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土味頂流”張同學:曾創業失敗患抑郁癥,拒絕每年500萬出賣運營權

    12月8日上午10時,遼寧省營口市建一鎮松樹村,張同學家的老屋門口已經聚集了一批從天南地北趕過來的粉絲。

    張同學家,儼然成了松樹村著名“景點”。當地政府專門安排了工作人員,貼上行程碼,準備好登記簿,讓訪客逐一登記。

    張同學火了,他的抖音賬號從10月4日開始更新,僅產出了44條視頻,便吸引了1500多萬粉絲,被人稱為現象級爆紅,土味頂流。

    他視頻的主人公是一個懶散但內心富足的農村單身漢,內容也是這個農村單身漢的日常。張同學粉絲說,看他的短視頻很輕松,“不知道為什么看,但就是看完了很高興”。

    張同學的迅速走紅,為他帶來了巨大的流量,也讓他備受質疑。

    12月8日晚,張同學接受了極目新聞記者的專訪。

    曾遭車禍險喪命,創業失敗患抑郁癥

    極目新聞: 聽說你只讀了8年書,初中沒畢業?

    張同學: 我是念書跟不上了,念小學的時候就念得不是那么好,到中學課程更多了,但是后期想要念好來不及了。上學的時候也是,一天就想著玩,學習不好,自己就放棄了。

    極目新聞: 初中肄業之后有些什么經歷?

    張同學: 剛開始和我四叔學開大貨,拉過礦石,我開的是那種解放141,大掛車。從2004年開始,開了3年車,后面08年結婚,就去市里開汽車修理廠了。當時沒有經營的理念,純憑一腔熱血干一件事,所以經營不善倒閉了。

    極目新聞: 再后來呢?

    張同學: 2014年從大石橋市里回到松樹村,回來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養雞。那個時候白羽肉食雞很火,我也跟風養。但那個東西也需要技術,我不懂,后面雞也死了。再然后就是養蠶。但這活確實不是一般人能干的,天天得上山去看著蠶苗,非常辛苦。最后也沒養好。

    極目新聞: 在你之前的經歷中,有沒有最讓你最難忘的事?

    張同學: 2013年應該說是我最倒霉的一年。那時候我還在開汽車修理廠,開車差點喪命。我以前喜歡留短發,現在把頭發留長,因為車禍把頭頂這塊撞開了,我要是剃短發上面有個月牙。廠房也著火了,我又喜歡喝點酒,和別人打架也賠過錢。反正那一年是這輩子最難忘的一年。后期我回想這一些經歷,感覺這些事都應該發生,像一步一步安排好的一樣。那幾年我真的得抑郁癥了,晚上睡著要到下半夜3點以后,也可能睡不著覺。那幾年基本上天天如此,太折磨人了。心情一路就是非常抑郁和壓抑,所以到2014年的時候實在不行了,后來我就回松樹村了。回來之后心情一下子就放開了,后面養雞雞死的時候我都沒有特別沮喪。

    極目新聞: 這些經歷對你產生了什么影響?

    張同學: 剛剛開始干修理廠時,我是屬于那種浮躁的性格,脾氣比較急,但是經過這么長時間,遇到這些事情,有一些經歷和磨難,我的性子也一點點地被磨平了。后期失敗成為常態,你知道吧?我心態都變了,反正干就行了,無所謂,管它好壞,不要老是糾結結果好壞,否則可能會讓自己壓力更大。

    愛看周星馳電影,學李子柒拍攝方法

    極目新聞: 什么時候開始覺得自己可以做短視頻的?

    張同學: 最開始是真的喜歡,天天在研究,琢磨這個事應該怎么去拍攝、怎么制作、怎么去讓它上熱門。最開始就拿著三角架,拍點家鄉的風景,然后拍著就特別有感覺,拍完以后做完一個小成品,雖然不是什么優秀的作品,但自己看著特別美。通過鏡頭能表達很多的東西。所以就特別喜歡,就是一個興趣愛好。我以前特別喜歡釣魚,拍短視頻后,基本上魚也不釣了,天天在琢磨,天天在拍攝。

    極目新聞: 相當于廢寢忘食的狀態了?

    張同學: 還沒到那個地步,就是晚上在想,吃飯的時候也在想,上廁所的時候都在想,走路的時候也在想,接近于癡迷的那種狀態。

    極目新聞: 你是怎么掌握這些拍攝視頻的技術的?拍攝理念又是怎么形成的?

