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者按】褚橙已經不再是一個簡單的橙子,而是一個能傳遞正能量、引發共鳴的“勵志橙”。昔日“亞洲煙王”、“改革十大風云人物”,在古稀之年以帶罪之身二次創業從“煙王”變“橙王”,褚時健背后還有哪些故事?褚橙莊園的匠神是如何煉成的?近日,褚老夫婦與近30位企業家就堅持、用人、活著等12個話題做了深入的交流。
褚時健(正和島首席攝影師黃慶軍攝)
他,傳統企業的爆品王,造酒、制糖、產煙,種橙子,干什么都是最好的。
他,影響企業家的企業家,他的故事和創業精神,深深影響了中國企業界包括柳傳志、王石等一些大佬,以及無數要為明天而奮斗的年輕人。
褚時健,這個曾被報告文學形容為像太陽一樣燦爛的男人,淡然外表下的內心,似乎沒有一個人能觸碰到。觀其容,聽其語,你也許讀不出跌宕起伏的人生,看不到在老人溫暖笑容中刻下的滄桑,但一定不會忽略那親自鑄就了紅塔山與褚橙傳奇的雙手。
當劉東華老師問“褚老,你希望留給自己的墓志銘是什么?”的時候,屬兔的褚老緩慢而堅定地回答了五個字:褚時健,屬牛。
關于堅持:只想贏,不想輸
毋庸置疑,75歲開始種植冰糖橙的褚老一定會遇到很多困難。比如,剛開始時因為有段時間溫州柑在市場上很受歡迎,褚老便決定砍掉一部分冰糖橙(5萬株)用來嫁接溫州柑,誰知2年后冰糖橙的價格回升,褚老果斷又將溫州柑砍掉,重新培養冰糖橙,而這期間馬靜芬老師竟然渾然不知,直至溫州柑被伐。
黃鐵鷹(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教授,找同行網創始人):您75歲種橙,這么多困難,一會兒種冰糖橙,一會兒種溫州柑,那么多貨怎么賣掉,是什么讓您一只堅持沒有放棄?
褚時健:我從小養成的習慣,認定了要干的事,只想贏,不想輸。這些困難有些是原來想到的,有些是沒有想到的,但我相信我能克服它,很多年以來,不管干大企業還是小企業,不管干哪個行當,都會遇到不同的困難,這些困難到最后還是解決了。
所以,人的信心很重要。如果我們接二連三地干不成事,那就沒有信心了。
我在74、75歲時怎么想起來搞這個苦差事(種植褚橙),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因為我們的處境,我的生活來源沒有辦法(保障),我只有一條出路,必須要搞成功。
馬靜芬:剛回來時(剛剛出獄的時候)大家都可憐我們,新米上了送米來,殺豬了送肉來。現在科學發達了,醫學發達了,我們可能活得很長,以后你們把我們忘了怎么辦?所以必須要做事。說半天,搞橙子是為了生活。第二個小重孫女剛出世,抱到我手上時我就說,如果沒有褚橙莊園,沒有這個冰糖橙的話,你到不了這個家,怎么可能養得起?
褚時健:我從小就閑不住,爬高上低的,我這個房子一天上去八回,下去八回,時間還打發不了,總得有點事情做。
馬靜芬:別的他能搞什么?當時他是保外就醫,不能再搞煙賣,房地產就更不可能了,搞農業都還有人說(閑話)。當時搞農業不像現在這樣,是最苦的一個差事,我們承擔下來了。在昆明的年貨街,我想寫一個“褚時健種的冰糖橙”,他都不讓寫,后來我偷偷寫出去,沒讓他知道,一個大橫標“褚時健種的冰糖橙”,掛在我們那個年貨街的門市上,人家一看,那買點買點,這樣局面就打開了。當時還是我們祖孫兩人去站柜臺。
褚時健夫人馬靜芬:“我已經被鍛煉成鋼筋鐵骨了”
黃鐵鷹:在砍冰糖橙,種溫州柑的這個反復過程中,有沒有想過,算了不干了,休息休息?
