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晚間,一則資本大佬、“中植系”掌門人解直錕離世的消息震驚市場。根據相關媒體的報道,解直錕18日早間因突發心梗不幸去世,終年60歲。
官網信息顯示,中植企業集團創建于1995年,是一家總部位于北京的大型資產管理公司,現已形成“實業+金融”雙主業模式,逐步發展成為涵蓋實體產業、資產管理、金融服務、財富管理等領域的綜合性企業集團。
在解直錕的掌舵之下,經過多年布局,中植集團在金融板塊積累了相當可觀的實力,不僅通過控股或參股的方式獲得了信托、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險、期貨等多塊金融牌照,同時通過多家財富管理公司和資管機構“吸納”了大量資金,輝煌時管理資產總規模一度突破萬億元,江湖人稱“中植系”。
“調轉船頭”著力資本市場,打造萬億金融版圖
公開資料顯示,解直錕生于1961年,早年是印刷廠工人,1995年創建中植企業集團。在發展前期,該集團主要涉足的是房地產開發和基建等領域,一直到21世紀初才開始正式進軍金融業。
2001年,中植企業集團通過參與哈爾濱國際信托的重組,將中融信托納入囊中,這是中植系版圖擴張的關鍵。后來以中融信托為樞紐和資金平臺,中植系得以參與到多家上市公司的資本運作中并獲得股權。而解直錕通過親友代持以及紛繁復雜的股權結構,將自己隱藏在幕后。
啟信寶數據顯示,當前中植企業集團有限公司持有中融信托32.99%的股權,中融信托董事長劉洋則是中植企業集團董事局主席。
在此之后,“中植系”在金融投資行業展開了大規模布局。官網信息顯示,2008年中植集團基礎產業收縮與金融投資戰略布局共同推進,以金融投資業務為核心,著力發展資本市場業務。
2009年形成投資、并購、資產管理和產業基金等業務板塊,實施九級合伙人制度,戰略布局定位于類金融投資控股集團。
2013年實施全面業務轉型,形成金融、并購、財富管理、新金融等四大業務板塊。
2019年,也就是隱退多年的解直錕回到臺前、有傳言稱是要引領中植系化解風險的這一年,中植集團官網顯示其確定了政府產業基金戰略。
橫跨多個領域,旗下兩家私募主動注銷管理人登記
翻看“中植系”在金融投資行業的布局,可以看出很多考慮都是影響深遠。
例如對持牌金融機構的控股。官網信息顯示,中植集團控股或參股了六家持牌金融機構,分別為中融信托、中融基金、橫琴人壽、恒邦財險、中融匯信期貨和天科佳豪典當行;控股或參股了五家資產管理公司,包括中海晟融、中植國際、中新融創、中植資本、首拓融盛,業務涵蓋不動產管理、困境資產管理、國企混改、并購重組與私募股權投資等。
換句話來說,通過這些布局,中植系拿下了信托、公募基金、保險、期貨、私募基金等多塊金融牌照,布局可謂相當深遠。
此外,中植集團還控股、參股了四家財富管理公司,分別為恒天財富、新湖財富、大唐財富、高晟財富。在這其中,規模最大的恒天財富管理資金規模曾破萬億元。
我們重點來看看中植系在公募基金板塊和私募基金的布局。
公募基金領域是成立于2013年的中融基金,控股股東為持股51%的中融信托。而中融基金的另一個大股東是上海融晟投資有限公司,其主要發起人也是持股比例達到83.33%的中植集團。Wind信息顯示,中融基金的最新資產管理規模為1232.34億元,在全部149家公募基金中排名第42位。
除了公募基金,“中植系”在私募方面也做了諸多布局,根據官網信息主要分為中海晟融、中植國際、中新融創、中植資本、首拓融盛等五大資管機構。我們挨個來看。
首先是專注不動產管理的中海晟融。有公開資料顯示,成立于2014年2月的中海晟融在珠三角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及山東半島城市群核心城市的不動產項目投資額已超過180億元,已投項目總建筑面積約530萬平米,總貨值超過1050億元;儲備項目總建筑面積約700萬平米,貨值超過1100億元。其中,珠三角城市群是中海晟融重點投資布局的區域之一,投資城市包括深圳、珠海、惠州等。其主要發起方中海晟豐(北京)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是解直錕本人100%持股的獨資企業。
中基協信息則顯示,中海晟融曾于2015年備案登記,但在2016年7月又選擇了主動注銷,其中原因不得而知。
另一家私募中植國際則于2014年成立于北京,注冊資本金1億元,背后實控人也是解直錕。今年有公開資料顯示,中植國際管理資產總規模為400余億元,員工約100人,總部位于北京望京。
中新融創就更有意思了。中基協備案信息顯示,這家位于北京的機構成立于2011年、注冊于2014年,出資人主要是以下幾個,實控人為“李東生;TCL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中新融創有13名員工,資產管理規模區間為50億~100億元,管理著8只基金產品。
再來說說中植資本。官網信息顯示,中植資本成立于2011年,注冊資本10億元,成立至今累計投資規模超過400億元,主要專注于海內外各行業龍頭企業的產業投資與并購。中植資本旗下還有一家香港上市平臺——中金科技服務(原中植資本國際)。啟信寶數據顯示,中植資本的主要發起方仍然是中海晟融,持股占比95%,穿透之后的受益人和實控人也是解直錕本人。
無獨有偶,中基協官網顯示,中植資本2015年曾在協會備案,但2020年8月選擇了主動注銷管理人登記,注銷時已有1只基金被清算。中植系旗下兩家私募機構接連選擇主動注銷管理人登記,不知是何用意。
最后來看看首拓融盛。從股權結構上來看,該機構2014年由中植集團的控股孫公司全資設立,據悉還在采用投行+PE的模式來運作,號稱“先用短債進入持有標的,盤活有價資產,擴大股權比例、掌握話語權后,再采用PE的形式獲得資產實控權,短期投資和中期投資相結合”。
事實上,在中基協官網上以“中植”為關鍵詞,還可以找到一些私募機構和數十只私募基金,其背后都是中植系和解直錕,也可以側面反映出其強大的資本運作能力。【責任編輯/周末】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