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北汽投及現代汽車兩家股東聯合向北京現代增資共計約9.4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0億元),為今后產品布局提供資金保障。據了解,北京現代將進行多款主銷產品的改款和換代,打造“四款轎車+四款SUV+兩款具有競爭力的電動車”的產品矩陣。
按照規劃,北京現代將在2023年至2024年在中國市場投放兩款專屬EV車型。此外,北京現代還將投入全球艾尼氪5及后續車型,強化電動車產品線,改善品牌形象,提升產品力。
當前,推動節能減排、低碳發展已是世界各國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中國也開始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北京現代將保持全系20%的產品為純電車型的布局,推動產品體系重心逐漸由燃油車向新能源車平穩過渡。
一邊是特斯拉、蔚來等新造車企業的市值連創新高,一邊是蘋果、小米等互聯網科技公司宣布跨界造車,這讓人不禁發出疑問,傳統車企究竟還需要做哪些工作,才能引導新一輪汽車科技變革乃至汽車產業革命?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作為典型的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汽車產業布局往往需要大量資金和資源。作為中國加入WTO后獲批的第一家合資汽車企業,北京現代對此顯然深有感觸。
3月18日,北汽投及現代汽車兩家股東聯合向北京現代增資。雙方各增資約4.7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0億元),共計約9.4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0億元)。
據了解,本次增資分為兩個階段,2022年6月30日前,股東雙方將繳付增資額度的50%,并于2022年12月31日前繳付剩余增資額度。本次增資后,北汽投與現代汽車兩家股東持股比例依舊保持不變,各占50%。
“合資股東雙方合力背水一戰,也許會柳暗花明。”有分析人士認為,近年來,由于銷量連年下跌,北京現代一直苦于如何擺脫虧損的泥淖,隨著“紓困”資金的到來,北京現代必須開始背水一戰。
聯合增資后如何盤活產品、產能棋局
作為曾經一度觸及“年銷100萬輛”高光時刻的合資車企,北京現代不僅打造了伊蘭特、索納塔、途勝等一款款家喻戶曉的明星車型,也曾經為中國躍居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奠定基礎。
然而,2021年北京現代年銷量約為38.5萬輛,未能止住頹勢。無論是對于北京現代員工還是經銷商合作伙伴,乃至持幣待購的消費者而言,信心比黃金更重要,60億元真金白銀的聯合增資,最能體現出股東雙方堅定與北京現代長期合作的信心與決心,也為北京現代接下來的“翻身仗”籌措了必不可少的“彈藥”。
“在目前疫情、芯片的影響下,本次注資更突顯了股東雙方在逆勢中迎難而上,不輕言放棄的決心。”有分析人士告訴記者,此次股東聯合增資將為北京現代注入新活力,并全面助力北京現代繼續在品牌戰略、新車技術、市場營銷等多層面深度發展,為中國用戶帶來更優質的產品及服務。
“通過本次增資,北京現代可全面提升運營資金水平,并將協同股東進一步加大戰略資源投入,從而改善自身企業經營狀況。”一名接近北京現代管理層的消息人士表示,本次增資還將為北京現代的新產品導入、加大新能源汽車領域布局、擴大出口等業務提供有力資金保障,“這樣才能爭取早日回歸正軌,找回應有的市場地位”。
據了解,作為北京現代的股東之一,現代汽車集團逆勢突圍,2021年度全球銷售量達到389.10萬輛,同比提升3.9%,獲全球銷量第四的優異成績。這被認為是北京現代能夠獲得注資的重要原因。
“中國汽車市場作為全球最大最具潛力的汽車市場,現代汽車始終不遺余力,持續投入。”現代汽車集團的相關負責人坦言,通過本次注資,現代汽車將利用自身資源及資金優勢,賦能北京現代。
按照規劃,未來4年北京現代將在產能、產品布局、經銷商渠道、新能源產品等方面加大投入。產能方面,北京現代將構建年產銷50萬輛以上的量綱體系,力爭在2022年實現年銷量36萬輛以上,在2025年實現年銷量52萬輛的銷量目標。
產品布局方面,北京現代將采用精簡高效的產品布局方式,在2022年至2024年間,進行多款主銷產品的改款和換代,持續保持燃油車型銷售增長勢頭。同時打造“四款轎車+四款SUV+兩款具有競爭力的電動車”的產品矩陣。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高速增長,并不斷升級的背景,北京現代管理團隊提出,要結合中長期中國市場變化,產品體系重心逐漸由燃油車向新能源車平穩過渡。
為了迎接由新能源、人工智能技術和新興商業模式催生的新一輪產業革命,習慣了“埋頭造車”的車企不僅要打破舊思維的枷鎖,也需要盡快構建起適應新趨勢的企業體系和市場布局,尋找到新的力量源泉。因此,要更好地理解股東雙方的聯合增資,就必須先了解北京現代在努力自救和企業轉型過程中,不得不攻克的關卡。
攻克新能源技術高地,補齊企業體系能力短板
