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雷軍“補刀”石頭科技:增長停滯 為簽流量明星銷售費暴增

    在業績增速下滑、股價大幅下跌之際,“掃地茅”石頭科技遭遇一眾股東的集體減持,連董監高也毫不手軟。利空消息疊加,中小投資者瑟瑟發抖。

    即便如此,仍有不少機構不停地為石頭科技敲邊鼓,甚至給出了1500元的目標價。但有多少人敢據此上車呢?

    增長停滯

    主營掃地機器人的石頭科技(688169.SH),投資者眼中的白馬股、“掃地茅”,在剛剛過去的一年,交出的成績單很難看。

    公司新近披露的業績快報顯示,2021年營業總收入58.37億元,同比增長28.84%;歸母凈利潤14.02億元,僅同比增長2.40%;扣非凈利潤更是首現負增長,同比下滑1.52%至11.89億元。當年前三季度,公司歸母凈利潤和扣非凈利潤仍保持一定增幅,由此不難推定,業績在第四季度出現了較大下滑。

    雖然,石頭科技盈利能力仍然強勁,但業績增長幾近停滯,無疑給了投資者一個迎頭重擊。

    要知道,在公司有公開業績披露的2016年-2020年,營業收入從18.3億元猛增至45.30億元;歸母凈利潤更是從-1124萬元躍升至13.69億元,幾乎完美詮釋了科創板企業高成長性的特點。

    對于2021年的業績表現,石頭科技解釋稱,因受外部因素影響,全球運力緊張,集裝箱滯港、船舶跳港、運輸周期不暢的意外狀況頻現,對公司的收入增長造成了一定影響。

    另外,2021年下半年,公司加大了研發和銷售費用的投入,影響了全年業績表現。

    更深層次的原因,則來自殘酷的市場競爭。

    中國掃地機器人的銷售渠道9成來自線上,電商渠道呈現出一超多強的局面。2020年,科沃斯以41%的市場占有率遙遙領先,小米、石頭科技、云鯨等,分別以16%、11%、11%在第二陣營搏殺;線下渠道因科沃斯布局較早,市場占有率超過80%。

    剛剛過去的一年,科沃斯依舊一家獨大,更強烈的競爭,在第二梯隊中展開。

    從2020年起,石頭科技突然加大了市場投入,當年銷售費用猛增75.14%,達到6.20億元,遠超當年7.74%的營收增幅。

    去年,公司又宣布簽下流量明星肖戰作為代言人,當年前三季度銷售費用就已超過5億元。

    雷軍補刀

    在石頭科技發布業績快報的當天,公司一眾股東以及董監高就像約好了似的,集體預告減持,難免進一步引發中小投資者對公司未來的擔憂。

    石頭科技創始人、實際控制人昌敬,2006年從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專業碩士畢業。曾先后在傲游天下、微軟、騰訊、百度等大廠任職,期間有過短暫的創業經歷。

    “打工人”的日子并不好過。2011年和2012年,他在自己的微博上抱怨幼兒園上學難、上學貴,擠地鐵差點被車門夾住。當時的他寂寂無名,沒人關注。這些,是在他成功之后,才被人翻出來當做故事來講。

    直到2014年,他拉了幾個合伙人創立石頭科技,在掃地機器人領域開始創業,人生從此開始發生質的轉變。

    掃地機器人并不是昌敬的原創。早在2001年,瑞典家電巨頭Electrolux就研制出了第一臺掃地機器人Trilobite,因售價昂貴,且不夠智能,無法全面市場化。

    在后來的很多年里,市面上的掃地機器人,都只是一個“成人玩具”。互聯網上,關于它像一個智障的段子比比皆是。

    石頭科技創立不久,就拿到了雷軍的投資。因此,在昌敬的眼中,“雷總是一個很好的領路人”。

    雷軍的投資不僅解決了石頭科技的資金問題,也成為了小米生態鏈一員,產品銷路不愁,公司可以潛心做研發。

    早期的石頭科技只是小米的代工方。2016年9月,推出小米定制“米家智能掃地機器人”。2016年和2017年,為小米ODM的收入,占在公司總收入的9成左右。直到2017年和2018年,公司相繼推出自有品牌石頭和小瓦,對小米的依賴才逐步降低。去年上半年,雙方關聯交易的金額已降至2%。

    對此,外界理解為石頭科技要去小米化,但在昌敬眼中,公司從創立之日起,就不想單純做一家ODM企業。

    石頭要離小米而去,雷軍也要離開石頭。

    此番擬減持的股東包括天津金米、高榕以及啟明等風險投資機構,雷軍間接控制的天津金米持有公司6.87%股份,為第三大股東。

    早期個人投資者丁迪、核心員工持股平臺石頭時代以及董事、副總萬云鵬、財務總監王璇、董事、董事會秘書孫佳,都加入到了減持大軍。

    若按各股東的減持上限計,預計減持總金額超過46億元。

    瘋狂搶錢

    2020年2月21日,成立僅5年半的石頭科技登陸科創板,271.12元/股,創下科創板新股發行價的最高紀錄。

    上市不到一年,2021年12月16日,公司股價突破千元,成為滬深兩市繼貴州茅臺之后的第二只千元股。

    2021年2月22日,除控股股東昌敬外,其他IPO前股東所持股份相繼解禁,此時公司股價仍處于高位。股東毫不猶豫減持,開啟了搶錢模式。

    背后站著許達來、雷軍的順為一馬當先,在3月16日-4月14日,以954.8元-1205.01元均價,減持套現5.94億元。

    公司董監高吳震、毛國華、萬云鵬、張志淳緊隨其后,在當年3月9日-5月28日,以935元-1111元/股均價減持,分別套現4.22億元、4.22億元、1.84億元和1.84億元。

    公司員工持股平臺石頭時代亦未做任何遲疑,于3月1日-6月11日,以918元-1472.88元均價,搶到了一波高點,合計套現16.21億元。

    天津金米、啟明以及高榕等知名投資機構,在這一階段都以千元左右均價,分別套現16.50億元、8.26億元和8.28億元。

    在首輪減持結束后,各股東又緊鑼密鼓開啟第二輪減持。

    斑馬消費初步計算,僅在前兩輪減持期間,各股東就從二級市場套現合計近90億元。

    2021年6月21日,石頭科技股價曾攀升至1492.94元的高點,總市值直逼千億。之后,股價震蕩起伏,再難回到這一高位。

    今年以來,石頭科技股價持續走低,2月25日收盤價為649.0元,總市值433.57億元。

    上市之初,昌敬曾通過內部信表明心聲:“我們要看淡上市,忘記股價。”如今,他真能做到心如止水嗎?【責任編輯/江小白】

    來源:斑馬消費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雷軍“補刀”石頭科技:增長停滯 為簽流量明星銷售費暴增
    傳石頭科技CEO造車獲騰訊投資,估值20億美元,預計明年量產?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