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部12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4786.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0.5%。從來源地看,韓國、美國、德國對中國的投資同比呈現大幅增長,三國實際對華投資分別增長76.3%、53.2%、80.4%。對于近期部分西方媒體看衰中國經濟、斷言中國投資吸引力下降的言論,該數據可謂給予有力回擊。多名專家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外資撤出中國”已經成為外媒一個常態性炒作話題,現在新冠肺炎疫情確實給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經濟和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都帶來挑戰,但外資一直沒有放棄中國市場,只要在華外資和中國人、中國市場一起邁過這個坎,就會柳暗花明,疫情過去,外商投資環境也會越來越好。
平均每天有1.5個外資大項目落地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在12日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以來,我國吸收外資主要呈現三方面特點:一是增長快,去年前4個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38.6%。在去年高基數的基礎上,今年前4個月又實現兩位數的增長,增速達到20.5%;二是含金量足,高技術產業引資發揮了較大帶動作用,1-4月同比增長45.6%,高于平均增速25.1個百分點;三是大項目穩,各地努力克服疫情影響,積極開展招商引資。今年前4個月,我國新增合同外資1億美元以上大項目185個,相當于平均每天有1.5個外資大項目落地。德國大眾、韓國浦項、美國開市客、日本日立等跨國公司在華投資大項目到資情況良好,有力帶動我國引資快速增長。
全球最大化妝品集團歐萊雅近日宣布,在上海設立其在中國首家投資公司——上海美次方投資有限公司。歐萊雅表示,歐萊雅中國是歐萊雅集團到目前為止唯一一家設投資公司的分公司。跨國企業在疫情情況下依然選擇上海,選擇在華擴大投資,對此,束玨婷表示,這充分體現了外國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堅定信心。
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12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疫情發生以來,全球跨境投資波動非常大,但中國在吸引外資上一直保持穩定的增長。2021年中國吸收外資再創歷史新高,首次突破1萬億元人民幣,達到1.15萬億元。他認為,中國擁有全球最為齊備的產業鏈供應鏈,也具有全球超大規模消費市場,充沛的人力資源以及優化營商環境政策出臺,使得外資一直保持著對中國的投資信心,也視中國為投資熱土。
多個外企加碼投資
“這就是德國公司對中國的依賴程度”,德國《南德意志報》近日以此為題報道稱,因為疫情和地緣政治等因素,一些公司正在尋找在華業務的替代方案。但是,中國市場對德國企業的重要性實在太大,尤其是汽車行業。例如,盡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及全球供應鏈短缺等不利因素影響,2022年一季度,梅賽德斯-奔馳仍然向中國客戶交付超過19.2萬輛新車。對豪華車和電動車來說,中國是“完美市場”。
“放棄中國市場會產生非常負面的影響,”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董事會成員馬庫斯·卡米思近日在股東大會上表示,德國在世界范圍內的許多活動都與中國密切相關。巴斯夫目前投資100億美元在廣東湛江建立一個一體化基地。去年8月,巴斯夫與中國杉杉股份成立電池材料合資企業,巴斯夫持股51%。巴斯夫預計,到2030年,中國業務在世界市場的份額將增加到50%以上。
今年1月,中國德國商會和畢馬威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在華德企對下一年充滿信心:2021年,近60%的德國在華企業實現業務增長,過半企業期待2022年其所在行業在華能有更好發展。中國市場依舊是德企在全球重要的市場之一,71%的受訪企業將繼續增加投資,只有4%的企業打算離開中國市場。
此外,其他外資企業也傳來加碼投資消息,大華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近日宣布落地上海臨港新片區,成為在此落地的首家外資銀行;4月28日,德國企業默克宣布將投資約1億歐元,加速在無錫進行生物制藥一次性技術產品制造;寶馬位于沈陽大東區的工廠正在全面擴建,位于鐵西區的全新工廠也在建設之中,計劃今年開業……
給來華投資吃下“定心丸”
德國《商報》近日的一篇文章曾提到,因為中國嚴格的防疫措施,越來越多外國人正在離開中國。德國SEB集團上海分公司負責人齊默爾曼則表示,當疫情緩解時,許多人會回到中國?!渡虉蟆贩Q,與其他成長型市場相比,中國市場具有高度可預測性和穩定性。外國公司不太可能成群結隊離開中國。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國開放的大門將越開越大,外商投資環境會越來越好,并非停留在口號上,中國吸引外資的承諾正在扎扎實實地踐行。中國頒布實施了《外商投資法》等一系列的法律規定,對外商利益予以根本性的保障,給他們來華投資吃下“定心丸”。
霍建國也表示,外資來華投資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收益的確定性。調查顯示,在華外資在中國的投資收益穩定增長,不少外國商會近期也表達了對中國投資的信心?!矩熑尉庉?周末】
來源:環球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