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小牛電動投訴量達1664件 一季度凈虧損2960萬元

    5月23日,小牛電動發布截至3月31日的2022年第一季度財報,報告期內營收5.75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1%;凈虧損2960萬元,而上年同期凈虧損540萬元。不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調整后的凈虧損為1630萬元,而上年同期凈利潤為670萬元。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運營業績方面,第一季度公司電動踏板車銷售量為16.37萬輛,其中,我國市場電動踏板車銷售量為14.90萬輛;國際市場電動踏板車銷售量為1.47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93.7%。財務業績方面,第一季度公司營收5.75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1%。其中,國內市場電動踏板車營收為4.577億元,占電動踏板車總營收的87.5%;國際市場電動踏板車營收為6570萬元。

    報告期內,小牛電動營收成本為4.658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1.7%;毛利率為19.1%,而去年同期為23.8%。此外,公司運營開支為1.430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9.6%。其中,研發開支為4180萬元,與去年同期的2560萬元相比增長63.4%。

    據了解,2018年10月份,小牛電動登陸納斯達克市場。這家成立于2015年的企業,短短三年就完成了上市。資本市場上的順風順水,使得小牛電動在出行市場上得以大展拳腳。2021年,小牛電動年度銷量達到103.9萬輛,年銷量首度突破百萬輛關口,營業收入也同比增長50%以上。

    然而,在高企的銷量之下,小牛電動并未拿出與之相匹配的產品體驗與服務質量。近年來,新車趴窩、電池起火自燃等嚴重質量問題層出不窮。截至5月23日,在黑貓投訴【投訴入口】平臺中,商家投訴量已達1664件。

    車輛的質量問題直接拖累了公司的業績,上市前三年,小牛電動累計虧損7.67億元。2021年,小牛電動實現營收37.05億元,凈利潤2.26億元。其中第四季度凈利潤僅4764.67萬元,同比下降18.1%。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央視315晚會曝光了多家品牌電動自行車公然違規提速的亂象,小牛電動車在列。根據《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強制性國家標準規定,電動自行車時速不超過25公里/小時。而小牛電動自行車工作人員卻表示:“解碼是可以解碼,高配的車子能到40公里/小時左右,低配的車子大概30公里/小時左右。”

    在遭遇官方點名和產品信任危機的同時,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謀求轉型之路的小牛電動將目光瞄準了風頭正盛的新能源汽車,成立牛創新能源并發布了中大型SUV自游家NV,開啟了“兩輪變四輪”的創業之路。

    有業內人士認為,相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小牛電動兩輪造車的經驗幾乎毫無參考價值。對于新能源汽車而言,除了需要考慮到電池安全、續航表現及動力性能外,還需要兼顧到底盤調校、NVH表現、智能表現及產品耐用性等方面。結合小牛電動兩輪車的市場表現,其新能源汽車創業前景道阻且長。【責任編輯/古飛燕】

    來源:證券日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凈利再下滑 小牛電動困在成本里
    小牛電動投訴量達1664件 一季度凈虧損2960萬元
    你有點小牛!榮登天貓、京東雙平臺榜首 小牛電動全渠道累計支付金額破2.83億
    雙十一開門紅戰報:小牛電動9000萬、九號6000萬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