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一則會議紀要引爆2萬億賽道!巨頭瘋狂擴產,第三輪上漲將來臨?

    鋰價的上漲苗頭又在蠢蠢欲動。日前,一則關于鋰漲價的會議紀要引爆了A股的鋰礦與鹽湖提鋰板塊,板塊內的個股狂掀漲停潮,截至目前,鋰礦與鹽湖提鋰板塊的總市值合計超過2萬億元。

    國泰君安有色團隊在一份電話會議紀要中表示,從本周到11月下旬,鋰價將迎來第三輪漲價,四季度到年前備貨將成為鋰價迎來第三次上漲的催化劑,本周明顯感覺廠家的采購情緒加重,詢價頻次增加,到春節前甚至12月底,電池級碳酸鋰價格或達到25萬元/噸。

    鋰資源供需緊張的大背景是,2021年以來,全球動力電池巨頭們掀起了一輪史無前例的動力電池擴產潮,瘋搶市場份額。11月17日,鋰電巨頭中航鋰電宣布,到2025年,中航鋰電到的產能規劃將超過500GWh,相比市場預期上調幅度超過80%。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中航鋰電、億緯鋰能、國軒高科等動力電池企業規劃的新增產能已經超過1000GWh。

    一份紀要引爆2萬億賽道

    日前,國泰君安有色團隊的一份會議紀要在市場瘋傳,國泰君安認為,從本周到11月下旬,鋰價將迎來第三輪漲價,四季度到年前備貨將成為鋰價迎來第三次上漲的催化劑,本周明顯感覺廠家的采購情緒加重,詢價頻次增加。

    鋰價的核心仍然是供需關系,國泰君安指出,今年四季度鋰鹽的供應暫無增量,且青海鹽湖供給下滑,而正極材料企業需求繼續增加,庫存方面,下游正極材料企業庫存多在半個月,春節前會有提前備貨需求。

    國泰君安有色團隊認為,到春節前甚至12月底,電池級碳酸鋰價格或達到25萬元/噸,2022年鋰鹽價格或繼續上行。他們了解到,青海某鋰鹽大廠最近的出廠價已經開始上漲。

    這一輪漲價或許不僅僅是四季度,國君有色認為,2022年鋰行業的緊張程度一定高于2021年,2022年鋰供給增長33%-35%,但下游正極、電池普遍排產規劃翻倍,供給增量可以由需求完全覆蓋,在基本面供需短缺的堅實格局下,看好鋰現貨價格或將延續到2022年和2023年,,中長期看高上不封頂。

    另外,據央視報道,年初以來碳酸鋰價格漲幅已經超過230%。據SMM數據,截止11月17日,碳酸鋰(99.5%電池級/國產) 均價已達197500元/噸,正在逼近20萬元/噸。

    正是受益于鋰價的持續暴漲,鋰資源板塊成為了2021年最熱門的賽道之一,以鹽湖提鋰板塊為例,板塊指數上漲逾70%,個股的漲勢更為驚人,截止11月19日收盤,西藏礦業年內累計漲幅已超過334%,藏格控股、西藏城投的累計漲幅也都超過230%,鹽湖股份、西藏珠峰、天齊鋰業等鋰礦股的漲幅也非常驚人。

    國君有色認為,前段時間,大部分鋰礦股的股價從高點回調30%-40%,但結合行業供需基本面、板塊明年估值,對于鋰板塊不必悲觀,春節前鋰價的第三波上漲,將是鋰板塊的催化劑。

    鋰電巨頭瘋狂擴產

    鋰資源供需緊張的大背景是,2021年以來,全球動力電池巨頭們掀起了一輪史無前例的動力電池擴產潮,瘋搶市場份額。

    11月17日,中航鋰電董事長劉靜瑜宣布,到2025年,中航鋰電到的產能規劃將超過500GWh,并預計在2030年實現1000 GWh的產能。據中金公司上周的報告預計,2025年中航鋰電年產能將達到275GWh,相較之下,中航鋰電最新的規劃產能,比市場預期上調了超80%。

    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1-10月,中航鋰電的動力電池裝機量達到6.42GWh,躋身全國第三位,僅次于寧德時代、比亞迪,成為了最大的黑馬。

    11月以來,寧德時代、億緯鋰能也相繼拋出了動力電池的擴產項目,寧德時代豪擲150億元在貴州、廈門兩地擴產;億緯鋰能緊隨其后,上調荊州項目目標產能,總投資額高達305.21億元。

