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這20句常常被海爾集團CEO張瑞敏掛在嘴邊的管理經驗,到底有什么高深之處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者按】管理大師德魯克曾說過,平庸的公司天天都在做決策,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中,德魯克回答了什么才是真正高效的公司。海爾集團CEO張瑞敏是德魯克的“粉絲”,他從最初對這位大師的質疑,到最后茅塞頓開,深深地被吸引,是什么原因讓他如此推崇德魯克呢?德魯克的哪些觀點觸動了張瑞敏?本文搜羅了近年來張瑞敏受訪或演講談話中的推崇德魯克管理的主要內容。


    張瑞敏在為機械工業出版社再版《卓有成效的管理者》(The Effective Executive)作序時這樣寫道:

    開始我想,一個外國人既不熟悉中國文化,又不了解中國企業,他所念的“管理經”能有多大用處?但出乎意料的是,我很快就被這本書深深地吸引住了。因為書中沒有晦澀深奧難懂的理論,有的只是來自現實生活中的案例,詮釋的卻是鮮活的思想。德魯克先生就像是你的一位同事,雖然與你面對相同的事實,卻從不同的視角說出了你不曾想、更不曾想到的新理念。

    由此我也成了德魯克迷,到處搜集他的著作。讀他的書是一種享受,因為常常使人有茅塞頓開之感。

    以下20句話是張瑞敏經常會引用的:

    1.由于企業是社會的一分子,因此企業的目的也必須在社會之中。關于企業的目的,只有一個正確而有效的定義:創造顧客。……由于任何企業的目的是創造顧客,任何企業都有兩個基本功能,而且也只有這兩個基本功能:營銷和創新。這兩個功能是具有企業家精神的功能。

    2.企業家從事創新,而創新是展現企業家精神的特殊手段。創新活動賦予資源一種新的能力,使它能創造財富。事實上,創新活動本身就創造了資源。人類在發現自然界中某種物質的用途,并賦予它經濟價值之前,“資源”這種東西是根本不存在的。

    3.對于管理人員來說,要獲得這些(有意義的外部)信息,最終只有一個辦法:親自走出去。無論報告寫得多么好,無論支持這些報告的經濟或金融理論多么合理,親身和直接的觀察體驗是任何其他的方法都無法替代的,而且需要真正地走出去觀察。

    4.充分發揮人的長處,才是組織存在的惟一目的。要知道任何人都必定有很多缺點和短處,而缺點和短處幾乎是不可能改變的。但是我們卻可以設法使其不發生作用。管理者的任務,就是要充分運用每一個人的長處,共同完成任務。……只有“讓平凡人都能做出不平凡的事”的組織,才是好的組織。

    5.觀念的改變并未改變事實本身,而是改變了它們的含義。

    6.管理是一種實踐,其本質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驗證不在于邏輯,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權威就是成就。

    7.在擔任管理職位的人中,真正卓有成效者,殊不多見。一般來說,管理者普遍才智較高、想象力豐富,并且具有較高的知識水準。但是,一個人的有效性,與他的智力、想象力或知識之間幾乎沒有太大的關聯。有才能的人往往最為無效,因為他們沒有認識到才能本身并不是成果。他們也不知道,一個人的才能,只有通過有條理、有系統的工作,才有可能產生效益。

    8.在絕大多數企業中,管理者都是最珍貴的資源,而且是貶值最快、最需要持續予以補充的一種資源。建立一支管理隊伍需要多年的時間,但由于管理不當等原因卻可以在很短的時間里垮臺。

    9.創新并不是電光火石剎那之間的靈感,它是艱苦卓絕的工作。同時,這種工作應該成為企業的各個部門和各級管理人員經常性工作的內容。

    10.如果一個工廠常是高潮迭現,在參觀者看來大家忙得不可開交,就必是管理不善。管理好的工廠,總是單調無味,沒有任何刺激動人的事情。那是因為凡是可能發生的危機都早已預見,且已將解決辦法變成例行工作了。同理,一個管理上了軌道的組織,常常是一個令人覺得索然無味的組織。在這樣的組織里,所謂“引人注目”的事情大概是為了未來做決策,而不是轟轟烈烈地處理過去的問題。

    11.然而,利潤率并不是工商企業和其活動的目的,而只是其中的一個限制因素。利潤并不是企業行為和企業決策的解釋、原因或其合理性的依據,而是對其有效性的一種考驗。

    12.互聯網消除了距離,那正是它的影響。

    13.今天的公司并不怎么管員工的職業發展;實際上,知識工作者必須成為自己的首席執行官。

    14.我們無法左右變革,只能走在變革的前面。……至今大家都已經接受了“變革不可避免”的事實。但是談到變革,仍然不免有如談到“死亡和繳稅”的意味,能拖延則拖延,沒有人會熱烈地張開雙臂去擁抱。

    15.管理的特殊功能就是通過協調組織的資源為組織之外創造成果。

    16.最重要的是,創新不同于發明。創新是一種經濟上的術語,而不是工藝技術上的術語。非工藝技術的創新——社會創新或經濟創新——同工藝技術的創新至少是同樣重要的。

    17.顧客購買并認為有價值的,絕不是一件產品,而始終是效用,即一件產品或一項服務可以為顧客做什么……顧客購買的從來就不是產品本身。按定義來說,顧客購買的是一種需求的滿足。

    18.努力創造未來是要冒很大風險的。然而,它的風險比被動地接受未來小得多。

    19.一個重視貢獻的人,一個注意對成果負責的人,即使他位卑職小,也應該算是“高層管理人員”,因為他能對整個機構的經營績效負責。

    20.要“出新”,必從“推陳”著手。任何一個組織,都不缺乏新的創意。所以,嚴格說來,我們的問題不是缺乏“創意”,所缺乏的只是創意的執行。人人都在為昨天的任務而忙碌。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后】有些管理者常常抱怨,不知道用戶的痛點在哪,其實,獲得這些信息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親自到用戶中去調查,把自己當成用戶一樣去感受產品,想用戶所想,給用戶所需。管理本身就是一種門實踐,無論報告做的多漂亮,理論知識多豐富,都無法替代你親身的觀察和體驗。【責任編輯/鄭希】

    來源:海爾模式交流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這20句常常被海爾集團CEO張瑞敏掛在嘴邊的管理經驗,到底有什么高深之處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