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蘋果為何不愿向第三方開放感應支付功能?保護收入是主因

    據報道,蘋果公司最新的反壟斷戰場全部都與蘋果支付和該公司將感應支付功能留作自用有關。

    蘋果最近幾年面臨一系列反壟斷挑戰,無論是App Store開發者還是政府監管者,都對該公司頗有微詞。受此影響,這家科技巨頭開始逐步放松政策。

    兩年前,蘋果開始允許用戶選擇第三方網絡瀏覽器和郵件應用作為系統默認服務。這意味著當你在一個消息中點擊鏈接時,可以啟動Chrome瀏覽器,而非Safari。或者當你點擊一個電子郵件地址時,也可以在微軟Outlook而非Apple Mail中打開郵件窗口。

    蘋果去年進一步放開,允許用戶在使用Siri時選擇其他音樂應用(如Spotify或Pandora),他們甚至采取了較為激進的措施,允許第三方訂閱應用將用戶跳轉至網站來完成支付,從而繞過其30%的App Store傭金。

    但這些變化的關鍵在于,大多數都是蘋果被迫為之。美國政府等機構紛紛質疑用戶為何不能切換默認應用。Spotify也對蘋果的做法進行全方位抨擊。他們調整訂閱應用支付方式也是為了與日本貿易委員會達成和解。蘋果與Epic Games的訴訟結果推動該公司進一步加大了開放力度。

    支付是蘋果的下一個反壟斷戰場。更具體來看,就是對iPhone NFC芯片的控制權。目前,如果iPhone用戶想要通過手機NFC功能完成感應購物,就必須使用蘋果支付,這對與之存在競爭關系的金融應用來說頗為棘手。

    蘋果的政策意味著PayPal和Square以及各大金融機構都無法在自己的iPhone應用中調用感應支付功能。不僅如此,如果想要挖掘iPhone的龐大用戶群,還必須通過每筆Apple Pay的信用卡交易支付最高0.15%的手續費。

    這并不是新問題,但歐盟現在開始通過正式的反壟斷訴訟向蘋果施壓。

    事實上,蘋果不愿向第三方開放感應支付功能主要還是考慮收入問題。

    蘋果支付和其他金融服務的銷售額目前在該公司的服務業務中占比很小。據估計,蘋果支付每年為其貢獻的手續費超過10億美元,而蘋果每個季度的服務業務總收入就接近200億美元。

    雖然每年10億美元對蘋果不值一提,但對于蘋果能否實現服務業務的年度增長目標卻至關重要。

    主要擔憂在于未來的收入。Visa今年早些時候表示,該公司在美國的交易有20%都通過免接觸方式完成。試想,3年、5年、10年后的比例會有多少?如果蘋果現在向第三方應用開放感應支付選項,目前的影響可能只有幾億美元,但未來會有多大?幾十億美元可以輕松達到。

    蘋果表示,他們之所以不對外開放感應支付,并不是出于金錢考慮,而是為了保護用戶的隱私和安全。他們還聲稱,開放NFC會對其系統構成傷害,并引用了2016年的一份報告稱,Android的NFC功能已經被黑客利用。

    然而,很難相信用戶體驗和安全性會成為蘋果考慮的唯一因素。該公司CEO蒂姆·庫克(Tim Cook)曾在Epic Games案的審理過程中表示,即便蘋果要開放支付系統,仍會要求開發者支付傭金。

    在另外一起涉及荷蘭約會應用的訴訟中,該國政府要求蘋果允許第三方開發者使用外部支付系統,而蘋果則要求開發者支付App Store使用費。

    從技術上講,蘋果完全有能力以安全的方式向外部服務開放其NFC功能。

    畢竟,該公司已經計劃向商戶開放該功能,讓他們可以通過第三方應用,使用感應支付功能接受某些信用卡和智能手機付款。換言之,蘋果將允許用戶通過NFC收款,但卻不允許其付款。他們還開放了NFC的物體和門鎖掃描功能。

    蘋果支付的確比第三方銀行的服務方便得多,所以為消費者提供這樣的選項至少不會有什么壞處。

    當歐盟以罰款相威脅時,蘋果最終可能再次被迫做出改變。【責任編輯/古飛燕】

    來源:新浪科技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蘋果為何不愿向第三方開放感應支付功能?保護收入是主因
    應用內支付:谷歌開放了,蘋果還會遠嗎
    蘋果妥協 荷蘭約會類應用支持第三方支付系統
    未按荷蘭要求開放第三方支付系統蘋果連續3周累計被罰1.08億元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