馬靜芬:不敢想,休息吃什么?這些不做,要干什么去?
褚時健:(直擺手)從來沒想過。
黃鐵鷹:老兩口晚上睡覺時就沒想過,到時候要是賣不掉,錢全砸在這土地上咋辦?
馬靜芬:那倒沒有商量過,他說那么多怎么賣?我說只要你種的是最好吃的,你種多少我賣多少。(掌聲)
其實,當時最大的問題是病蟲害,不知道因為什么問題橙子就爛了,一車一車的往外倒,很著急。橙子賣不出去時,大營街的任新民書記就過來幫我們,有多少買多少,我說降點價,他說不要。他當時經濟情況很好,全部都拉走了,一是發給他的村民,村民家里都堆起來了,堆多了村民也抱怨說,我們也得出去賣,發不了怎么辦呢?他就往老年協會、敬老院、殘疾人協會等地方送。
我們拿到錢就可以繼續投資,我們的生活也很緊張,不敢亂吃亂用。就是今年也很緊張,規模擴大了,十月份要賣橙,錢還沒收回來,家里原來的錢都投進去了。今年期待橙子都能賣出去,整個擴大規模的錢就夠用了,就是十月份緊張一點,正好是要賣果拿不到錢的時候。我說要不就讓買果的人先給點錢,他也說不好,不要這樣做。我就說是預售嘛,他也不讓。
關于賺錢:錢是內行人賺的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教授,找同行網創始人黃鐵鷹
黃鐵鷹:我們這里好幾個準備投資農業,已經投資的,對這些新農人提供什么建議?
褚時健:搞農業投資,跟在城里搞商業和工業不同,商業、工業不管怎么說都有已經熟悉的規律,但搞農業,天決定的有一半多。農村投資要把一些基本的條件搞清楚,它不像搞工業和商業這些大規模的都有一個可行性報告,搞農業的手下團隊起碼要懂個七八成。像隔壁這個果園(2000多畝的地)就沒有搞清楚,他只是看到老褚家的30多萬棵樹,一年的毛收入就有一億多,賺七八千萬,然后大家都來了,已經投了4000多萬,兩年基本沒有收入,4000萬花完了,政府補助也花完了,沒有辦法,給農民工資也發不出來,化肥也買不起了,他這樣明擺著要垮臺了,太盲目。
在農村投資搞農業會碰到很多新問題,跟城里的這些生意是完全不一樣的,在農村,氣侯條件很重要,該下雨的不下雨會影響你,有很多東西你不懂也會影響到你。
黃鐵鷹:錢是行內人賺的。
褚時健:對,我們今天可以說對這個規律已經爛熟了。總的來說不懂行總要吃虧,吃虧也可以買得教訓。
黃鐵鷹:我現在再給你介紹一位,他是我們中國種茶油樹的老大,原來做化工的,后來把錢投到家鄉,現在投了兩個億了,最多的時候把太太的私房錢都押上去了,到今年的時候才看到希望,種了八年了。
周新平(湖南大三湘茶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正和島島鄰):我們前三年賠了一千多萬也曾動搖過。
褚時健:三年不算賠,是投資的過程,你非得拿出錢來,資本金要夠,你們資金多但規模大,開支也大,得想辦法讓它先結果,結果之后才能做油,做油之后才能賣錢,可能氣溫是研究過的,土壤是研究過的,品種要選擇,有的地方適合種這種品種,所以你得選對品種,品種選對了,會結果結得很好。種錯了的話很麻煩,因為茶油樹一種就是六年。
我曾經有一段時間有研究過茶油,種完橙子之后曾經想過,但是這個油茶也有很多新問題,研究后發現它的結果期太長。
周新平:油茶要五年才能掛果,八年才能到豐產期。
褚時健:對,五年結果都達不到收支平衡,六年、七年才能賺錢。
周新平:要第七年才能賺錢。
褚時健:你投資的時候就得考慮了你有多少錢才能投,生產周期長,但是結果以后倒是成本很快就能回來。
周新平:你的灌溉系統花多少錢?
