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美國對俄羅斯實施了“史上最嚴制裁”,但具體效果如何,卻眾說紛紜。終于,主導美國制裁項目的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拿到了一個絕佳證據:因為美國的制裁,無法補充芯片的俄軍只能用洗碗機和冰箱中的計算芯片充數。
俄羅斯都山窮水盡到這樣的地步了?真是慘慘慘……
等等,對軍事裝備有所了解的人,應該都會覺得哪里不對吧……再說了,雷蒙多的證據是從哪里來的?
呃……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雷蒙多11日在美國參議院聽證會上表示,“我們從烏克蘭人那里得到消息,當他們在地面上發現俄羅斯軍事裝備時,里面安裝的都是他們從洗碗機和冰箱中取出的芯片。”
美國商務部發言人羅賓·帕特森也證實,雷蒙多所說的故事來自烏克蘭官員,他們告訴美國商務部長,當烏軍打開繳獲的俄羅斯坦克時,發現了冰箱、商業和工業機械的零部件,這些零部件似乎彌補了其他無法獲得的零部件。
據雷蒙多透露,自2月底開始對俄制裁以來,美國對俄的技術出口下降了近70%,另外36個國家也采取了類似的出口管制措施,這些制裁同樣適用于白俄羅斯。
“我們的做法是要徹底阻斷俄羅斯獲取技術,這會削弱他們繼續軍事行動的能力,這正是我們正在做的事情。”
老司機略微查了一下資料,發現雷蒙多大概率是被忽悠了……
俄羅斯在軍用芯片上對外倚賴有多強?這就要從軍用芯片的特殊性說起。
首先,當代軍用芯片和民用芯片的需求完全不一樣。早年軍用芯片的性能遠高于民用芯片,這也很好理解,畢竟“好鋼用在刀刃上”嘛。但隨著20世紀90年代以來現代電子產業的高速發展,芯片技術的更新換代遠超軍用裝備的需求,特別是軍用裝備從研制到服役需要數年甚至更長時間,在此期間芯片技術可能都更新數代了……
由此軍用和民用芯片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例如我們常見的民用芯片強調運算速度快,以提升智能設備的響應速度;而軍用芯片對運算能力的要求其實沒那么高,更多是突出極端環境下的可靠性,同時軍用芯片的選用條件,如體積、功耗等,又要比民用芯片寬松得多。
傻大粗笨的軍用機載電腦
總之一句話,軍用芯片寧可傻大粗笨,也要性能穩定。
想象一下,普通人大都經歷過電腦或手機死機,一般只需要重啟就能解決問題;可如果在駕駛F-35戰斗機進行激烈空戰時,飛控系統突然死機或報錯,估計任何王牌飛行員都得抓狂。
那么軍用芯片的性能要求到底有多“低”呢?
