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廳(UNOOSA)網站發布的文件顯示,中國常駐維也納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代表團12月3日向聯合國秘書長遞交普通照會表示,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發射的“星鏈”衛星今年曾兩度接近中國空間站。出于安全考慮,中國空間站組合體兩次實施緊急避碰。
中方表示,根據1967年《關于各國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體在內外層空間活動的原則條約》(《外空條約》)第5條規定,各締約國應把其在外層空間(包括月球和其他天體)所發現的能對宇宙航行員的生命或健康構成危險的任何現象,立即通知給其他締約國或聯合國秘書長。
據此,中方向聯合國秘書長通報了這兩起對中國空間站搭載的航天員生命健康構成危險的現象。
中方照會文件(A/AC.105/1262)部分截圖
第一次緊急避碰發生在7月1日。文件稱,美國星鏈-1095衛星自2020年4月19日起穩定運行在平均高度約555千米的軌道上,2021年5月16日至6月24日,該衛星持續降軌機動至平均軌道高度382千米后,保持在該軌道高度運行。
7月1日,該衛星與中國空間站之間出現近距離接近事件。出于安全考慮,中國空間站于當天晚間主動采取緊急避碰,規避了兩目標碰撞風險。
第二次緊急避碰發生在10月21日,美國星鏈-2305衛星與中國空間站發生近距離接近事件,鑒于該衛星處于連續軌道機動狀態,機動策略未知且無法評估軌道誤差,存在與中國空間站碰撞風險。
為確保中國航天員安全,中國空間站于10月21日當天再次實施緊急避碰,規避兩目標碰撞的風險。
中方已請聯合國秘書長將上述情況周知《外空條約》各締約國,并提請各締約國注意,根據該條約第6條,“各締約國對其(不論是政府部門,還是非政府的團體組織)在外層空間(包括月球和其他天體)所從事的活動,要承擔國際責任,并應負責保證本國活動的實施符合本條約的規定。”
據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廳介紹,《外空條約》于1966年在聯合國大會通過,于1967年1月開放簽署,并在同年10月生效,無限期有效,該條約規定了國際空間法的基本框架。中國于1983年加入該條約。
美國SpaceX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在2014年提出了“星鏈”計劃,試圖建立覆蓋全球的衛星互聯網,并在2019年將首批60顆衛星送入太空。報道稱,迄今為止SpaceX已經發射了近1900顆衛星。該項目原計劃向太空發射1.2萬顆衛星,但該公司已獲準再建造約3萬顆衛星,可能使衛星總數增加至4.2萬顆。
據美國太空新聞網介紹,每顆星鏈衛星的重量大約在260千克左右,主要在高度550千米的低軌道上運行。但“星鏈”計劃自啟動之初就引起許多太空專家的擔憂,數量如此龐大的衛星如果全部發射進入低軌道,可能極大增加衛星碰撞的風險,還可能對天文觀測造成負面影響。
2019年,首批60顆星鏈衛星發射升空后不久,天文觀測者就發現這些衛星散發出驚人的亮度,一些人形容這些衛星如同“一長串珍珠”劃過夜空。這一現象很快引起天文專家的憂慮,他們懷疑星鏈衛星的亮光或將給未來的天文觀測帶來不利影響。
“衛星星座可能對現有的和未來的重要天文基礎設施構成重大影響,我們敦促它們的設計者、部署者及政策制定者與天文學界合作,共同努力分析衛星星座的影響。”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在2019年6月發布的聲明中這樣說道。
對此馬斯克承諾將研究降低衛星反射率的方法,但他也爭辯說應該把天文望遠鏡移到太空。SpaceX也表示將與各個機構合作,減輕星鏈衛星的影響。
衛星碰撞的風險同樣不容樂觀。2019年,歐洲航天局的“風神”地球觀測衛星就曾緊急改變軌道以規避星鏈-44衛星。當時這顆星鏈衛星下降到了320千米的高度,測試其自動脫離軌道的技術,結果卻靠近了正在這一高度運行的“風神”衛星,導致碰撞風險。
美國福布斯新聞在當時的報道中稱,SpaceX的星鏈衛星配備有自動避碰系統,可以跟蹤在軌碎片和航天器并自動回避,但在此次事件中該系統似乎并未起到效果。
歐空局事后表示,“星鏈”這樣的大型星座令人擔憂,未來可能需要進行更多的衛星避碰演練。許多太空專家也指出,“星鏈”計劃中的衛星數量已經遠遠超過當前近地軌道上的衛星總數,現有系統不足以應對這樣的情況。
英國南安普頓大學航天研究小組負責人休·劉易斯(Hugh Lewis)還向太空新聞網表示,星鏈衛星依靠的自動避碰系統本身就可能構成“威脅”,這種系統被用于躲避其他航天器或太空碎片,但它也會改變星鏈衛星的預測軌道,使碰撞預測變得更加復雜。
“‘星鏈’計劃不會公布他們正在進行的所有操作,但人們相信他們一直在做很多微小的修正和調整。這給其他人帶來了麻煩,因為沒人知道星鏈衛星會出現在哪里,未來幾天又會如何變化。”劉易斯說。
在衛星數量持續增長的同時,大量太空碎片已對航天器構成威脅。歐洲航天局此前估計,現在地球軌道上可能分布著至少3.65萬塊寬度超過10厘米的碎片,100多萬直徑在1厘米到10厘米的碎片,以及超過3.3億個尺寸在1毫米到1厘米之間的微小碎片。國際空間站在12月3日也曾緊急調整軌道,躲避太空碎片威脅。【責任編輯/常青】
來源:觀察者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