褚時健:當時這一片我們花了一千七八百萬,現在是3500畝,今年馬上要種的還有將近2000畝,那總共就五六千畝,我們總共花兩千萬塊。水是非常重要的,橙子主要就是不能缺水,一個星期要澆一次水,特別是高溫,如果連續缺水,吃了會卡牙縫。去年加了一條管子就三百萬,今年就不會愁用水了,這個水塘到現在還是滿滿的。
關于產品:任何商品要長久銷售,質量要過硬
關于做產品,很多企業都很疑惑:要怎么做產品才能讓用戶喜歡?怎樣做才能把用戶留住?從做糖,到做煙,再到做橙,褚時健都可以說是行業中的佼佼者,每一樣產品都可以說做到了極致,這其中有著怎樣的殺手锏?
褚時健:品質要過硬。我以前在煙廠干的事,全國都知道。煙廠繳稅率曾經排到全國第二。當時全國有180家左右的煙廠,我任職的那家當時還是一個不知名的小煙廠,后來利潤做到占全國煙草的70%,靠的就是品質過硬。
馬靜芬:當時那個煙廠根本就沒有名氣,院里堆滿了擠壓的賣不掉的煙。
褚時健:我在很多大企業做過,最深刻的一點認識就是,任何商品要長久銷售,質量要過硬,要合他的口味。
以前很多人聽說過冰糖橙但是很少買,我們在這12年間把這個認知給掰過來了。廣西和湖南有很多冰糖橙,到了昆明后10塊錢4斤質量都不好,后來我們每年都去提高橙子的質量,最后得到很多人的認可。這十幾年在產量和效益之外,我們最大的精力都在搞質量。
我以前在煙廠干的事,全國都知道。煙廠繳稅率曾經排到全國第二。當時全國有180家左右的煙廠,我任職的玉溪卷煙廠當時還是一個不知名的小煙廠,后來利潤做到占全國煙草的70%。以前那個煙做的久勝不衰,主要還是靠質量。
關于管理:只管大事
褚時健人生中的6個重要節點:51歲——1979年,玉溪卷煙廠廠長;62歲——1990年,被授予全國優秀企業家;66歲——1994年,當選十大改革風云人物;71歲——1999年,被判處無期徒刑;74歲——2002年,獲準保外就醫;84歲——2012年,種橙十載,褚橙進京。
領導的影響力來自哪里?說一千道一萬,無非兩個字:“權”與“威”。在很多人看來,領導的藝術就是“恩威并施”,如何能讓員工既愛又怕。那么,在傳奇老人褚時健看來,一個成功的管理者,究竟是什么樣子的呢?
褚時健:我做事的習慣是,凡是經我的手做的事情,我只管大事。這個大事決定了我干這行能不能成功,其他的那些雞毛蒜皮的事情我就不管了。以前我有四五個副廠長,我給他們的權力非常大,每人管一塊,四五個億美金的投資我就讓他們簽了。要委托書的話就給他們寫一份,我就畫一個框框在這兒,讓他照著辦,有什么錯誤我來承擔。
在以前經濟剛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瞎指揮,我做那個小煙廠的時候,有13個黨委委員,每天早上8點所有黨委委員都要集中開會,討論的都是雞毛蒜皮的事:這家打架了,那家豬肉不夠吃了等等。管得了那么多嗎?所以那些雞毛蒜皮的事就不要管了,有很多事情比這重要的多。
黃鐵鷹:那時候就能把四五個億美元的事情交出去?
褚時健:對,我那時候就是這樣,比如說我有一個工程,土建的授權我都給出去了,他們做我都有信心的,不會出大事,總的要求給他說清楚了,大事情上不犯錯。
黃鐵鷹:那你有沒有選錯人、選走眼的時候?
