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敗局啟示錄:盛大是怎樣一步步走向平庸的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者按】盛大曾經是IT界最風光無限的公司,陳天橋也曾是IT界最令人矚目的人物,然而很快就衰落下去了。如今,盛大帝國已作他姓,陳天橋成了投資人。只是不知每當回首盛大往事時,他會作何感想。


    曾經的巨頭盛大,在2004年的IT界一時無兩,陳天橋被譽為“中國IT界首富”,而十一年過去,陳天橋的財富沒有任何增長,而盛大錯失良機,被騰訊阿里遠遠甩在身后,我們不僅僅需要學習成功的經驗,那些失敗的路上的坑更值得我們小心避免。

    成功過易,對創業路與創業者缺乏敬畏

    盛大依靠《傳奇》的成功成長的太快,從領導人陳天橋到核心員工都缺乏對創業過程的敬畏感。

    這種敬畏感的確實一方面造成了研發能力的匱乏,一方面也造成了他們對研發人員的不夠重視。陳天橋在很多時候會不自然的顯示出對投機(投資、資本運作)的喜好,對創業研發人員的傲視。雖然陳天橋對創新院也足夠重視,但更大程度上創新院是陳天橋投機的一種產物,他太想創新院的一個想法的實施能夠復制或者最少能夠扛起盛大帝國的行走。

    但盛大帝國的沉重已經更像一群行動緩慢的老者,流程復雜、觀念陳舊,而創新院以及其他諸如酷六、切客網等團隊的行走更像一個剛剛起步的少年。

    難度可想而知。失敗不可避免。

    以Talkbox為例,這款產品不僅先于米聊,更先于騰訊的微信,但是相比于現在微信與米聊的熱度,相信很多人甚至不知道這款產品的名字。

    Talkbox最初是不到十人的創業團隊,針對開車不方便接聽電話的人和盲人開發的全球第一款語音IM應用,經過1年左右的研發,2011年1月份上線,僅僅3天的時間,在AppStore的下載量就漲到了100萬。

    但最終在國內,這款產品卻消失在了眾人的視線之中,錯失良機。

    在后面Talkbox的創始人郭秉鑫曾經分享失敗的經驗,首先提到的一點就是拒絕了騰訊的投資,選擇了盛大的投資。而這一選擇就直接讓Talkbox失去了成為一款世界級產品的機會。

    雖然郭秉鑫沒有詳細講述與盛大之間的恩怨,但是據盛大內部員工透露,“按照當時盛大與郭秉鑫達成的協議,Talkbox產品團隊只有從之前公司中剝離出來,投資才可以到賬,就是在辦理手續的過程中,他們錯失了搶奪市場的先機,等到資金到位,米聊、微信已經前后推出了語音功能,并開始了用戶的爭奪戰。”

    而Talkbox不過是盛大投資150多個項目中的一個例子。

    Talkbox是還未成長起來失敗的例子,而另外一個例子就讓人更加惋惜。

    盛大文學曾經是盛大帝國的三大王牌之一,從起點中文網2004年被盛大全資收購,經過多年的擴張經營,盛大文學在國內原創文學市場占據了超過80%的占有率。

    盛大文學曾經有機會單獨上市,但在IPO的路上遭遇阻礙的時候,禍起蕭墻。

    2013年盛大文學內斗展現,先是吳文輝率起點初創團隊核心員工離去,繼而是盛大文學CEO侯小強離職而去,在幾番周折之后,最終盛大文學被騰訊收購,而故人吳文輝實現完美反擊,重返盛大文學擔任閱文集團CEO。

    人依舊,而帝國已作他姓。

    目前閱文集團已經成為國內文學市場一超多強的超級巨頭,遙遙領先百度與阿里巴巴。

    結合近年IP的熱銷,只能感嘆盛大再次錯失良機。在2014年以來的文學IP授權游戲的改編熱潮中,有80%以上的版權IP出自于原盛大文學。《大主宰》《不敗戰神》《莽荒紀》《武極天下》《遮天》《唐門世界》《冰火魔廚》等。

