手游改編費用幾百萬起,原本在多年前很不值錢的文藝作品對外呈現出價格虛高的情況,數千萬購得一個IP已經并不少見。在外界所認為“IP熱”下,人們卻不知IP熱實則是對游戲行業的大嘲諷。為何?

    一方面,用戶為游戲買單更多地在于享受游戲體驗給玩家帶來的快感,將IP作為游戲成功的關鍵因素,有違不少游戲企業靠游戲玩法的創新而吸引玩家的初衷。

    另 一方面,原本是為了嘗試新的渠道、新的方式降低游戲推廣成本,卻不曾想IP的售價越來越高,市場中天價IP反而增高了游戲廠商的游戲推廣成本。甚至對于一 般規模的中小型CP而言,要購買IP簡直便是可想卻不能做,難如登天。難道中小CP就沒有機會了?難道IP就是游戲成功的唯一條件?非也非也。

    IP作用大 但并非游戲成功唯一條件

    據 游戲工委、CNG中新游戲研究(伽馬數據)發布《2014年10~12月移動游戲產業報告》。這份報告指出,2014 年第四季度,中國移動網絡游戲用戶數量達到約3.5億人(347.2百萬人),環比增長2.7%,而在上年同期,這個數字為15.3%。2015年Q1用 戶數據顯示,中國移動游戲用戶規模約為3.55億人,較上一季度增長2.2%,這也是移動游戲用戶規模連續第六個季度增長率下降。

    在目前智能手機帶動手機游戲發展的紅利已經逐漸消失,拉新的問題都已經成為行業需要焦慮的情況下。我們并不能否認IP粉絲經濟的價值,但不能說拿到一個好的 IP 就能為所欲為,獨步天下。雖說IP擁有拉新強、高轉化的優勢,但要成為一款成功的游戲,手游的留存率也是不容忽視的。

    以《吞噬星空》《盜墓 筆記》《鬼吹燈》為例,這三者都是非常熱門的網絡小說,三者的百度指數在顛覆時期均超過10W,覆蓋的粉絲讀者更是千萬級別。但為何 他們被手游廠商推出之后業績平平。這和星際類、詭異類手游還并未成為中國手游市場主流游戲有著很大關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星際、恐怖類的IP在當前還是 處于不適合改變手游的類型,在這樣的階段,高價購買這種在IP市場也處于一線價位的IP,卻只能在冷門領域推出冷門的手游,這本質就是一種奢侈的浪費。

    此 外,在市場中曇花一現的IP手游也并非只有這么些。以往《灌籃高手》同名正版卡牌手游的推出,不知毀了多少少年的熱血青春!還有《圣斗士星矢》本身是一部 承載眾多粉絲的期待的動畫,結果出來的依然是卡牌,經典毀童年系列再添一員!《多啦A夢》被改成了跑酷,可是一眼看上去滿滿的都是天天酷跑的即視感;《拳 皇》系列本應該成為硬派格斗的一員悍將的,結果難逃卡牌游戲魔掌,曾經的回憶好像都被毀的的差不多了~

    玩法微創新才是致勝的關鍵

    為 什么這么多強勢IP改編成游戲之后備受突出?追根究底,游戲的本質離不開好玩,游戲的高留存率離不開好玩。只有用戶愛玩,游戲的留存率才會有保障。現如今 市場太多的廠商購下IP之后肆意打造換皮游戲,或者在游戲質量上還比不上沒有IP的手游。游戲玩法同質化現象嚴重,缺乏創新是目前市場多數IP游戲的通 病,導致玩家今天裝,明天既刪,手游生命的周期越來越短暫。

    提及創新,改進的游戲風格、戰斗表現、養成系統、游戲玩法這些都是屬于游戲的創 新,但創新其實也不容易。其原因在于現如今市場中競爭愈演愈烈,產品層出不窮,玩法也數不勝數,要在這么一個基礎上有所創新原本就是一個挑戰。另一方面, 人們其實對IP游戲都是有一定追求的,越強力的IP人們對于游戲的高品質便越渴望。

    此前,《我叫MT》的火熱不言而喻,而它也絕非取決于僥 幸。一直以來借鑒國外游戲的基礎上,進行適合本土文化的微創新是國內提倡的。而《我叫MT》便是借鑒了《智龍迷城》的玩法,當然《我叫MT》在玩法上加入 了更多創新元素。但凡玩過《智龍迷城》與《我叫MT》便可知曉他們本質上的區別不大。《智龍迷城》采用了三消放技能的戰斗方式,《我叫MT》則是變成了卡 牌布陣自動戰斗。

    另外,龍圖游戲推出的一款國產手游的現象級產品《刀塔傳奇》,相信大伙也不會遺忘。作為一款長年霸占AppStore排行榜單首位的產品,《刀塔傳奇》總會被圈內人無數次提及 ,2015年的Chinajoy會議上就充斥著刀塔傳奇的內容。

    刀塔傳奇為何會火?玩法上的微創新也是其成功的關鍵之一。在龍圖游戲推出《刀塔傳奇》后,龍圖游戲給其創造了全新動作卡牌玩法,在傳統的卡牌游戲上做出了新的嘗試,從而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手游時代,正式幫助游客們擺脫了之前卡牌手游無腦等待的純數值比拼戰斗。

    因 此,縱觀這兩年出現的一些爆款級手游。縱然沒有IP優勢和渠道優勢,中小CP依舊存在著巨大的發展機會。怎樣在創新乏力的手游圈中,做出自家游戲的特色所 在,從微創新開始改善玩家的手游體驗,不斷地了解玩家需求,不斷地站在玩家的角度去提升整個游戲的品質,便是手游廠商們需要努力的方向,也是中小CP們的 發展機遇。【責任編輯/李響】

    千軍游戲供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稿件。

    來源: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手游IP熱的背后:玩兒法的微創新才是關鍵點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