褚時健:有,肯定有。很多不了解我的人都覺得我在工作中比較霸道,其實當時我的目的就是要讓玉溪卷煙廠成功,成為全國最好,做到很多指標跟全國水平差不多。
大的錯誤我是不會給他機會的。原來我們煙廠是黨委、工廠、行政和工會,三權分立的,這樣的情況下,黨委書記就沒有辦法。我一個人忙不過來,當時的黨委系統有很厚的一沓文件,我也不能隨便簽字說我都看過了,我就找別人來當黨委書記,但這個人一來就胡鬧,到差不多的時候,他就通過活動想當廠長,省長、副省長、書記他都去活動,在這種情況下,我就說他是破壞玉溪卷煙廠的形象。后來報告到省里,就把那個黨委書記趕走了。還有另外一個廠長,也是類似這樣的情況,所以人家都認為我很霸道。
黃鐵鷹:那你是真的霸道。
褚時健:但我是為玉溪卷煙廠。
如何“讓人跳起來干活”:絕不讓農民吃虧
學員聚精會神聽褚老夫婦做分享
褚時健:跟農民打交道,我們也有不一樣的辦法,首先一個基本點就是,對資源的分配不能虧待農民。我們每年的利潤在長,農民的收入也在長,到今天周邊不管是任何一家,他給農民的報酬到不了十萬塊,但今年我們超過60%、70%的農民,每戶農民的兩個勞動力收入就到十萬了。他們生活需要的,比如說洗澡的問題,我們都解決了,我們裝了太陽能,專門在管網上鋪了農民的飲用水線,這些事情都會讓他們覺得這個老人對得起他們。
黃鐵鷹:但剛開始起步條件沒那么好,那時候怎么弄?
褚時健:當時我們會根據他們的付出,給他們一個比周邊都稍好的報酬。當然,每年肯定是要跑很多人的,但我們始終覺得,中國農村的農民問題,就是土地產出率的問題,我們把土地產出率提高了,這個問題就好管了。
以前,很多人領完工資都去喝酒去了,現在不會,六點多吃完飯就到地里干活。我們那些樹今年比去年管理得更好,每棵樹除了要長果子,那些枝條之外,都剪光了,所以今年的話產率就會增高了。其實農民都懂了,要是像以前,他覺得他吃虧的話,他不會好好干,但現在他覺得他不吃虧,沒人催他也會好好干,我們這些作業長會跟農民打交道,給他們算這個帳,你回到家里的話一年拿四五千塊錢,在這能賺得多的多,日子能比周邊的人過得好。
如果不設法解決這個問題,是不行的。農民就算有時間,也不會跟你好好干,但是現在我們跟農民的利益是一致的。農民就會心甘情愿地去辛苦了。
我做事習慣去衡量,這個事情別人吃不吃虧,如果發現別人在吃虧,我會很快地糾正過來,首先要讓別人知道我是公正的,就算是收入低一點,別人能夠接受才行。
我們要懂得將心比心,要公平合理。跟農民打交道不要硬逼,不硬逼才能做得成。你要是硬逼很多地方農民想造反,所以我辦事隨時都是在對方的角度想一想,公不公平,公平了就好。事情要講公平,所以我在煙廠的時候,職工分配也是這樣。
黃鐵鷹:你有沒有碰到過刁民?有沒有碰到過你給他很公平的待遇,他還是鬧的?
褚時健:碰到這種情況的話,有90%的農民會幫我說話,說那些人沒有良心。
關于考驗:1萬噸到6萬噸,褚橙還能不能成功?