    張同學: 看電影。我喜歡看周星馳的電影。《西游降魔篇》我看得是最多的,《美人魚》看得也比較多。周星馳的電影你可能看第一遍的時候感覺特別搞笑,第二遍會有一種不同的感覺。在內容設置里面一定是包含著一個導演內心的想法。拍攝的一些角度和鏡頭我也非常喜歡,這個鏡頭原來是放在這里拍的,這個鏡頭是放在那里拍的,然后這幾個鏡頭為什么要這么去拍……包括有時候也看一些拍的比較好的短視頻,比如李子柒那種的,看她的轉場、拍攝都非常唯美,也去學習。然后第二天我去拍攝時候,可能會用到他們用的一些手法,包括一些鏡頭的轉變、拍攝的角度。

    極目新聞: 真正開始拍視頻是什么時候?

    張同學: 從去年7月份開始,當時我就買了一部手機。7月份開始拍,8月份就總結了一些自己的一個思路和想法,9月份時跟別人合作第一個賬號,幫別人去拍攝。

    7分鐘視頻有260個鏡頭,除手機外設備不超過200元

    極目新聞: 最開始和別人合拍,只是想做一個幕后嗎?

    張同學: 原來就是特別想做幕后,1個人給6個人去做,我想著把這6個人都給他做起來以后,咱們在一起還能干點事兒,但是后期越拍人越少。然后有人說,張同學是不是你個人的問題,跟你拍的人都走了,你得找自身的原因。說實話,有時候我在拍攝內容上要求是特別高的。包括跟他們溝通,他們也不是很了解我想要達到一個意圖和一些想法,所以很多時候思路方面都不同,最終沒有走到一起。

    極目新聞: 對拍攝要求高,可以舉個例子嗎?

    張同學: 比如開門的鏡頭。有時候我開這個門基本上就開了七八次。因為我第一視角拿手機,要拍攝這個手去擰鑰匙。如果要想拍好擰鑰匙的這個手,手機就可能就會抖,就反反復復拍。

    極目新聞: 短視頻中,你很多鏡頭都是重復的,比如說舀水、洗手,但是每次拍一段新視頻,都會重新拍一遍。為什么不使用以前拍好的鏡頭?

    張同學: 每一個段子都是獨立的,我不會用以前的一些鏡頭來充當今天的作品。所以我今天的作品我就重新開始拍攝,今年要做一些什么事都是重新來一遍,這樣它才是一個完整的。有時候我整個段子都剪完了,就是因為感覺這塊缺一個鏡頭,就特別不舒服,會再去補一個。我不是強迫癥,但既然拍一天了對不對?拍一天了怎么樣都是幸福的一天,你不能因為一兩個點整得自己不舒服。

    極目新聞: 每一個鏡頭在拍攝之前有沒有認真規劃過?

    張同學: 這我真的沒有,一個視頻200多個鏡頭,不可能提前就把200多個鏡頭應該怎么拍想好。我們之前都是想大塊,拍攝的時候再想細節。

    極目新聞: 那么多鏡頭,剪輯起來很困難吧?

    張同學: 因為是我自己拍的,對這個鏡頭都有記憶。雖然是200多個鏡頭,但我知道每一個鏡頭它需要表達什么內容。拍完以后我就坐在犄角旮旯,坐個小凳子開始剪輯,外界說話我就沒有感覺了。剪輯都是一個半小時到兩小時左右。

    極目新聞: 除了手機以外,你還有哪些設備?

    張同學: 我設備很簡單,兩個支架,一個高支架花了29塊錢,小支架99塊錢,再有一個補光燈,好像五六十塊錢買的,也沒有專業的設備。他們說你拍攝的時候是不是有云臺這些東西,其實這東西第一我不會用,第二我拿這個東西感覺不得勁。我從去年到現在都是手持拍攝,我拿手機特別穩。

    極目新聞: 你之前說過會開直播,做一些視頻方面的培訓?

    張同學: 不能說培訓。今天有來個粉絲,說他也想做,這可能是他最后的機會了。包括線上有很多人給我發私信的,說張同學教教我怎么去做這個短視頻,所以這也是他們所需要的,恰好我也會這方面,不是說我很強很懂。以后可能會給他們開個專場,教他們怎么制作短視頻。我教的都是一些實戰的東西,不會有一些隱瞞或怎么樣。

    曾不被村里人理解,走紅后喊親友組建團隊

    極目新聞: 視頻里的張同學是一個農村大齡光棍,是根據現實人物塑造的嗎?

    張同學: 有自己的影子,也有兄弟的影子。這邊光棍確實挺多的,主要原因還是經濟問題。現在沒錢你就別想處(對象),就更別想結婚了。

    極目新聞: 聽說抖音上很多人給你們發征婚信息了,從20歲到50歲的都有。

    張同學: 是的,通過拍短視頻能讓他們脫單的話,我感覺也是一個好事。

    極目新聞: 當時村里人怎么看你拍短視頻的行為?

