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樹的根系在地下的生長深度,決定著地面向陽部分的生長高度。
21年來,鏈家一直向下扎根、向上生長,不但在枝繁葉茂的部分體現價值,也在大眾視野之外提升服務品質。
據悉,截至2022年5月,上海鏈家已為消費者支付安心保障金共9.66億元,累計賠墊付49378筆。其中,最大的一筆賠墊付達到了1270萬元,創造了鏈家史上“單次交易最大金額賠墊付”。
上海鏈家賠墊付1270萬元
2019年,吳先生(化名)通過上海鏈家看中了一套房屋,由于他非常喜歡這套房子,因此對于賣家的要求全部接受:不能貸款,不走資金監管,必須支付全款。
從簽訂《房地產買賣居間協議》到正式簽署《上海市房地產買賣合同》,吳先生陸續按照賣家要求,在未進行資金監管的情況下,前后三次共支付了1270萬元的房款。
本以為可以按時住進房子,沒想到賣家收到錢后拒不履行合同。原來,賣家隱瞞了房屋還有其他的私人借款,而這種在產調上核查不到抵押情況。最重要的是,他沒有按照約定用吳先生的錢去銀行還貸。
這對于吳先生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
在對所有風險評估之后,上海鏈家決定幫助吳先生進行訴訟維權。
但按照法律規定,已登記的抵押權人針對抵押財產將優先受償。換句話說,即便走上訴訟之路,吳先生的房款也難以追回。
但讓吳先生吃驚和感動的是,上海鏈家決定先行賠墊付吳先生已經支付的1270萬元,再協同他通過法律手段向原業主追討購房款。
吳先生說:“我非常清楚,身背巨額債務的賣家早已沒有償還房款的能力。是鏈家給風險進行了兜底,這才讓我渡過買房中的困難。”最終,在鏈家的賠墊付款到賬后,他買到了一套自己滿意的房子。
“雖然過程是噩夢,但因為鏈家,讓結果變成了一場好夢。”吳先生表示。
15萬元,賠還是不賠?
敢承諾,真賠付,一直以來鏈家都是說到做到。
2011年的一天,鏈家地產服務品質管理部經理走進鏈家創始人左暉的辦公室,沒有說話遞給了左暉一張紙。上面滿是潦草的文字和數字,左暉接過紙時,發現服務品質管理部經理的手在微微顫抖。
紙上的內容,是鏈家糾結了多日的一件事。
2011年鏈家對外宣布100%真房源,假一賠百,有一個不實信息,賠現金100元。
有用戶在線上搜集了數百條錯誤信息,例如漏標了衛生間,寫錯朝向,或者是有一個錯別字……用戶把這些錯誤信息作為“假房源”,打包發送給鏈家索賠。
一共15萬!賠還是不賠?
左暉對服務品質管理部經理說:“我不做這個決定,原則是你定的,按照原則,你來決定賠或者不賠。”
最終,鏈家如數賠付。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說鏈家賠付這件事,應該是堅決——鏈家對保障房產交易安全的堅決,對用承諾倒逼自身提升服務品質的堅決,對客戶至上、為消費者好的價值觀的堅決。
在處理與消費者的關系時,鏈家始終將他們的利益擺在第一位:尊重消費者,在消費者交易遇到風險時及時響應;誠實可信,敢承諾,真賠付;保護消費者利益,有理讓三分;處理結果超出消費者預期,讓他們感知到好體驗。
做難而正確的事,應賠盡賠,不惜賠。這是鏈家一貫以來的服務準則。
圍繞“安全”迭代
鏈家這盤“棋”下得很大
近些年,鏈家圍繞“安全”進行了一系列的服務迭代:從安心服務承諾到“30124”客訴響應體系,再到全面招收高學歷經紀人和綠金服務標準……
尤其是安心服務承諾,僅上海就有十八項,涵蓋二手房、新房、租房三大領域,從交易前-交易中-交易后全流程守護。甚至在某些情況下,消費者的情況不符合十八項安心服務承諾,最后也能獲得賠付。
曾有一位業主因無力償還房屋內抵押導致沒有能力繼續履約,也不愿意退還客戶林先生(化名)的18萬元定金。基于對林先生資金安全的考慮,鏈家經紀人及時叫停交易,并把此事跟上級和公司客服部門進行了報備。
上海鏈家總部客服部門第一時間約林先生進行溝通面談,并當場給出解決方案:雖然是業主自身違約,但為了不耽誤林先生繼續買房,鏈家賠墊付18萬元定金損失給林先生,讓他順利重啟購房計劃。
盡管房屋買賣過程會經歷一些曲折,但找一家有安心服務承諾保障的企業,不僅能最大程度地挽回損失,還不耽誤買房進程。
畢竟,都是辛苦賺來的買房錢,誰也不想讓自己后悔!【責任編輯/周末】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