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銳觀察】進入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形成了三個最唬人又最有吸引力的市場概念,O2O、微商和智能家居。O2O是在大投入低產出的玩命嘗試,微商則沉浸在連吹帶唬的蒙圈和自嗨中,而智能家居則在漫長的期待與恐懼中不斷的自我催眠,自欺欺人般的鼓吹著智能家居會有美好未來。
企業各懷鬼胎,用戶各有所愛,智能家居難有主導者
目前國內智能家居行業的參與者眾多,有家電家居企業,有互聯網公司,還有硬件研發商等各類相關企業,包括BAT、小米、樂視、360、魅族、華為、海爾、格力、TCL、美的、海康、RICI、極米、極路由等等,看似互惠互利一片歡騰,實則心懷鬼胎互相提防。無論是互聯網公司,還是家電家居企業,亦或是中小開發商都在打著成為智能家居平臺或者成為入口的主意,但如此爾虞我詐的環境之下,誰都不想成為被控制的一方。
BAT等互聯網公司有平臺思維早已見怪不怪,如今連海爾、美的也都有一顆平臺心,那這個智能家居市場可就陷入僵局了。從市場競爭層面來看,BAT等互聯網公司之間相互排斥,海爾、美的、TCL等家電企業互相敵對,整個市場的競合關系十分復雜。互聯網公司與家電企業以及其他硬件開發商都有單品上、戰略上或資本上的交叉合作,相互借勢的同時卻誰對不愿意讓任何一家企業成為最終的控制平臺,這種競爭環境導致智能家居產品之間欠缺協調性,智能的樂趣大打折扣。
業界已開始呼吁統一智能家居接口標準,但這只能治標不治本,家居家電企業要是老老實實的賣硬件產品還好,而在入口論的感染之下,各大企業都一顆不安的心,都不想淪為互聯網公司的下游受控方。所以,現階段的智能家居市場難有主導者,只能相互僵持著,待到未來實在撐不下去了,肯定會由BAT出面進行一次全方位的資源整合,不然這個行業沒法繼續下去了。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很關鍵,絕大部分用戶的家電家居產品肯定不會是同一品牌,電視、熱水器、洗衣機、冰箱、空調、油煙機、煤氣罩、電飯煲、豆漿機、電燈、吸塵器、音箱、路由器、機頂盒、安全監控等等,用戶會根據價格、喜好、性能、口碑、售后、質量、促銷等多種因素做出購買決定,所以最終不可能由一家硬件終端品牌控制整個智能家居體系,若是指望智能家居控制閉環的“粘性”能帶動其他產品銷量更是妄想,這只有死路一條。用戶各有所愛,而且現階段智能家居的“智能”還不是用戶最關注的購買參數。
為了智能而智能是在自欺,華麗的操控性難掩實用性不足是在欺人
科幻大片看多了的人對智能家居的生活滿心期待,為了迎合這種心理,各大廠商使出渾身解數,在“智能”設置花了不少心思,推出不少看似“智能”的產品。不過,廣大用戶對此并不買賬,所以很多人認為智能家居其實是廠商YY出來的“偽需求”。
實際上,說是“偽需求”都有點抬舉智能家居廠商們了,他們現階段完全是打著智能家居的旗號把消費者當傻子耍著玩,尤其是那些大品牌廠商們,把冰箱、洗衣機、空調、電飯鍋、烤箱等產品加個聯網功能之后就堂而皇之的冠以“智能”二字,然后價格就可以高出好多,這是赤裸裸的在貶低消費者智商。美的IH超極電飯煲、海爾的ODT25-AU1智能烤箱、SKFR-26GW智能云空調等,這些大品牌針對大眾的產品說是“智能家居”有點勉強,頂多算是“聯網家居”產品。
給各種家電產品加入網絡模塊,之后再通過APP實現手機遠程超控,說起來這么炫酷的功能十分華麗,但在實際運用當中卻華而不實。例如海爾的智能冰箱BCD-800WDCN,對智能操控的描述是“移動終端遠程調節溫度,開啟功能,更有故障提醒并智能報修”;海爾智能洗衣機MS100-BYD1528U1是“通過APP或微信綁定手機,即可實現遠程操控,隨時觀察洗衣運行狀態,實時調整;更有故障自動報修等,讓您不在家也能隨時享受潔凈科技。”請問,誰家冰箱會沒事調個溫,誰會沒事看下洗衣機的運行狀態?這些功能為用戶帶來便捷了么?值得用戶花更高的價格購買么?
