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馬斯克收購推特的動因及未來

    權力從來沒有真空,包括輿論權。2021年1月國會大廈事件后,特朗普被各大社交媒體巨頭封禁,這是科技巨頭對輿論權的控制最淋漓盡致的一次彰顯。該事件說明,科技巨頭的輿論權已經可以壓制政府——不論這個政府他們喜不喜歡,政府似乎都無力對社交媒體進行監管,反而要接受社交媒體的監管。雖然個中邏輯關系無法從外部斷定,但這次事件似乎刺激了身為共和黨和特朗普忠實擁躉的馬斯克,以至于這位推特發帖王在一年后的4月26日,選擇以440億美元全面收購推特,以期將其打造成他認為必須存在的一個“包容性的言論自由舞臺”。

    美國右翼對此前景普遍大為驚嘆,聲稱這是“幾十年來言論自由的最大發展”,而左翼則介于憂慮和恐慌之間,認為“對我們的民主很危險”、“仇恨犯罪的爆發”。對這一事件,我們應該如何理解?下文將從馬斯克的動機和未來影響兩方面解讀。

    一、馬斯克的動機

    (一)推動推特削減言論審查,以期使推特、甚至整個美國公共輿論結束“左傾”統治,重回言論自由,以重新復蘇公共輿論場域。總的來說,在對公共輿論的態度方面,美國左翼會認為保障“弱勢群體”不受言論歧視和攻擊更重要,右翼認為保障言論自由更重要。如下圖所示意,美國輿論環境在過去二十年內劇烈左轉,左翼自由派的平權運動逐漸擴張到對整個輿論場的監督和改造,不斷擴大的“政治正確”逐漸在傳統媒體和社交媒體的輿論場中都占據壓倒性地位,這讓右翼深感輿論窒息。“你不夠左即是右”,這讓馬斯克深感憂慮,聲稱“反對遠超過法律的審查制度”,決定致力于恢復推特的“政治中立”。

    一定有人會問,馬斯克自己到底是左還是右?馬斯克至少自稱不是保守派,而是政治“溫和派”。[1]他的行為也可以佐證這一聲明——他是奧巴馬的堅定支持者,曾排了六個小時的隊與這位前總統握手。[2]在對未來推特方向的表態中,他稱“要讓 Twitter 值得公眾信任,它必須在政治上保持中立,這實際上意味著平等地擾亂極右翼和極左翼”,以及“如果左右兩邊最極端的10%的人都同樣不滿意,那么一個社交媒體平臺的政策就是好的”。

    (二)控制一家成熟的輿論平臺以不斷改進其功能,為他所設想的未來社會搭臺。馬斯克稱,“我還希望通過使用新功能增強產品、使算法開源以增加信任、擊敗垃圾郵件機器人以及對所有人進行身份驗證,讓 Twitter 變得比以往更好。Twitter 具有巨大的潛力——我期待與該公司合作和用戶社區來解鎖它。”事實上,有Twitter前雇員告訴《華盛頓郵報》,該公司多年來一直在尋求開放算法。[3]

    (三)馬斯克對公共輿論的關心與他的文明視野有關。馬斯克在4月27日發帖稱,“言論自由是民主運作的基石,而 Twitter 是一個數字城鎮廣場,人們在此討論對人類未來至關重要的問題,”[4]……“Twitter已成為事實上的城鎮廣場,因此人們擁有能夠在法律范圍內自由發言的現實和感知,這一點非常重要。”[5]可以想見,馬斯克認為他正在使之成為可能的未來地外人類社會需要形成共識的開放在線公共輿論平臺;退一步講,使這樣的社會成為可能,也需要現在的人類通過討論形成共識、而不能任由輿論場充斥仇恨、熄火甚至出現平臺割裂。另外,對于如何改造人類社會,馬斯克一向有自己的一套觀念,并且希望這個過程完全由自己主導、不讓別人插手;這從他對特斯拉、SpaceX等公司的絕對控制可以看出。因此,全面收購已經成熟、但正在失去右翼用戶的推特,成為了他主導未來開放輿論平臺的進化方向的的重要一步。

    二、馬斯克收購推特的未來影響

    (一)短期內,保守派力量將大量回涌推特。麻省理工學院和耶魯大學最近對雙方政治參與的美國推特用戶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36%的共和黨賬戶在2020年大選后的六個月內被暫停,而民主黨賬戶的這一比例為8%。保守派經常將其歸因于Twitter的政治偏見,但研究人員發現,這可以用共和黨人在該平臺上分享的錯誤信息多得多的事實來解釋。[6]在交易完成后的兩天內,有影響力的保守派賬戶的追隨者人數增加了大約是收購前一個月平均每日增長率的十倍。與此同時,受歡迎的自由派賬戶遭受了損失,在4月25日和26日集體失去了數十萬追隨者。[7]

    (二)中期內,推特平臺內言論戰爭再起,可能會進一步加深美國的社會撕裂。由于信心大增,此前在推特黯然熄火的、分流去特朗普的Truth Social的很多保守派會回流推特,推特內左右翼雙方交流將再次熱絡。然而,在政治上求同還是分裂,不僅取決于兩派交流是增加還是減少,可能更取決于技術環境。如果馬斯克無法率領推特平臺從底層技術上克服信息繭房,那么交流仍然可能更促進仇恨而非共識的產生。因此,中期來看大概率美國社會撕裂仍將加劇。

    (三)長期來看,情況取決于馬斯克是否能改變社交媒體平臺的底層技術邏輯。如上所言,若馬斯克無法改變技術的根本邏輯,那么他的初衷可能最終仍無法實現,他的收購更像是對美國政治分裂的一次緩解,而不能影響左右翼愈行愈遠的局面。不過,“旁觀馬斯克職業生涯的教訓是,認真對待他的野心……他是一個天才,用他不可思議的意志力來調動資源來追求他的想法”。[8]馬斯克的行止總是出乎大眾意料。對于他到底是飲鴆止渴還是力挽狂瀾,我們可以拭目以待。【責任編輯/賈琪】

    (作者: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2019級博士生。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北京大學區域與國別研究院立場無關,文責自負。引用、轉載請標明作章出處。)

    注釋:

    [1] https://twitter.com/elonmusk/status/1018265614295523328

    [2] https://time.com/6170696/elon-musk-politics-twitter/

    [3]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technology/2022/04/30/elon-musk-twitter-polarizing-conservatives-liberals/

    [4] https://www.prnewswire.com/news-releases/elon-musk-to-acquire-twitter-301532245.html

    [5]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2/04/25/business/elon-musk-twitter

    [6]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technology/2022/04/30/elon-musk-twitter-polarizing-conservatives-liberals/

    [7]https://www.theverge.com/2022/4/27/23045005/conservative-twitter-follower-boost-musk-acquisition-data

    [8] https://time.com/6170696/elon-musk-politics-twitter/

    來源:澎湃新聞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馬斯克收購推特的動因及未來
    馬斯克發推諷刺“白左”,引發兩派大辯論
    再登《時代周刊》封面!馬斯克想通過Twitter得到什么?
    推特與馬斯克簽署終止協議曝光:違約需支付10億美元分手費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