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銳觀察】夏日炎炎,比非洲還熱的地方,除了珠三角地區,就是拼車市場了。作為有車上班一族的我,也下載了目前最火的《嘀嗒拼車》APP,注冊成為車主,立馬就開始了近半月的上班拼車之旅。
廢話不說,直入主題,情況如下:
車主情況:
80后,男,朝九晚五,上下班來回路程約30公里。平時上班時間靈活,經常加班。近期市場不好,工作強度不大,恰逢女兒剛上幼兒園,故近段時間上班定時,加班略少。車是一年不到的新車,合資,17萬,乘坐感覺非常不錯的,行駛成本約1.5元/公里(考慮折舊及保養)。
操作情況:
每天上下班前,各花0.5-1.0個小時刷屏搶單,然后晚上睡前再花0.5小時搶第二天的單。安裝軟件到今天,保守估計每天瀏覽的時間長達2小時。
拼車情況:
6月18號—7月1號,接單總數26,成功17單,取消9單。累計收入558元(含17單x10元/單的補貼),總里程約511公里,上下班路程約10天x30公里/天=300公里,有效里程137公里。而在17份訂單中,時間合適且非常順路的占0/17(0%),非常順路的占1/17(6%),繞一下路能保證不虧本的占11/17(65%),基本是虧本的占5/17(29%)。(注:1、上述所謂“虧本”未考慮每單10元的補貼,虧本生意是沒有人做的。2、時間合適的定義是與自己本來計劃的行程前后相差不到15分鐘。)
盈虧情況:
總收入為558元,成本為(511-300)公里x1.5元/公里=316.5元,時間投入15天x3.5小時/天(刷單+路上)=52.5小時,總體回報為:(558-316.5)/52.5=4.6元/小時。
沒錯!就是4.6元/小時,麥當勞臨時工收入是10-12元/小時。看到這里,估計大家都紛紛該刪的刪,該撤的撤,確實,太不劃算了。
所以說,凡事要科學論證,數據說話,決不能憑感覺走。要不然,你踩著油門,聽著歌,吹著空調,想著和后座陌生美女的美麗邂逅,自我感覺挺爽的。。。。
這是讓大家抵制嘀嗒的節奏?且慢,我本意并非如此!
下面進入主題的主題:《嘀嗒拼車》的不足!
嘀嗒的好處這里不講,因為它沒給我好處。我們只談不足:
1、定價不標準。
對此經常使用軟件的車主(也包括乘客)應該很有體會:同一路線,同一時間,同一個人,昨天路費35元,今天就成了24元。或者是路線長、路況差的比路程短、成交快的單子便宜一倍。
2、系統關聯系差。
明明離我家很近的乘客,它總是被他人搶單。而千里之外的乘客總是默默地等著我來搶,這不是明擺著拉仇恨嗎?
3、未考慮塞車等非人為因素造成的成本。
好不容易接上乘客了,還沒給油門就踩剎車了,然后愛車就成了免費的空調點歌房。你說這油費算誰的?
4、互動平臺功能少,設定不合理。
嘀嗒有自己的聊天平臺,是車主與乘客一對一溝通用的,跟微信差不多,但不太親民。
首先是沒有圖片傳送功能,想拍個照給對方確認乘坐地點都不行,碰上表達不好的,更是驢唇不對馬嘴,近在咫尺,遠在天邊。第二、溝通時間僅限于交易過程:只有乘客付款到確認乘坐的這段時間,雙方才能通過聊天平臺溝通。對于車主,搶了單想跟乘客提前了解情況都沒辦法,只能默默地等乘客付款了,才能有第一次親密接觸。當然,很明顯,這是嘀嗒拼車有意而為之的,估計也是因為太了解中國人特性才這樣,這里具體就不談了。
5、過于傾向乘客,而忽略了車主的感受。
這里太多了,感興趣自己體驗一下就知道。例如:乘客可隨時取消行程不受約束,而車主無意爽約卻扣6分,扣滿12分就取消資格。
6、線下服務差,效率低。
有一次因乘客手機聯系不上,打電話到客服取消訂單,電話里頭的小女孩說的不清不楚就掛了電話,然后發來短信“系統監測到您有訂單出現違規,訂單費用已暫停到賬·····將封號處理”。明明是我自己舉報自己,還不知廉恥的說系統監測;明明是乘客不對,居然說我違規。對此,我在后臺留言上訴,結果等了5天,沒有答復。可見一斑。
總的來說,嘀嗒并未按其自稱的“保護環境、緩解城市交通壓力”、“拼車出行,讓上下班更輕松”等理念進行設計和設置,起碼對于車主是這樣。目前的它更像供業余出租司機玩的一款刷單游戲,且頗有難度。
對于上述的不足,我相信大家比我更清楚,動輒上億嘀嗒比大家更清楚。為什么嘀嗒不調整呢?我相信,嘀嗒只是在等,等待時機成熟。因此,我敢大膽猜測,嘀嗒所謂的培育市場,只是討好乘客而獲取更多的數據,以實現以下三大轉變:
1、進入3.0版本(車主優先模式):版本進行180°大轉彎,顛覆目前的乘客優先模式,變為傾向車主利益。在新版本,車主自主設置自己的出行時間,起點范圍,目的地范圍,而由乘客選擇車主,出發時間遷就車主,上下車點車主配合乘客(在車主設定的地圖范圍);
2、撤銷目前的拼車補貼,通過收取中介管理費實現盈利(我個人可接受范圍是10%-5%);
3、轉變補貼方式,對塞車、爽約等情況對車主進行補貼。
從哲學的角度,所有事物需要長久發展,必須找到一個平衡。目前的嘀嗒是不平衡的:乘客花錢少卻是上帝,車主投入人力物力卻不如麥當勞打工,滴答(投資者)更是燒錢不眨眼但肯定最難受。而目前這種不平衡狀態能維持的最原始的的動力,就是投資者們對上述三大轉變的期望與信心。這種期望與信心就像掛在驢前的紅蘿卜,目前是沒法摘下來吃的,因為還需要走一段路,一段投資者用數億人民幣鋪裝而成的路。等有足夠的數據與市場了,可以實現上述的三大轉變,新的平衡就會出現并且持久的發展,到時也不需要紅蘿卜了。
所以,根據上述觀點,我是建議大家(尤其車主)支持互聯網拼車的,因為
1、“保護環境、緩解城市交通壓力”、“拼車出行,讓上下班更輕松”等理念確實是先進的;
2、這是讓負債(汽車)變成資產(收入)的不錯選擇;
3、拼車市場最終討好的人肯定是車主,因為你擁有生產工具——汽車。
4、互聯網發展使得資源分配最優化由理想變成了現實,而目前仍在初期階段。目前的嘀嗒就像10年前的淘寶,現在的你不愿不進場,以后就別人不讓你進場。就像食堂排隊,排隊時間決定你飯菜的質量和數量。
總而言之,未來的互聯網交通,省錢的坐公交,實惠的用拼車,土豪的上專車。不管你接受不接受,這就是現實。作為有車一族的我們,最好的做法就是跟緊潮流,成為改革的受益者。不是錢的問題,是觀念問題!【責任編輯/李響】
tinhappy供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稿件。
來源: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