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特別報道】蘋果和特斯拉終有一戰

    過去幾年,蘋果造車只聞其聲不見其影,庫克也一直沒給個準信兒。

    上一次聽到蘋果造車的消息,還是3月15日的“Apple Car 團隊已解散”,沒想到轉頭蘋果就甩出了“王炸”,庫克帶著CarPlay殺回臺前。

    當地時間6月6日,蘋果召開了一年一度的WWDC全球開發者大會,在這個被果粉稱為“科技界春晚”的舞臺上,蘋果發布了新一代的CarPlay車載系統,大有借此將汽車都變成蘋果車的野心。消費者更期待,未來是否能開上一輛蘋果汽車?

    對于擅長生態構建的蘋果而言,車載系統或許只是蘋果進入汽車行業的先鋒利器,后續蘋果汽車的橫空出世,也大有可能。

    在當前全球新能源、智能汽車的大型競賽中,特斯拉率先沖在了前面,但這不意味著馬斯克已經穩操勝券,財力、技術、品牌都十分強大的蘋果,或許才是未來汽車界的真正王者。

    如果說喬布斯是蘋果和智能手機“教父”,那么馬斯克可以說是特斯拉和智能汽車“教父”了。喬布斯和馬斯克,這兩位不世出的商界奇才,在人類造車史上跨時空相遇了。蘋果和特斯拉,也終有一戰。

    CarPlay先行

    這可能是目前蘋果在汽車領域公開的最大成果,在介紹CarPlay時,蘋果自信滿滿,同時也罕見地表現出些許迫不及待。

    蘋果汽車體驗工程高級經理艾米莉·舒伯特稱,美國幾乎 98% 的車都可以使用 CarPlay,79%的美國消費者表示,只想買搭載 CarPlay 的車。

    覆蓋全美絕大多數車輛,意味著這已經成為蘋果的一項主業務,說明蘋果的車載系統已經深入人心。

    這只是上一代系統的數據,此前的 CarPlay 只能提供簡單的導航和娛樂功能,而新版 CarPlay 則進行了全面升級,滲透到了汽車底層核心功能,接管了車上的所有屏幕和座艙控制。這背后藏著無限可能,包括蘋果“借殼(代工)造車”的野心。

    在蘋果CarPlay的合作名單中,可以發現,清一色都是諸如奔馳、奧迪、保時捷在內的知名老牌車企。

    艾米莉稱,搭載新系統的車型將在2023年晚些時候發布。換而言之,蘋果是提前一年就開始制造聲勢,足見蘋果對此的重視,這也再次喚起了大家對蘋果汽車的期待。

    與一直聲稱只幫助車企造好車的華為不同,一開始就立志造車的蘋果,單單一個車載系統如何滿足得了它的抱負?畢竟,CarPlay意味著蘋果要和車企深入合作,否則無法擁有調取底層核心數據的權限。

    而即使新升級的CarPlay能夠接管的,并非全部的智能汽車系統,最核心的自動駕駛輔助系統并不包括在內,這部分是幾乎所有造車公司最看重的,也是致力于發展智能汽車的百度、華為、小米等最看重的。前段時間,華為就借極狐發布了自己最新的自動駕駛技術。

    因此,蘋果擁有自己的造車體系,便成為順其自然之事。蘋果汽車呼之欲出。

    6月8日,小鵬汽車董事長兼CEO何小鵬發表評論說,CarPlay是在為蘋果汽車打前站。

    事實上,蘋果的造車歷史可以追溯到8年前。2014 年,由庫克批準,蘋果啟動 Titan 計劃,而后發揮“鈔能力”重金從谷歌、奔馳、特斯拉等公司挖角,組建了一支擁有硅谷 + 汽車產業基因的核心團隊。

    截至2019年末,蘋果從特斯拉挖走了超過300人(CNBC數據)。為此特斯拉還特意發表了一份聲明稱,“蘋果持有的資金是我們的 100 倍,所以他們當然能夠給出更高的薪水”,來解釋自己的人才流失。

    不過后來,由于蘋果在造車路線和方向上反復搖擺,也遲遲沒有合作對象和形式落地,導致參與泰坦計劃的高管大量出走,項目也幾度停滯。

    今年 3 月 15 日又有“噩耗”傳來,“蘋果 Apple Car 團隊已經解散了一段時間。”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表示,“若想在 2025 年量產 Apple Car,需要在 3-6 個月內進行團隊重組。”

    3個月后,市場果然等來了蘋果汽車計劃的新進展,雖然只是發布了車機系統,但也預示著蘋果并沒有放棄造車計劃,頗有卷土重來之意。

    生態延續?