近兩年,在投資圈沒有哪件事比“新能源”和“移動出行服務”更熱。繼2021年全年保持產銷兩旺后,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在2022年伊始率先“入春”。
今年2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6.8萬輛和33.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0倍和1.8倍。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8.5萬輛和25.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7倍和1.6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3萬輛和7.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1倍和3.4倍;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13輛和178輛,同比分別增長7.5倍和5.4倍。
“考慮到股東雙方在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以及氫燃料電池等多條技術路線上積淀,北京現代應當及時抓住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崛起的有利時機?!豹毩⑵嚪治鰩煱椎赂嬖V記者,從大眾、通用到豐田,各大跨國車企紛紛在中國市場加碼電動化轉型,韓國現代也不能遲疑。
今年3月初,現代汽車總裁兼聯席CEO張在勛(JaehoonChang)公布了現代全新的電動化規劃。該計劃顯示,到2030年,現代將投資約95.5萬億韓元(約合790億美元)發展“未來業務”。其中,約19.4萬億韓元(合160.9億美元)用于擴充電動汽車產能、豐富充電網絡以及研發技術等方面。
每一次作戰,將軍必定會派最精銳、裝備最精良的部隊沖鋒陷陣。同樣,一個企業也會很自然地將優勢資源投向新興業務。
“北京現代將加大新能源產品發展,實現48V輕混和全混在C級車型和SUV車型全面適用?!北本┈F代相關負責人表示,除了迎合國家產業政策要求,保持全系20%的產品為純電車型的布局,北京現代還將加強現代集團新能源產品的持續導入,加快引進IONIQ等新能源產品,“力爭將北京現代打造成重要的新能源產品基地”。
按照規劃,北京現代將在2023年至2024年在中國市場投放兩款專屬EV車型。此外還將投入全球艾尼氪5及后續車型強化電動車產品線,改善品牌形象,提升產品力,并為“雙碳”時代構筑產品基礎。
“在連續數年無法盈利的情況下,北京現代亟須外部輸血?!痹诎椎驴磥?,股東雙方聯合增資顯然有利于穩固軍心,但提振銷量、重塑品牌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要抱著跑馬拉松、打持久戰的決心。
“隨著主流合資品牌的價格下探、自主品牌的逐漸崛起,以及中國汽車消費的升級,當前的市場競爭已是十分激烈?!彼硎荆昂笠咔闀r代”,消費者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聰明。在大數據、5G通信等諸多技術進步的加持下,車企、經銷商與用戶關系重塑的步伐不斷加快,且仍在持續。因此,車企梳理經銷商渠道,轉變營銷思路被提上日程。
對于曾經以“善于年輕化營銷”而聞名的北京現代來說,“備足彈藥”才能放開手腳,通過更合理的銷售渠道,將產品、技術布局的最大威力發揮出來。
據了解,為了進一步優化經銷商渠道、補齊短板,北京現代將進行架構調整,2022年在重點維持渠道穩定的同時,將經銷商數量精簡至560家以內。更重要的是,北京現代決定補上渠道短板,完善網絡布局,持續拓寬線上銷售渠道,并啟動名圖純電動線上代理銷售模式。
“北京現代還將在營銷層面持續數字化轉型,向年輕化、互動化的創新營銷轉變,拓寬重點車型的對外及線上銷售渠道,優化終端網絡,進而提升服務升級標準?!毕嚓P消息人士透露說。
隨著2021年中國汽車出口首次超過200萬輛,也有越來越多的車企盯上了出口市場。據透露,北京現代將加大出口外銷力度,未來形成10萬輛出口規模,包括伊蘭特、途勝、ix35、庫斯途等車型。此外,北京現代將加速推進全球車型+中國專屬車型+EV車型的出口陣容,全面對接全球生產體系和市場體系。
有人說,中國的改革開放之路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奇跡。尤其是中國加入WTO以來,包括汽車在內的消費市場迅速騰飛。即便是20年前最樂觀的汽車分析師,恐怕也沒有預料到,包括合資企業在內的中國車企成長速度如此之快。
對于剛剛進入“弱冠之年”的北京現代來說,無論是站上巔峰的豪邁步伐,還是從谷底向上攀登的振興之路,每一步都將被視為中國汽車歷史長河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股東雙方聯合增資既可以被視為北京現代“背水一戰”的號角,也可能成為中國汽車市場邁上新臺階的序曲。【責任編輯/周末】
來源:中國青年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