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ISMC擬投資30億美元在印度建首座晶圓廠

    日前,有媒體報道,國際半導體財團ISMC將投資30億美元(約合198.25億元)在印度建立半導體晶圓制造廠。若消息屬實,該廠將成為印度首座晶圓廠。

    據悉,ISMC是總部位于阿布扎比的Next Orbit Ventures和總部位于以色列的Tower Semiconductor(高塔半導體)的合資企業(yè)。

    印度擁有龐大的集成電路應用市場,這得益于印度是全球范圍內最大的電子市場之一。印度電子與半導體協(xié)會(IESA)的數據顯示,到2025年,印度半導體元件市場的價值預計將達到 323.5億美元,在2018年至2025年間以10.1%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

    自2005年以來,印度決定大力發(fā)展芯片制造業(yè)。2012年,印度政府公布了一項涵蓋各類電子產業(yè)部門的政策,規(guī)劃設立200個電子制造業(yè)聚落(EMC)。

    盡管擁有政策、市場等方面的優(yōu)勢,但在晶圓代工方面,印度的發(fā)展并不順利。據了解,在過去的20年中,印度曾三次嘗試進軍晶圓代工業(yè)務,而三次均以失敗告終,每次失敗的損失都在50億美元左右。此前,有消息稱,印度有意邀請臺積電、聯電等國際晶圓代工大廠赴印建廠,但其過程也非常不順,先是被臺積電婉拒,再是與聯電的交涉也一波三折,隨后杳無音訊。

    因此,此次ISMC擬投資30億美元在印度建晶圓廠,若進展順利,將是印度半導體產業(yè)在晶圓代工方面的一大突破。然而,業(yè)內并不看好印度大力發(fā)展半導體晶圓代工業(yè)務,因為無論是從基礎設施,還是人才儲備而言,印度在晶圓代工方面均不占優(yōu)勢。

    業(yè)內專家向《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一家晶圓代工廠從建設到投產,整個回報周期在10年以上,若還要承擔本土在水、電方面供應不足的風險,回報周期會更長。任何一家晶圓代工廠,投資新廠時都要考慮成本和經濟收益,這是企業(yè)發(fā)展的基本要素。因此,印度基礎設施方面的欠缺,對于晶圓代工廠而言往往是個硬傷,會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此外,盡管印度在IT方面的人才培養(yǎng)世界領先,但是人才流失問題卻非常嚴重。印度本土的工資水平低、工作環(huán)境差,使得印度的高科技人才紛紛流向歐美國家。有數據表明,印度是全球人才流失最多的國家。印度每年至少有2/3的畢業(yè)生選擇離開印度,38%會留在美國。盡管印度政府設立了一些助學項目以及保留人才的措施,但大多數IT畢業(yè)生依然前往美國硅谷。

    此外,盡管印度本土勞動力便宜,但也不等于用人成本低。用人成本除了考慮工資成本,還要考慮效率和不良率等因素。而在這兩點上,印度工人都還存在問題。對于勞動力密集且相對便宜的印度而言,封測行業(yè)或許才是印度半導體產業(yè)更適合的發(fā)展路徑。【責任編輯/李小可】

    來源:中國電子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chuàng)客100創(chuàng)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yè)和個人。創(chuàng)客100創(chuàng)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chuàng)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超六成半導體公司2021年凈利增逾50% 高增長能否延續(xù)?
    芯片人才暗戰(zhàn):畢業(yè)能拿三四十萬,獵頭開始挖應屆生,跳槽漲薪50%
    ISMC擬投資30億美元在印度建首座晶圓廠
    缺芯潮下的“造芯”培訓班:高薪誘惑、速成捷徑與拔苗助長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