    張同學: 有很多我叔叔嬸嬸輩的,他們一般不會理解。那個時候我天天背著三腳架,然后上山下河去拍攝,他們都能看得到。有時候他們也會說我一天天的不務正業,也不工作。我感覺這只是認知方面的不同。現在平臺就有專職做這個事的,所以我也是一心一意想把這個事做好。別人可能在背后說,上班有個正兒八經的工作就是正常人,我這樣應該是不正常的。

    極目新聞: 家里還有兩個孩子,拍視頻不掙錢時你感覺壓力大嗎?

    張同學: 有時候壓力就挺大了。我女兒她已經六年級了,有時候交各種費用,有時候要買點衣服,特別現在養小孩,各種費用想象不到的,兒子現在也小。有段時間真就維持不了,就跟朋友借過一次錢。因為我這個人特別不喜歡去麻煩別人。有朋友說你缺錢,你跟我說話就行,但是我不好意思去跟別人說,但中間也跟別人借過錢,真是頂不住了。所以后期我還是接了一些外號,要維持生計,然后我這個賬號還得去繼續拍攝。那段時間經常是今天給別人拍,明天給我自己拍。

    爆火后仍一心扎在拍攝里,拒每年500萬買斷運營權

    極目新聞: 你覺得現在是成功了嗎?

    張同學: 成不成功我倒沒有什么定義。其實有很多人說張同學你現在火了,粉絲漲得那么快。但是作為我個人來講,我的家人和身邊的一些朋友并沒有看得那么重,所以我個人狀態還是非常平穩、平靜的那種感覺。

    極目新聞: 現在生活和以前有什么差別嗎?

    張同學: 就是每天來打卡的人多一點。我還是一如既往,該拍段子拍段子,該怎樣就怎樣,沒有大的變化。

    極目新聞: 接下來打算如何運營“張同學”賬號?

    張同學: 就現在來講,還是想盡量把這個作品先給它拍好,按照現在節奏兩天能更新一個視頻。作品這塊后期也會不斷地去注入新的內容。

    極目新聞: 現在走紅了,會不會有很多人找你合作?

    張同學: 之前粉絲還沒這么多的時候也有人找過我,月工資也有給到兩三萬的。包括還有人說我要是創建團隊的話,什么都給提供,包括房子都有。當時我想既然創建了賬號,就要堅持不懈地走下去,假如走不下去了,再用技術賺錢也行。后來火了也有公司想給我運營,說能幫我賺多少錢,我也拒絕了。

    極目新聞: 多少錢?

    張同學: 一年五百萬以上。

    想像丁真一樣宣傳家鄉,干事的過程中順便把錢掙了

    極目新聞: 短視頻時代也產生了大大小小的網紅,有的火了之后陷入糾紛,有的曇花一現,你對張同學有什么預期嗎?

    張同學: 可能他們把紅看得太重了,就害怕一下子就不行了。我個人想,如果瞬間流量下來了,或者曇花一現了,你也沒辦法對不對?不是說我們決定的,我只能努力了。不要想得那么嚴重,自己做過了、努力過了就可以了。

    極目新聞: 流量終究要變現,團隊也要生活,你打算開始直播帶貨了嗎?

    張同學: 最開始剛熱起來的時候,很多人說張同學你應該開播了,應該賺錢了。我有自己的一些理解。有一句話叫厚德載物,就是你有多少德行才能承載多少物質。要是沒有德行的話,物質一下上來了,比如你買彩票中了500萬到1000萬,沒準一下就把自己燒沒了。包括賺錢這方面,以前我就這么講,這個東西就當大家都在玩,要有一個玩的心態去干去弄,要是天天想著怎么去賺錢,你玩得就非常糾結和累。所以要是真的說有賺錢的那天,要在干事的過程中順便就把錢賺了。

    極目新聞: 你打算什么時候幫松樹村帶貨?

    張同學: 咱們夏天和秋天的時候東西多一些,現在很少。今年夏天時,那時賬號做得不是那么好,熱度也沒有那么大,也有朋友給我打過電話,問我賣不賣貨。我說我現在沒有那么多流量,有流量的時候那肯定好使。都是給老百姓做事的。對不對?

    極目新聞: 網紅走紅后,有很多發展方向,比如李子柒,比如丁真。你更傾向于哪種方向?

    張同學: 我更喜歡丁真那種方式,丁真能給家鄉帶來一些好處。都說張同學能影響到家鄉,能幫助家鄉做點事,我真沒有感覺到自己還有那么大能力。真的是有這個影響力的話,我還是愿意多幫助家鄉,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就是農民是不分地域的,南方也有農人,北方也有農人,所以只要是談得上農人需要幫助的地方,我也會一如既往,不會分地域的。【責任編輯/周末】

    來源:極目新聞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土味頂流”張同學:曾創業失敗患抑郁癥,拒絕每年500萬出賣運營權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