褚時健:現在我們面臨一個新的考驗,下一步褚橙能不能成功,褚橙能不能受得住大規模的考驗。我現在發展了五塊新地,很可能從一萬噸投到六萬噸,到六萬噸的時候,我的市場還行不行?現在已經過了十二三年了,別人賣不動我可以賣,最多是利潤少一點,但是回過頭來,再選一塊地方開發,我會注意它的基礎,這些基礎的地方我比誰都想得多、做得多。去年我們虧了,天旱水不夠,今年我們就把水的問題解決了,裝了一根每小時能引流200到250立方米的一個水源,這兩天我的水塘還是滿滿的。所以吃過虧,我就不會再吃了。
另外,這個果園成不成功,黃龍病的控制非常重要,我們才栽下去的小樹,都會配有專門管理黃龍病的系統,要是一旦感染黃龍病的話就完蛋了。廣東、廣西、江西的同行都來過,他們覺得最了不起的就是我這20、30萬顆樹,都整整齊齊的沒有被這個病害倒,他們有的7、8年就害死了,一顆樹的本錢還沒有掙回來呢。我現在的要求都是(這些樹能活)到30年,30年就得要特別嚴格地控制這個病,我們病情偵查的人員,但凡在任何地方見到一只木虱都會全面地采取措施。
黃鐵鷹:解決大規模的這個問題是最大的問題?
褚時健:達到5萬噸、6萬噸,產量我想是沒有問題的,關鍵還是質量。
關于妻子:用愛守護他的女人
褚時健的夫人馬靜芬老師,今年83歲,曾經得過很重的病,直腸癌,經歷很多困難的她不但幫助褚老走出了一條新的道路,還在耄耋之年,建造了一家很美的酒店。此次活動,有一位女企業家是特意過來看望馬靜芬老師的,馬靜芬老師對褚老的感情讓她特別感動,在她看來,馬靜芬老師用愛守護了褚老。
黃鐵鷹:新書(《褚橙你也學不會》)寫完以后,很多女性讀者有意見,說我只寫了褚老沒寫馬老師,說褚橙背后的成功至少有馬老師的一半,為什么不寫馬老師?
馬靜芬:沒有沒有,我不是企業家。
黃鐵鷹:我在寫完書之后才覺得,馬老師比我想象中的還厲害。去年十月份來的時候,這個酒店還是個空架子,現在已經成了一個服務很得體、飯菜很可口的現代化酒店,褚老,這里面的功勞主要不是您的吧?
褚時健:我都沒有插手。
黃鐵鷹:馬老師得過很重的病,而她一手把這個酒店做好了,不僅酒店做好了,而且你們知道么,褚橙銷售的初期全是馬老師在做。沒有像我們想象的那樣,(橙子)一種出來就馬上有人買。
馬靜芬:那時候很困難的,我們這里有兩個公司,他們也用褚橙的名義去賣,所以后來我們去賣的時候,還有人問我們是不是“高原王子”(另一家公司的所種植的冰糖橙),這是一個很大的困難。
我們最好的是什么呢?天助的好處。
我們租的這個地方以前是個農場,當時種甘蔗,也種一些冰糖橙,他管理不好、也賣不出去,后來就賣給了我們。我們接管以后,當年(冰糖橙)結果就比以前好。當時產量少,要是一產就是一千噸我們也沒法銷售。那個時候只有30噸。
褚時健:3000棵樹,40噸。
馬靜芬:數量少就沒有那么多的負擔。當時到處去求人家,好說話的就說買點買點,但也有一些廠子很氣人嘴上說好好好我買,但回來之后就沒信息了。
當時孫女還沒回來,我一個人在搞銷售。一開始上海我也去賣過,人家不要,說不好看肯定不好吃,后來一些年輕人推著車來買,肯定是買了去賣的,我帶了4噸吧,第二天全部賣光了。第二年我到杭州去賣,有小孩子要吃但媽媽說,不要不要,太難看了肯定不好吃。我就把一個冰糖橙切成好多片,一片還切成三塊讓大家品嘗,一個下午2噸就賣完了。
所以他著急的時候,我就說不用著急,看你種的好不好吃,好吃的話有多少我賣多少。
關于糊涂:一生只對妻兒
黃鐵鷹:有一本書里說你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認真,有些事情也是很糊涂的,都什么事情糊涂?