    蘋果之所能有如此強大的號召力,本質上是其產品力的和生態圈能力的集中體現。蘋果一直以優質的生態交互稱霸數碼圈,因此吸引來數量龐大的擁躉。

    蘋果有意將自己的手機生態復制到汽車生態中。第一步就是車機系統的搭建與擴散。

    海通國際表示,截至 2021 年底,CarPlay 與全球超過 70 家車企就 720 款車型展開合作,領先百度 CarLife、華為 HiCar、騰訊車聯與阿里 AliOS 等競爭對手。并稱,車載操作系統有望成為蘋果汽車業務實現差異化的基石。

    而CarPlay 的底層系統iOS,正是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移動操作系統之一。據StockApps統計,今年1月iOS的市占率在過去的5年間增長了約6個百分點,至25.49%,而安卓在此期間的市占率掉了5%。報告認為是競爭加劇所致,這也從側面指出蘋果的軟件愈加具有競爭優勢。

    除了看家的軟件實力外,蘋果的硬實力儲備相當全面且完善。

    首先,蘋果是少有的幾家有獨立自研芯片能力、同時制造經驗也豐富的科技企業,這對將來自研車載芯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本次新發布的M2芯片在原本強悍的M1芯片上,又實現了兩成的性能提升和25%的能耗節約。海通國際表示,蘋果具備向車載芯片領域拓展的能力。

    其次是蘋果的供應鏈體系,其中立訊精密、富士康等龍頭代工廠,近年來為了迎合市場也暗地里為蘋果造車做準備,繼而紛紛涉足、布局智能電動車制造領域。這給蘋果全面進軍智能造車賦予了較強的供應鏈優勢。

    此外,蘋果的專利儲備豐富。據 Insights Greyb 統計,蘋果在智能汽車方面的專利數量達到 421 項,覆蓋自動駕駛傳感器、激光雷達、轉向系統、照明系統等領域。

    當然造車也需要大筆資金,因為在很多人的認知中,新能車賽道是一個要持續“戰略性虧損”的行業。幾年前,李斌曾提出沒有200億就不要造車,隨后他又把這個門檻提到了400億。伴隨電動車新玩家不斷涌入,將來的門檻或許還會更高。

    據企查查統計,2012年-2021年這十年間,蔚小理的公開融資總額分別為455億元、342億元、214億元。

    對財大氣粗的蘋果而言,資金并不是問題。今年一季報顯示,蘋果的總現金高達515.11億美元(約合3442億元人民幣),是蔚小理三家十年總融資之和的3.4倍。

    從手機到汽車,蘋果要延續自己的智能生態。可以預想不遠的未來,搭載CarPlay 的蘋果汽車,將會奔跑在各大城市的大街上。

    可以說蘋果手里都是“王炸”級的牌,不僅殺傷力極強,還有直接給行業洗牌的能力。這點從其不“動”自威就能感受到。

    在2014年宣布造車之后,即便一輛車還沒見著,巨頭車企就已經打顫了。2016年,馬斯克就曾表示:“特斯拉的最大競爭對手不是谷歌,而是蘋果公司。”大眾集團掌門人赫伯特 · 迪斯也在2020年坦言,“蘋果造車給大眾帶來的挑戰要高于豐田。”

    看似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但經歷過8年造車未果的窘況,讓蘋果變得更加謹慎而專注,聚焦于最擅長的軟件系統部分,以此作為突破口。若CarPlay能在明年推出后獲得良好的市場反饋和數據增長,蘋果就離造車夢更進一步。

    在“全民造車”的熱潮下,蘋果似乎是趕了晚集的那位,但它的王者之相已顯,待蘋果造車脫去隱形衣時,便是行業震動之時。

    這一天究竟何時會來,只能等待蘋果汽車這最后一塊拼圖了。【責任編輯/江小白】

    來源:華爾街見聞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特別報道】蘋果和特斯拉終有一戰
    爆料者:15寸屏幕的MacBook Air和12寸MacBook正在研發中
    蘋果CEO庫克談遠程辦公:效果還不確定 未來或將出現新方式
    蘋果推出新MacBook Pro:搭載M2芯片 售價1299美元起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