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漩渦中的微信“青少年模式”,早被對手指責,公益訴訟或面臨天價賠償

    騰訊控股(00700.HK)再一次遭到暴擊。

    8月6日晚,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檢察院發布公告,騰訊旗下微信的“青少年模式”不符合相關規定,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涉及公共利益。檢察院支持相關方提起民事公益訴訟。

    對此,騰訊微信團隊在官方微博回應,“我們將認真自檢自查微信青少年模式的功能,并且虛心接受用戶建議以及誠懇應對民事公益訴訟。”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早前,微信視頻號就曾被字節跳動的高管指出過有問題,“號稱已經擁有數億用戶的微信視頻號,是目前唯一一家沒有按要求上線‘未成年模式’的短視頻平臺。”

    “未成年模式”曾被指責

    檢察院發公告支持提起民事公益訴訟

    微信的“青少年模式”被指責早有端倪。

    在今年6月初,騰訊和字節跳動的高管隔空掀起“罵戰”。

    起因是騰訊副總裁、騰訊在線視頻業務群CEO孫忠懷公開表示,短視頻平臺的不少內容低智、低俗化,嚴重影響用戶心智,尤其是對心理尚未成熟的青少年造成了嚴重不良影響。

    “你喜歡‘豬食’,你看到的全都是‘豬食’,沒有別的。”雖然孫忠懷當時沒有點明短視頻平臺的名字,但大多數人默認其指的是字節跳動旗下的抖音。

    當時,字節跳動副總裁李亮回應稱,“這位(騰訊)高管可能并不知道,號稱已經擁有數億用戶的微信視頻號,是目前唯一一家沒有按要求上線‘未成年模式’的短視頻平臺。”

    一輪嘴炮過后,雙方都偃旗息鼓,但騰訊被點出來的麻煩沒有隨之結束。

    兩個月后,8月6日晚,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檢察院(下稱“檢察院”)發公告稱,騰訊旗下的微信產品“青少年模式”不符合相關規定,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涉及公共利益。

    “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提起民事公益訴訟,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提起訴訟的,人民檢察院可以支持起訴。”公告中稱。

    所謂的公益訴訟,是為了維護公共利益。北京云嘉律師事務所副主任趙占領告訴紅星資本局, “比如,某個主體的行為損害了一些個體的權益,那有關機關或組織就可以依法提起公益訴訟。”

    上海正策律師事務所律師董毅智告訴紅星資本局,“簡單來說,公益訴訟是為了維護普通民眾的權利,由相關方代表民眾或者組織民眾走相關司法程序,從而降低維權成本,以此來保護涉及其中的個體。”

    騰訊深夜回應

    未來可能面臨什么?會否賠償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檢察院的公告中提到:“(檢察院)現根據相關規定發出公告,請擬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的機關和社會組織在本公告發出30日內將有關情況書面反饋本院。”

    董毅智告訴紅星資本局,一般來說,民事公益訴訟可以分為兩種情形來討論。第一種,是由檢察院單獨起訴;第二種,是由一些保護未成年人的社會組織來提起訴訟,檢察院予以支持。

    從檢察院發布的公告來看,其目前正在對外征集擬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的機關和社會組織。

    “等30天期滿后,如果沒有其他機關或社會組織提起公益訴訟,檢察院可以直接提起公益訴訟。”趙占領稱,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如果檢察院發現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受到侵犯,相關組織和個人未代為提起訴訟,涉及公共利益的,人民檢察院有權向有關主體發出檢察建議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在檢察院的公告發出后,8月6日晚23點37分,騰訊微信團隊在官方微博進行了回應:

    “我們將認真自檢自查微信青少年模式的功能,并且虛心接受用戶建議以及誠懇應對民事公益訴訟。我們很重視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微信將積極承擔起保護和引導青少年的社會責任。”

    截圖自微博

    截圖自微博

    如果未來民事公益訴訟正式提起,且騰訊敗訴,那它面臨的可能是什么?

    董毅智告訴紅星資本局,這屬于民事訴訟,道歉、賠償等都是有可能的。

    “道歉是民事侵權后承擔責任的一種方式。至于經濟賠償,現在沒有標準,但不排除出現天價賠償的情況。如果有經濟賠償,這筆錢大概率是通過公益性的社會組織,落實到青少年這一群體上來。”董毅智說。

    青少年模式漏洞何在

    小孩可輕易避開,微信稱會優化

    截至今年3月31日,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躍賬戶數已達到12.42億,其中不乏未成年人使用。

    據騰訊微信團隊介紹,2020年10月,響應主管部門的倡議,微信主動上線了青少年模式,并一直在持續完善其能力。

    在該模式開啟后,家長能夠設置視頻號、公眾號、小程序等產品的開放范圍,且支持展示視頻號青少年專屬內容池,限制青少年用戶發起直播以及使用直播打賞,關閉小游戲、Q幣充值、信用卡等功能。

    而趙占領告訴紅星資本局,用戶開啟和退出微信“青少年模式”,使用的是對應微信號的登陸密碼,并非獨立的安全密碼。

    “一方面,是部分未成年用戶本就知道登錄密碼;另一方面,是他們可以利用‘忘記密碼+手機號驗證’等方式重設登錄密碼,輕松退出青少年模式。”趙占領說。

     截圖自微信

    截圖自微信

    8月7日,紅星資本局試驗發現,微信“青少年模式”的開啟和退出的確只需要登錄密碼,且可以通過上述方式重新設置密碼。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騰訊微信團隊8月6日晚在官方微博進行回應后,有網友也提出了上述“青少年模式”存在的問題,其回復稱,“收到,我們會持續優化產品能力。”

    “我們將借此機會廣泛收集用戶反饋,不斷完善對青少年的各項保護措施,并持續對青少年進行正向引導,與家長共同保護青少年的健康上網生活。”騰訊微信團隊說。【責任編輯/李小可】

    來源:紅星資本局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海淀檢察院為什么要對微信提起公益訴訟?
    漩渦中的微信“青少年模式”,早被對手指責,公益訴訟或面臨天價賠償
    微信:將自檢自查微信青少年模式,誠懇應對民事公益訴訟
    微信突然暫停新用戶注冊?團隊回應稱8月后恢復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