馬靜芬:我來回答,我是局外人。他糊涂的事情就是對孩子、對我,不過他現在醒了,我給你們說幾件事情。他就知道工作,對兩個孩子從不過問。
黃鐵鷹:他是不是對小孩的教育很糊涂?
馬靜芬:不是,不是,你聽我說。大女兒2歲多的時候,他被分到了畜牧場做副經理,那時候我們有一間房子可以住了,我就把我媽媽叫來了,她住了一個星期也住不慣,我們的房間在村里,是草和泥巴做的,她就走了。中間問過我一個問題,說別人都問她一個問題,說你這個孫女是不是褚時健的?就因為他從來不管孩子。我跟她說,他是農村的,可能不喜歡女兒。但后來老二是兒子,他還是不管,我就不好說了。
兒子長大會跑了的時候,他在糖廠當廠長,叫兒子跟他洗澡去,自己拿著毛巾肥皂走了,兒子在后面光著腳板跟他跑。洗澡要過好幾條溝,兒子掉溝里他都不知道,他只管往前走。到河邊他就轉過頭來看一眼兒子,說洗澡,自己就跳進去了也不管兒子,兒子都不知道自己怎么學會游泳的,所以我覺得他這一輩子就這點事情糊涂,那個時候我完全理解不了。
我生老二的時候,我就告訴他說快要生孩子了,怎么辦?他就說你生個孩子有什么了不起,人家農村里的都是背著背籮上山,砍完柴,生完孩子兜在衣兜里就回來了。
換作今天這樣的場合說起來我肯定是哭的,但現在想通了,有個形容不太恰當,就是說忠孝不能兩全,他忙工作就顧不了家庭,我只有吃苦了,我練成鋼鐵,這個是他在改造我,后來我慢慢的懂得了理解,才不恨他。現在他不糊涂了,他醒了,他不糊涂了。
關于贏家:受苦鍛煉出來的人
田歌(國家一級導演):我們的人生只有一次,不像種植,不行還可以再來,在您看來什么樣的人生才是贏家?
馬靜芬:按我來說,很長時間受苦鍛煉出來的人就可以是贏家。我這一輩子受了多少苦?我們結婚六十年,這樣走過來,他改造了我。我們是整天在一起,時間更多,他發現我的弱點更多,就改造得更多。家里出這么多事,我自己得癌癥,都對抗過來了,通過這些艱難的生活,我已經被鍛煉成鋼筋鐵骨了,所以這一次建這個房子不是簡單的事情,我做夢都沒有想過我自己會去建一個房子,但是他就把這個任務交給我了,徹底改造我。這個房子建成了,沒有垮掉。
住進這個房子的人都說還不錯,但有人也諷刺過我們的服務態度,這也沒辦法,我們的服務人員都是附近農村來的。有一天服務人員不夠,洗菜的老大娘都上來送菜了,人家就笑話說,始終是山莊,農村大娘都來服務了。我們做的不夠的地方還有很多,但我們在不斷的改進。
我能把事情做好都是他的關系,也有很多朋友來幫我。
黃鐵鷹:相對于褚老75歲做成褚橙,您85歲蓋酒店一點也不比他差。
馬靜芬:我是他的學生,沒有他我也不敢承擔,我總覺得有個能人在我后邊,沒辦法(解決)的事我就找他。
關于活著:還是想把事情辦好
黃鐵鷹:很多企業家人到中年的時候有一個問題,錢夠了,為什么還要這么辛苦干?活著到底是為什么?你們怎么想的?
馬靜芬:趕快做善事,他也是這么想的。果園剛剛搞得差不多的時候就說過,我們將來賺這么多錢干什么?他就說我們搞一個基金會,幫助那些念書有困難的孩子。
褚時健:還是想把事情辦好。我搞卷煙的時候,做到100億,我們中國煙草的干部們都問我,你原來說搞到50億就差不多了,對國家的貢獻已經很大了。
黃鐵鷹:搞到100億還這么大勁頭嗎?
