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小米汽車完成工商注冊 多個懸念待解

    自宣布造車以來,小米集團有關造車的消息備受市場關注。9月1日,小米集團通過官方微博宣布,已經完成小米汽車有限公司的工商注冊,注冊資金100億元,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擔任小米汽車的法定代表人。小米集團同時披露,小米汽車已經初步組建了300人規模的團隊。

    不過,截至發稿時,中國證券報記者尚未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到小米汽車的注冊信息,小米汽車究竟落戶何地,仍然有待披露。

    完成工商注冊

    9月1日上午,“小米公司發言人”微博宣布,小米汽車正式完成了工商注冊,公司名稱為“小米汽車有限公司”,注冊資金100億元人民幣,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出任法人代表。

    今年3月底,雷軍宣布小米參與造車,未來十年小米將投入100億美元造車,首期投資為100億元。雷軍自己將親自帶隊,“押上人生全部的聲譽”,為小米汽車而戰。

    五個月以來,小米汽車初步完成了團隊組建工作。小米集團披露,啟動造車以來收到了來自全球超過2萬份簡歷,目前精挑細選,組成了約300人的團隊。小米汽車團隊還進行了大量的用戶調研和產業鏈考察,調研訪談超2000次,拜訪并深度溝通交流十多家業內同行及合作伙伴,同時緊鑼密鼓地推進汽車的產品定義和團隊搭建。

    8月25日晚,小米集團在發布2021年二季度業績時宣布,將以總交易金額約7737萬美元收購自動駕駛技術公司深動科技。其中,2440萬美元將以現金償付,其余則發行代價股份支付。完成交易后,深動科技會成為小米全資附屬公司,將能夠充實小米汽車相關技術和人員的力量。

    公告介紹,深動科技是一家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專注于提供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的感知、定位、規劃及控制的算法,以及自動駕駛應用的全套軟體解決方案。2020年,深動科技稅后虧損1191.4萬元,截至2020年12月31日合并資產總額為1270萬元。

    小米集團總裁王翔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自動駕駛技術是智能電動車里最重要的技術,公司會借助收購深動科技加大對L4級別自動駕駛的研發投入。

    公開信息顯示,小米還投資了三家自動駕駛技術公司Momenta、縱目科技以及智行者,能夠實現L1/L2級別ADAS駕駛輔助功能和L3/L4高級別自動駕駛功能。

    尚屬早期階段

    不過,小米汽車究竟落戶何地,仍有待進一步披露。

    除了落地城市外,備受市場關注的還有小米汽車車型、合作的代工廠商等信息。據了解,在宣布造車前后,雷軍以及小米汽車團隊都進行了大量調研考察,每次合影流出,都會引發一次有關小米汽車代工廠的猜想。

    在最近一次傳出小米收購恒大汽車消息后,小米集團回應稱,截至目前小米集團的確接觸了來自各方面造車團隊進行交流洽談,但并未作出任何合作意向的決議。小米集團還表示,不再對市場傳言做任何回應,請一切以官方公告為準。

    王翔坦言,小米造車還處在早期階段,今年年底前的主要工作就是招募組建團隊;過去一直在調研評估小米汽車的落地地點、產品類型、工廠規模,這些是非常復雜的問題,會在適當的時機向大家報告進展。

    王翔強調,進入智能電動車產業是小米AIoT智能生態拓展的必然選擇。在造車上,小米也具有獨特優勢,包括豐富的軟硬件融合商業經驗,龐大的用戶基數和成熟的品牌渠道等。“在過去的11年里,我們在智能手機和AIoT等核心領域里進行了較大投入,這些都會幫助我們在智能電動汽車領域里穩健前行。”【責任編輯/李小可】

    來源:中國證券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小米汽車完成工商注冊 多個懸念待解
    小米汽車正式完成工商注冊,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親自出任法人代表
    最高年薪2000萬?雷軍要招500人壯大小米汽車自動駕駛部?
    爭奪小米汽車的暗戰已打響 哪地能贏得最終勝利?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