以信息化含量已經非常高的當代戰斗機為例。號稱全球空戰能力最強的美國F-22隱形戰斗機,機載中心電腦采用的是蘋果電腦早年的PowerPC系列芯片,當然在穩定性和可靠性上進行了特別加強。考慮到F-22雖然是2002年服役,但早在1992年就已經凍結設計方案,因此它的芯片也就是1990年左右民用芯片的水平。
估計大部分中國人都沒有見過那個時代的古董電腦,但芯片雖然舊,卻并不影響F-22的飛行性能和執行復雜空戰任務的能力。
F-35機載電腦的芯片遠沒有日常手機的芯片運算速度快
美軍在芯片運用方面走在最前列的當屬F-35隱形戰斗機,由于整機都配備了強大的傳感設備,它被稱為“全身都是芯片”。F-35制造商洛·馬公司介紹說,F-35中心電腦使用的芯片是PowerPC G4,同類型民用芯片大概在上世紀90年代到2005年之間上市,使用的制程工藝為0.2微米到90納米。
那么俄羅斯有沒有制造這種芯片的能力呢?雖然俄羅斯的電子產業相當落后,而且長期受美國制裁,但要自行制造這種水準的芯片還是沒有問題的。《華盛頓郵報》也承認,俄羅斯芯片制造商米克朗集團是唯一一家能大規模生產65納米制程的俄羅斯本土公司,雖然“這種技術在2006年左右已在半導體行業大規模量產”。
換句話說,哪怕是高端戰斗機所需的軍用芯片,俄羅斯也完全有能力自行生產。更不要說坦克等信息化程度要求低的地面裝備。
順路提一下,美媒報道里的“洗碗機和冰箱中的計算芯片”,最多是指智能家電使用的民用芯片。而即便是民用芯片中對可靠性要求較高的車規級、工業級芯片,制造工藝仍在使用0.18/0.13微米、90/55/40納米等成熟制程,而且還是以90納米及以上制程為主。這也意味著即便俄軍必須裝備相當于“洗碗機和冰箱中的計算芯片”,俄羅斯的芯片產業也完全能夠滿足。
其次,俄羅斯雖然芯片制造能力不行,但具體到軍用領域,還是可以通過其他方法彌補差距。最典型的方法就是優化算法,將有限的芯片運算能力聚焦到軍用裝備特定的需求上——實際上這也是各國軍用芯片研制時的通行做法,通過針對性地開發算法或軟件,可以成倍地提升運算效率。俄羅斯軍工行業憑借強大的數學功底,在此領域更有優勢。
中國導彈專家郭衍瑩也曾專門撰文介紹稱,俄羅斯充分發揮自己在電子管方面的技術優勢,利用射頻電路和模擬電路實現了對一些關鍵芯片的替代。他表示,俄羅斯盡管沒有高端芯片,但設計人員多方面采取自主創新措施,尤其是提倡揚長避短,設計出構思獨特,性能優良的微波(射頻)電路、模擬電路等來替代高檔芯片。
郭衍瑩強調,俄羅斯利用模擬電路替代高檔芯片也是出于無奈,流傳已廣的“他激晶體振蕩器”其實并不是俄羅斯集成電路領域的“萬能神器”,也絕不是“只要俄羅斯沒有的芯片就用它就行了”。
但這至少說明了一點,即美國在芯片領域制裁俄羅斯已經有很長時間,至少到目前為止,俄軍還不至于陷入因為美國制裁而無法制造軍用芯片的慘狀。
那么烏克蘭方面真的是完全在撒謊嗎?那倒也未必——俄軍裝備中出現民用芯片的可能性非常高,特別是在某些一次性消耗類武器中。
正如前面提到的,由于民用芯片早就在運算性能方面走在軍用芯片的前面,很多對電子設備穩定性要求不高、或者講究性價比的消耗類裝備都大量使用民用芯片,這種情況在各國軍隊中已經越來越普遍。
還是以美軍為例。幾年前鬧得沸沸揚揚的“中國偽劣芯片混入美軍裝備”事件,其根本原因就是由于反恐戰爭對精確制導彈藥的巨大消耗,迫使美軍不得不通過代理商采購民用芯片以滿足彈藥生產的急迫需求。至于說不法代理商乘機以次充好,美軍質檢部門疏于管理,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更極端的案例是,美國空軍曾采購了上千部PS3游戲機組成代號“禿鷹”的矩陣式超級電腦,利用其大規模浮點運算性能來分析每天從阿富汗前線傳回的海量衛星和航空照片;美國海軍更習慣用XBOX游戲手柄來控制潛望鏡等裝備——游戲手柄里也有芯片呢。
因此如果在俄軍的導彈、小型無人機或者坦克臨時添加的某些裝置里發現了民用芯片,其實非常正常。
那么“俄羅斯被美國制裁逼到山窮水盡”的這個“洗碗機芯片故事”就很蹊蹺了:連老司機這樣半調子軍迷都能搞清楚的基本事實,烏克蘭官員也好,美國商務部長也好,他們到底是真不知道,還是在糊弄誰呢?【責任編輯/常歡】
來源:樞密院十號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