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中國人玩剩的網游迷倒沙特土豪,換皮月賺2000萬

    網上有個段子說:中國人在沙特做了一款游戲,玩家只有12個人,每個月流水卻有近4000萬。

    段子當然只是段子,誰信誰自己就成了段子。但中東人玩游戲,氪金能力真不是蓋的。

    在遍地土豪的阿拉伯國家,游戲致富有多簡單?聽創業邦講個在阿拉伯賣“套皮”網頁游戲,月入2000萬的故事。

    提起中東,大家的第一印象肯定是:沙漠、石油、財富,然后人均土豪,養豹子、住宮殿,門把手都是金的……

    但在遵循伊斯蘭傳統教義的阿拉伯地區,很少有KTV、電影院、酒吧和夜店——大把的時間怎么辦?玩游戲啊!

    5 億人口的中東,一堆全球 GDP 前三十的國家,有錢有閑有市場,應該很多玩家沖進來啊。

    畢竟,阿拉伯人是出了名的舍得在游戲上氪金。

    比如,沙特財團直接花4.3億美元,買下《拳皇》母公司SNK,據說收購原因是沙特王子喜歡玩《拳皇》。

    但事實上,因文化、語言的隔閡,除了上層極少數,阿拉伯民眾就沒有經過最初的電子游戲洗禮。因此,此前不但當地沒有游戲開發商和發行商,國際游戲巨頭也都“不明所以”的繞過了中東地區。

    于是,中國人來了。

    2015年,一款叫《蘇丹的復仇》的手機游戲橫空出世,發布兩周后,迅速激增的玩家把服務器擠崩了,下載量直接沖到榜單第一。

    背靠人均土豪的中東,月流水 2000 萬輕輕松松。

    在國內,手游一般也就火3到6個月,《蘇丹的復仇》一上線,卻在中東地區下載榜單的前五名長達七年。

    啥樣的游戲能讓土豪民族如此迷戀?

    80、90后看到這款游戲,肯定能一眼就認出來,這不就是以前的國產網游:“大家好,我系渣渣輝,是兄弟就來啃我!”

    是的,就是游戲行業最不齒的“換皮”游戲,只不過渣渣輝換成了薩拉丁,一統江湖換成了重建帝國……

    那么,問題來了,這游戲憑什么這么火?

    一句話,接地氣,或者說中國出海最拿手的:極致的本土化。

    注意,是本土化,不是翻譯。簡單的把中文翻譯成阿拉伯語肯定是不行的,你需要給中東玩家一個背景,一個故事。

    比如,《蘇丹的復仇》就設定在14世紀,故事“以聯盟為單位,展開即時對戰”,正好符合了中東人好戰的性格。

    畢竟是嗜好獵鷹,飛機上都要給自己的鷹準備專座的土豪民族。

    其次,中東地區的文化門檻很高,游戲設定很容易就會踩中他們的雷點。

    《蘇丹的復仇》做了一次徹底的優化,比如女性出場的時候,必須蒙面,游戲里不能出現十字架、豬、酒、六芒星等等。

    還有太多的細節,比如為了符合中東人民的閱讀習慣,所有的文字和視覺設計都從右往左安排,再比如中東人比較綠色、黃色,游戲的主色調就是這兩種…

    這才造就了一款月入2000萬的游戲。

    當然,現在的中東市場,肯定不止這一款中國游戲,據說前二十名里,中國游戲就占了一半。

    當一個行業在國內太卷,必然會向外尋找突破口,出海,去當地市場降維打擊,游戲如此,非洲機王“傳音”也是如此。

    今日話題:你還知道哪些領域,哪些公司也是這樣獲得成功的呢?【責任編輯/慶華】

    來源:創業邦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晝伏夜出運營、虛構游戲版號……這些游戲違規花樣百出
    中國人玩剩的網游迷倒沙特土豪,換皮月賺2000萬
    版號重啟給游戲企業續上了一條命,但接下來的路仍然難走
    時隔263天,游戲版號恢復發放!游戲公司董事長在朋友圈“喜極而泣”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