    借助于盛大本體游戲行業的發展,盛大文學本可以獨立上市,成為盛大帝國的支柱產業,但事與愿違,徒為他人做嫁衣。

    結果大家都知曉,而其中的周折則耐人尋味。

    這體現了典型的盛大式問題。

    據吳文輝說,在2013年他和陳天橋曾提及MBO話題,陳天橋也表達了挽留之意,甚至提出吳文輝團隊可以成為公司經營者,股權也能商量。但被吳文輝拒絕。

    在很多人看來,陳天橋的這一做法無可厚非,保留盛大對起點中文網的控制權。起點中文網是盛大文學的核心力量。

    但很多人忽視了吳文輝拒絕的原因。

    在長久過程中,積怨已久。

    從盛大文學的一系列政策的制定與實施中,吳文輝一直看不到希望。

    在盛大文學的帝國構造中,他只是一個戰術層面的執行者,而對于戰略層面的制定者陳天橋,他對他有著太多不懂和不能理解——最終發展為道不同不相為謀!

    在起點文學網的王國崛起之路上,吳文輝是網文收費規則的締造者。

    而在盛大文學的發展中,吳文輝越來越感覺盛大文學束縛了他的腳步。

    陳天橋向侯小強傳達對盛大文學的制度安排是,各個文學網站公司專注于內容生產,盛大文學則負責品牌建設、渠道建設、營銷體系,打擊盜版、產業鏈布局等。

    而這一點是作為起點中文網創始人的吳文輝所斷不能接受的。

    在風波之后,曾經有盛大文學內部人員接受采訪對記者表示“盛大文學的結構太過復雜,并不是自然生長出的業務集團,而是基于陳天橋預想的戰略布局,通過資本動作捏合的板塊”。

    可惜陳天橋捏合的并不是玩具,而是人,并且是人類中最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創業者!

    盛大缺少核心長線產品

    從盛大、騰訊、阿里的發展過程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出盛大缺少一款長線產品。

    騰訊的業務可以說都是基于QQ,而阿里的業務大多數都是基于阿里巴巴與淘寶,而盛大早期雖然有一款長期的產品《傳奇》,但是作為一款游戲產品,《傳奇》更多的是一款現象級產品,而并不是一款能夠促成企業長線發展的聚合型產品。

    做為一款游戲產品,游戲的性質決定了內容缺乏聚合型,無法成為平臺級產品。

    這一問題陳天橋也看到了,所以陳天橋努力的想用游戲盒子之類的產品將盛大分散在各處的力量聚合起來。但無奈事與愿違。

    分易合難。

    無論是來源于內部還是外部的阻力,都讓這一計劃難產。

    針對這一原因,陳天橋也感嘆說,“我們很幸運但其實也很不幸,盡管我們獲利最早、獲利最豐厚,但游戲產品從一開始不是一個平臺型的產品,我們沒有辦法成長為像百度、騰訊那樣,以一個平臺型產品作為基礎迅速發展的企業”。

    這句話雖然不完全正確,但也反映了盛大困局的一部分問題。

    以上四點是游戲茶館認為盛大造成今日局面的主要原因。

    雖然盛大帝國已經衰落,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盛大還有翻本的機會,只是這個機會還要等待多久?

    當然,別人翻本是別人的事,作為游戲人更多的是不要去踏前人走過的坑,在追趕的過程中借鑒經驗,實現自己的騰飛之路!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后】據盛大當年的員工講,陳天橋是一個強勢、善變且無法給予足夠信任的人,他一旦覺得哪個項目不合適,或者是變了口味,就換掉,于是老項目就無人問津。另一個耐人尋味的事實是,在技術達人聚集的盛大創新院,4年也沒有產出一個領先的移動互聯網產品。想來真讓人嘆息。【責任編輯/梁浩】

    來源:游戲茶館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敗局啟示錄:盛大是怎樣一步步走向平庸的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