褚時健:到時候我的目標又上去了,實際上我離開的時候,做到了218億。
黃鐵鷹:你就是沒有止境,停不下來。
褚時健:是,停不下來。
馬靜芬:現在他年紀那么大了,有時候腿都走不動,他說過多少次不搞了就搞這一點了,但是人家告訴他哪一邊又有一塊好的地的時候,他就又說去看看,一看好了又要干。
關于墓志銘:褚時健,屬牛
左起:馬靜芬、褚時健、黃鐵鷹、劉東華
劉東華(正和島創始人兼首席架構師):褚老、馬老師,如果給自己寫一個墓志銘,您會寫什么?
褚時健:褚時健,屬牛。
劉東華:武則天很牛,她知道后人對她的評說沒法說,所以她弄了一個無字碑,任由后人評說。馬老師,您呢?
馬靜芬:忍讓理解,可以嗎?
劉東華:這不是墓志銘,這是您的理念,或者是倡導的東西踐行的東西,但是墓志銘是這輩子,您做了一個什么樣的人,用一句話給自己下個定義。
馬靜芬:還沒有想好。我屬雞,雞跟牛在一起是很好的,但是他其實是屬兔的他不屬牛。
劉東華:人生屬牛。
馬靜芬:(褚時健)做人做事是屬牛的。
劉東華:真的屬牛,這句話就沒這么牛了。
賈林男(正和島執行總編):關于接班人的問題,您有沒有設計?
褚時健:正在考試,我的兒子、我的孫女、外孫女,一人搞一塊地獨立經營。
黃鐵鷹:賽馬不相馬,誰勝出了?
褚時健:那樣更好,4、5年后他們的答卷都出來了。
關于胸懷:很多事情不必深究
學員全家福
問:受到人生最大的苦難的時候,您有抱怨嗎?如果人生可以重來的話,您希望是哪一段?
褚時健:上次鳳凰衛視的楊錦麟來采訪我的時候問我,你一生坎坷,有什么事情是想不通的?我說現在來看,想不通的問題都沒有了,我心里壓著的東西都散開了。有的時候,我比誰都能想得通。
吃了虧以后回頭想,有些事情自己做的太粗了,但是我的性格不會圓滑。我粗是粗了點,我就是這樣一個處理問題的習慣,我決定的問題,錯了,我擔著。
黃鐵鷹:我看你們身體比誰都好,精神狀態比誰都好。
褚時健:人家說心寬體胖,我倒是不胖,但是身體是不錯的。很多事情是不必深究的。
劉東華:歷史已經寫定的事情就不要匆匆忙忙改寫它,先做事,做著做著很多事情自然就改了。我以前常說,褚老是失敗英雄、悲情英雄,但現在又重新登上了群山之巔,成為中國企業家精神的典型代表。
褚時健:胸懷太窄的話,你做事情就出不了力,你的力量就發不出來。
黃鐵鷹:你在文化大革命的時候也被斗過嗎?
褚時健:沒有被斗過,我是干活的。很多朋友都奇怪說,我們都被斗半死,但是你都沒有被斗過。因為我一直是在做事,在促生產。誰在上面都需要做事的。
(感謝天美(中國)科學儀器有限公司分析儀器總監張海榮將褚老的云南話翻譯成普通話。)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后】隨著褚橙日益火爆,也引來了有關生鮮、互聯網+顛覆傳統行業的說法。我們不可否認,出色的互聯網營銷和褚時健豐富的經歷和名氣,的確在背后對褚橙有很大的推動作用,但褚橙靠的不僅是互聯網這“一招鮮”,而是因地施肥、防治病蟲害、果農管理這些經驗的“招招鮮”,互聯網不能讓二流變一流,關鍵還在產品本身。【責任編輯/鄭希】
作者正和島,微信公眾號:zhenghedao
來源:正和島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