這些所謂的智能家居實用性明顯不足,圍觀看看還可以,購買使用就有些雞肋了。其實,美好的想象與實際生活需求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就像人人都想成為千萬富翁可以衣食無憂,但現實中只做個普通職員也可以有吃有喝;很多人想象生活在智能家居環境中的炫酷感覺,而現實中常規家居家電用品已經滿足了我們的基本需求。
智能家居,在低端市場被當成玩具,在高端市場或是必需品
如今的智能家居市場,賣的最好的是小件產品,例如小米的智能插座、體重秤、智能燈泡等小件產品,銷量都還不錯,遠超冰箱、空調、熱水器等大件產品,雖然小件產品也不實用,但單價較低,消費者買他們也不是為真正的使用,多是買來玩玩體驗一下所謂智能家居的樂趣。若把這些小件產品的銷量看成是智能家居未來潛力的證明,就有些異想天開了。
生活中的家居家電產品種類繁多,大到冰箱、彩電、洗衣機、空調、熱水器、油煙機、電飯煲、豆漿機、吸塵器等生活電器、廚電設備等,小到插座、電燈、門鈴、體重秤、開關等小件配套設備,將這些產品冠以“智能”之名后,整個智能家居市場看起來就有非常大的規模。但從實際的用戶購買力來看,缺乏實用性、賣點不足、單價過高的智能家居市場空間并不大,所謂的萬億市場規模,只能等到未來才會有。因為那個時候的家居家電產品都是智能的,價格也已回落到大眾價水平,整個家居家家電市場其實就是智能家居市場,那個時候萬億市場規模太小兒科了,而現階段的智能家居只有針對高端用戶才可能有市場。
歷史證明,科技行業的發展都是從高端走向大眾的,PC市場是這樣,手機市場也是如此,最開始都是被精英層所運用,因為這些高端用戶對價格不敏感,也不在意實用性如何,最重要的是物有所值的體驗感。在廣州智能家居展覽會上大放異彩的睿祺RICI就選擇針對高端用戶市場,而小米智能家居的策略則選擇從低端用戶市場入手,當然,也不能說小米的策略是錯的,因為以小米的模式和用戶基礎,從低端切入更符合企業利益,而對于初創型企業睿祺RICI來講,選擇符合歷史規律的策略相對更穩妥一些。
若論品牌影響力的話,小米要遠勝RICI,但從產品研發能力來看,RICI已展出的6個系列60余款產品要比小米更為豐富。其實二者有很多同類產品,例如智能燈泡、智能插座、智能開關、智能攝像頭、人體探測、空氣凈化器等彼此都有,只是產品的設計風格、性能、價格、服務等存在差異,最重要的是體驗感不同,針對的目標市場不同。小米可依托大量屌絲用戶基礎以低價策略嘗試在量級上取得成績,而RICI需要維持產品的競爭力深挖高端市場需求來維系生存。
輸不起的未來,明知現階段自欺欺人也要堅持下去
然而整個智能家居行業最尷尬是夾在市場中間做大眾產品的傳統家電大牌們。對于這些大牌們,他們沒有小米們的用戶基礎,也不像RICI們只有挖掘高端市場一條路可選,他們已有成熟的品牌,豐富的產品線,更關注的是銷量、利潤以及市場占有率。
如今智能家居仍屬小眾市場,大品牌的智能家居產品根本無人問津,不實用的功能配上高昂的價格,很少有人會為此買單。不過,即便智能家居產品沒什么銷量,各大品牌商都在加大在這個領域的投入力度,不斷推陳出新上線各種“智能”新品,因為大家都在賭未來。
智能家居市場究竟會如何演進誰都說不好,就算知道現有產品是在自欺欺人,各廠商也都需要不斷的嘗試,以免戰略失誤導致市場流失。此外,智能家居代表未來的市場方向,大牌廠商若不在這個領域有所舉措,會在資本市場失去想象空間,會被輿論認為能力不足開始走下坡路,企業對未知的未來很恐懼,所以硬著頭皮也要撐著繼續做智能家居,即便不被業界看好,那也刷出了存在感,至于未來生死,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責任編輯/鄭希】
王利陽供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稿件,作者微信公眾號:科技不吐不快(tucaokeji)
來源: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