    另外,比亞迪也不甘示弱,11月1日,比亞迪宣布,在港股發行5000萬股H股,將融資138億港元。同時,比亞迪在公告中指出,將持續加大動力電池的產能布局,推動中國動力電池向全球汽車廠商的輸出。

    其他一二線鋰電玩家也在大肆擴產,贛鋒鋰電計劃投資84億元,在江西、重慶兩地建設年產15GWh新型鋰電池項目;目前產能為28GWh的國軒高科,則將此前2025年的100GWh產能目標上調整為300GWh。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中航鋰電、億緯鋰能、國軒高科等動力電池企業規劃的新增產能已經超過1000GWh。根據國泰君安有色團隊調研,2022年所有動力電池廠、正極材料廠排產規劃基本翻倍。

    面對這場新能源大潮,國際動力電池巨頭顯然不愿意讓中國獨占鰲頭。其中,韓國動力電池巨頭LG化學、SK創新、三星SDI都拋出了巨額的擴產計劃。

    銀河證券指出,全球新能源車邁入新增長階段,動力電池迎來二次擴產潮,預計到2025年全球主要動力電池廠產能較2020年底增加約1400Gwh,年均新增280Gwh,對應2021-2025年全球鋰電設備年均市場規模300-40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40%。

    全球新能源大潮之下,上游的鋰資源等領域的景氣度大概率將繼續保持,業績增長確定性仍非常高。

    鋰礦爭奪戰打響

    面對新能源時代的紅利,最上游的鋰資源巨頭們也開始加速鋰礦的開采,甚至為了鋰礦搶得不可開交。

    近日,全球最大的錳、鎳、礦砂、高性能合金生產商Eramet(法國埃赫曼集團)發布公告稱,將攜手中國青山實業,重新啟動阿根廷鹽湖提鋰工廠的建設。

    資料顯示,埃赫曼集團通過子公司全資控股位于阿根廷薩爾塔省的Centenario-Ratones鹽湖,其總面積約500平方公里,目前探明儲量110萬噸碳酸鋰當量、資源量近1000萬噸碳酸鋰當量,平均鋰濃度近400mg/L。

    五礦證券認為,埃赫曼集團加快轉型清潔能源金屬的里程碑,這是歐洲鋰資源戰略布局的一大步。歐洲作為全球主要的新能源汽車終端市場之一,目前鋰資源需要全部外購,Centenario-Ratones將成為歐洲企業運營的第一個大型鋰資源項目,投產后緩解歐洲的“鋰資源焦慮”。

    另外,國內鋰礦巨頭的擴產進程也在加速。11月16日,西藏珠峰與阿根廷共和國薩爾塔省政府正式簽署了《薩爾塔省鹽湖資源工業化開發項目投資協議》,標志著公司在阿根廷規劃總投資額1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8億元)的2個鹽湖開發項目正式啟動。

    根據此次簽署的投資協議約定,西藏珠峰及下屬公司將在薩爾塔省的安赫萊斯鹽湖建設年產5萬噸碳酸鋰產品的產能,并計劃投資不少于10億美元,在阿里扎羅鹽湖建設年產5-10萬噸規模碳酸鋰產品產能。

    當前的格局下,誰手握鋰礦資源,誰就掌握了未來。A股的兩大巨頭:寧德時代與贛鋒鋰業在海外鋰礦項目上搶得非常激烈。11月1日,加拿大鋰業公司美洲鋰業宣布,將以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5.5億元)的價格收購千禧鋰業。而就在一個月前,寧德時代剛剛從贛鋒鋰業手中搶到了千禧鋰業的收購權,價格為19.4億元。如今,美洲鋰業以更高的收購價再次搶走,而美洲鋰業的大股東正是贛鋒鋰業。

    盡管鋰礦供應在不斷增加,但仍然滿足不了下游旺盛的需求。光大證券認為,2022年全球鋰資源供需缺口約3.4萬噸LCE(碳酸鋰當量),到2023年,全球范圍內有大量新增礦石和鹽湖項目投產,供需缺口有所收斂。未來五年鋰資源供給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30%低于需求側的34%,因而鋰價仍有上行空間。【責任編輯/周末】

    來源:證券時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一則會議紀要引爆2萬億賽道!巨頭瘋狂擴產,第三輪上漲將來臨?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