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獨家觀察】在乘坐電梯去騰訊“云+計劃”發布會會場時,記者聽到同行的兩個媒體同行談論道,“上午是阿里云的活動,緊接著下午就是騰訊云,真是頻繁”。這也從一個側面顯示出了目前云計算市場的競爭激烈。在個人用戶市場爭奪多年后,目前國內最大的互聯網企業,已經將目光挪到了創投和企業級市場上,開始了另一場豪賭。
騰訊云“云+計劃”發布會現場
云市場如火如荼,作為這個領域的主要玩家,騰訊此次試圖另辟蹊徑。據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湯道生介紹,“云+計劃”要“+”的是合作伙伴,騰訊云希望與投資機構等合作伙伴合作,給早期創業者提供免費云服務扶持;騰訊云希望與集成商等合作伙伴合作,滿足政企市場的個性化需求。按照這一計劃,騰訊云推出“云+眾創”計劃、“云+集成商”計劃,未來還會推出更多計劃內容。
因此,在此次發布會上,騰訊與真格基金、創新工場、深創投、凱鵬華盈共同發布了“云+眾創”計劃。創業者可以通過加入“云+眾創”計劃的眾創空間、投資機構、孵化器、園區、媒體的推薦加入計劃。騰訊云在此計劃中將提供1億元扶持資金,為創業者提供兩年的扶持周期,單個創業者最高可獲百萬扶持。
“畢竟移動互聯網創業是目前最熱的領域”,一位來參會的媒體人說,這些尚在成長中的企業,與前些年的PC端的創業企業不同的是,他們自己不會搭建IT架構,因此往往就會選擇像BAT的云產品,“騰訊除了提供云服務支持以外,現在又提供創業扶持,是要為創業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
據騰訊云的調查,創業者往往在使用一年的云扶持后,才會有較強的付費意愿和能力,大多數創業者需要一到兩年的云扶持。但云服務市場提供的云扶持周期和資源,還無法完全覆蓋創業者在A輪融資前的需求。針對這一需求,騰訊提供的兩年云扶持計劃,也被稱為是截至目前,云計算領域對創業者扶持周期最長的計劃。據悉,在1億元扶持資金中,包括7500萬的云扶持資金,以及2500萬應用寶流量。云扶持的資源包括服務器、數據庫、帶寬、CDN等服務,而前50名通過“云+眾創”計劃進入騰飛期的創業者,則可獲得50萬應用寶流量。
“云+計劃”推出恰逢其時。自從馬化騰所倡議的“互聯網+”獲總理背書并上升為國家戰略后,今年各行各業熱烈探索“互聯網+”,同時也面臨不少困難和困惑。馬化騰曾經說過,“互聯網+”是一種能力,而正是這種信息能源促進了傳統行業和互聯網不斷的融合發展。我們今天看到“互聯網+”的發展與大數據、云計算是密不可分的。那么除了創業者以外,云計算最大的存量市場,當屬眾多的線下企業。那么,騰訊又是如何針對他們的呢?
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云負責人邱躍鵬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記者在會上了解到,按照“云+計劃”的整體規劃,接下來騰訊也將針對政企用戶推出相應的云服務策略。政企用戶在使用IT服務的過程中,面臨軟硬件環節多、管理的服務商多,IT成本居高不下等一系列問題。與互聯網公司相比,政企用戶的技術基礎較薄弱。在“互聯網+”環境下需要開放面向互聯網用戶的業務,面臨的IT環境更復雜和多樣化。這時候政企用戶對IT服務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僅希望獲取更個性化的服務,還希望獲得從頂層應用服務到底層技術設施的一體化服務。
因此,如何與合作伙伴一起深度整合落地服務,就成為了“云+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會上,騰訊云也希望聯合應用服務集成商、數據服務提供商、硬件服務提供商、咨詢服務提供商共同服務政企市場,共同打造“互聯網+”的云生態圈。據記者所知,在本月初,騰訊云已與華三通信、北明軟件、Infosys等合作伙伴簽約,將共同建設政企行業市場。
“在系統服務商、ISV等合作伙伴的選擇上,我們也沒有太多的標準,只要與我們的目標相同,我們就可以一起合作”,騰訊副總裁、騰訊云負責人邱躍鵬對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記者說。
“騰訊這次搞得很大”,上述媒體人士認為,通過“云+計劃”,未來會出現一大批云服務企業。而騰訊云將合作伙伴連接在云計算平臺上,打造出云生態產業圈后,在“互聯網+政務”、“互聯網+民生”以及“互聯網+產業”等這些行業中,都會對競爭者產生很大的影響。【責任編輯/劉佳慶】
來源: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