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者按】很多人都羨慕做VC,好似他們就是每天到處和創業者聊天,吃吃喝喝,以自己的眼光來評判團隊,但事實真的是這樣么?本文作者在投行工作多年,在他看來,VC做甲方的時候都是離成功最遠的時候,VC永遠都不是做不成別的事情的退路,或者是高大上的捷徑。其實做VC里面的學問還多著呢,從某種角度上說,VC的成長階段和創業者的成長階段是極為匹配的。
很多人誤解我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老油條,其實不是,我只是用過去積累的工作經驗來觀察風投這個行業,所以在入行很短的時間里就了解了它的發展路徑和能力層級,但實際上,我還在很初級的階段。
做成一件事并沒有統一的模板,也沒有上帝來告訴你到底怎樣做才是對的。所以當別人給你建議的時候,一定要深入思考,理解在特定的情況下,特定的人為什么能夠取得成功。
參見知乎專欄“怎么會有這么多想做VC的人?”
雖然我是吐槽黨,但其實我并不是說所有人都不適合做VC,而是說VC永遠不是做不成別的事情的退路,或者是高大上的捷徑。無論是投資還是創業,剛開始都不會容易。很多年輕人進入投資行業就是單純感興趣,好像VC就是到處聊天、評判團隊、跟其他VC的人吃吃飯、與各種企業家喝喝酒。但其實VC做甲方的時候都是離成功最遠的時候。
VC行業的特點是最關鍵的能力反而不是最開始需要的能力。創業講究的是毅力,是堅持,是絕地反擊,但VC這個行業靠的不是“一萬個小時”,靠的是果斷的判斷、高度的敏感、獨到的眼光、迅速的總結、高效的學習,有天賦靠運氣,沒天賦苦練也練不出來。而這又會使很多自認為有判斷力的人覺得天生我材必有用,其實判斷力是在你已經是成功人士之后才有用,作為普通人入行起步的時候根本不是靠眼光吃飯。最早期的時候,你從事的其實是服務行業,每天都要考慮如何把自己推銷給客戶(創業者、合伙人)。
真正要做到的是:每一個和你交談的人,尤其是那些被你拒絕的人,在結束談話時應該比原來更想跟你合作。而對于被投資的項目,要像秋風掃落葉一般迅速地滿足創業者的需求,同時又要像春天一樣溫暖他們的心。等到成為一位很好的服務業從業人士之后,才到學習“判斷”這件事的階段,最開始靠的并非悟性,而是要靠找到合適的人交流,找到所看領域最頂尖的幾個人,和他們交流,然后綜合他們的觀點形成自己的認知。積累一定程度之后,才是真正開始建立自己方法論的階段。再往后,則有更多要成長的內容。
從某種角度上說,VC的成長階段和創業者的成長階段是極為匹配的——
1、種子階段
創業者眼中能起到幫助的VC,一定需要有足夠的知識與經驗。在你剛開始構思創業想法時,這個投資人其實是你的顧問。他會告訴你,你的項目是否有意義,是否可以做到,是否由你來做?有些東西你想了半天,聽來有道理,但與實際有差距。所以審核這個案子的投資者一定要有相關的知識與經驗。如果Google、Facebook的創始人找到你,你也不太懂搜尋引擎,但他可以在整個產業架構中看到這個案子的價值所在,對創始人和你而言是雙贏?你作為VC,看了看,毫無想法,要你何用?
一般來說,創業者成立一家公司,做什么產品?找什么技術?找什么伙伴?打什么市場?這是現狀。很多人想事情是從現狀開始。而VC是這樣想——“我應該去滿足什么功能?提供什么功用和價值?”所以“現狀”反而是后面的事,“現狀”的前面是“功能”,你要滿足什么“功能”,才決定方向的正確與否。所以一個有經驗的VC他看你的創意,總不外乎這幾個原則。你是要滿足什么需求?這需求為何由你來做?其他目前在做的人是做的不好、不夠,還是能力不足?創業者的啟蒙階段是了解如何打動投資人,相應的,投資人的啟蒙階段是了解如何判斷項目。
2、原型階段
成立公司容易,但走到成功的終點很難。你覺得公司挺好,但投資人一進來看就不對了。你說產品要一年到一千萬用戶,你如何做到?你說要到美國上市,那你如何上市呢?你在產品成形時信心滿滿,有幾把刷子,但這只不過是從創業到上市中一萬步的第一步,接下來的路上可能需要一百把刷子。你所懂得的只是前面一、兩把刷子而已。
如果VC在這個階段投資進來就可以幫助你建立產品更完善、結構更嚴謹的發展路徑。這其中包括資本結構,并非你現在拿了一、二百萬美金就能撐到上市,這中間還有好幾個階段,VC在你每個階段都協助你得到更多資源,協助你的大業,幫助你在公司結構、業務發展等方面均能愈加完善。除了資金以外,還有其他方面的專業協助。當然,公司99%的價值在于團隊自己,但VC可以協助你創造更大價值。而投資人要學習的自然是如何操作資本、如何調整結構、如何簽署合同、如何提供資源、如何處理和創業者的關系等等。
3、成長階段
你有創意、技能、團隊、投資,但是怎樣在有限的時間里追逐無限的理想?完成無限的增長?“創業”就是每天創造價值,今天做的比昨天多,明天做的比今天多。你自己的資源一定有限,包括你的資金、人力、人脈、知識等,而投資人在你身邊就是為了做你的杠桿。
參見知乎回答“創業公司在不同的融資輪數,風險投資者對于公司的考察側重點是否會有所不同呢?”
投資人一定有人脈嗎?當然不是,比如說我就不夠分量。這個人脈不是說收集了幾百張名片,真正落實的是自身的分量與地位。比如說,雖然我和很多大佬一起吃過飯,照過相,但在他們的人脈價值衡量上其實我還不如他們的司機。投資人到了“成長階段”,意味著你足以給你投資的公司邀請到合適的合伙人、高管、聯盟、合作方,上下游,各種能使上的關系。當然,如果你的公司是大疆這種當紅角色,資源會自動而來,但十之八九的公司都是嗷嗷待哺,希望能通過投資人的關系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吸收更多的資源。有時候,公司能否再進一步就差在這里。所以,沒分量的投資人,即便過了服務員階段,也依然只是保安。
4、收獲階段
你的公司發展上去了,想最終收獲辛苦的成果,不論是上市、收購或是找其他人來投資的過程中套現,總之不是找VC、PE,就是找接盤方或者投行券商。如果公司發展不給力,基本上你的命運就維系于投資人能否給你找到好的出路。所以從這方面來說,能找到錢并且有路子退出的投資人,才能真正成長為完整操盤、獨當一面的投資家。
所以,如果你想成為一個VC人士,需要想想自己當前能在哪個階段提供價值與資源?就算你過去是一個交際花,從創業者到大佬認識無數;或者是一個名人,上可交游上流下可深入群眾,都不代表你就可以做好VC。無論你是靠入行之前的經驗,還是靠入行之后的積累,都必須具備一個或多個行業的豐富知識及某種程度的產業經驗,再配合持之以恒地勤奮加之些許的命運眷顧,才能走到足夠高的層次。希望這能對想做VC的你產生真正的幫助。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者按】創業者需要不斷的積累,不斷的學習,做投資人的亦是如此,一口吃不成胖子,就像本文作者所說的那樣,自己的經驗也是在風投行業摸爬滾打數年所積累出來的。一個成功的VC不但要具備及其豐富的專業知識,也要在實踐中積累更多豐富的經驗,在與人聊天中就能獲得很多重要且有價值的信息。【責任編輯/鄭希】
孫志超,創新工場投資經理,作者微信公眾號:qiongguihao。
來源:孫志超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