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環球時報社評:華盛頓變本加厲,也打不趴中國科技

    當地時間6月3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行政命令,以所謂“應對中國軍工企業威脅”為由,將包括華為、中芯國際、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在內的59家中企列入投資“黑名單”,禁止美國人與名單所列公司進行投資交易。該命令將在8月2日正式生效。《華爾街日報》評論稱,這是拜登政府對中國政策進行廣泛審查之際采取的“最堅決的行動之一”。

    中美經濟高官剛剛進行了兩次通話,全面恢復了溝通。就在國際社會尚未完全消化這個消息的時候,華盛頓又對中國出手了,讓我們再一次深刻體會到了中美關系的復雜性,以及華盛頓壓制中國發展的偏執態度。中國社會的一個印象被事實反復證明:無論白宮的主人是誰,對華戰略都是換湯不換藥,甚至在有些領域可能會變本加厲;一個認識也被不斷強化:丟掉幻想,中國人必須自強。

    這次的“黑名單”正是特朗普政府時期制定的所謂“中共涉軍企業”清單2.0版。需要指出的是,特朗普是在去年大選失利后推出的這份清單,當時的情境決定了這是一個充滿隨意性、政治目的性極強的臨時舉動。事實上,這個清單一出來立即就在美國引發了混亂。

    如紐交所先是將三大中國電信運營商摘牌,然后又撤銷,最后又摘牌。那么短的時間里翻來覆去,完全不是一個成熟的市場行為體該有的樣子。而小米和籮筐科技第一時間提訴后獲得勝訴,并被移出“黑名單”,這也證明“清單”缺乏法律依據。

    如此損人不利己的“黑名單”,在華盛頓穩住政治陣腳之時本應予以廢除。但拜登政府沒有,反而變本加厲,搞出一個2.0版。一是所涉中國企業和實體的數量增加,由48個增加到59個;二是行政令的范圍也有所擴大,不僅禁止美國投資者購買所列中企的證券,還禁止投資這些企業的基金;三是執行部門由國防部轉為財政部。此外,新禁令還宣稱增加了所謂“民主”和“人權”的考慮。總體而言,新禁令更便于操作,性質也更加惡劣。看來,拜登政府完全缺乏魄力和能力擺脫對華民粹主義的禁錮,或者根本就沒有這方面的意愿。

    被列入“黑名單”的很多企業和軍工根本沒什么關系,說明這只是華盛頓的一個噱頭。原本是正常的國家間和企業間的經濟活動,卻被華盛頓脫離經濟地去看經濟,把經濟議題毫無底線地安全化、政治化、意識形態化,濫用國家力量,破壞市場規則和秩序,不擇手段近乎病態地打壓和限制中國企業。為什么要這么做?其實大家都懂,華盛頓就是想把這些科技綜合實力強的中國優秀企業給打趴下。

    可以確定,華盛頓是不可能實現這個目標的。美國對中國科技發展的壓制并不是一天兩天了,但中國科技非但沒有趴下,反而越壓越強。這首先是因為中國科技從一開始就立足于自主研發,從而獲得強大的生存和發展能力。其次是因為美國的打壓根本上違背市場規律,且缺乏國際道義,從而作用力一定是有限的,難以持續。

    一定程度可以說,美國之所以采取不正當的競爭手段,是其對正當競爭缺乏信心的某種表現。如果美國愿意玩意識形態,就讓它自己玩去吧,最終它會發現,被晾在一邊的是它自己,吃大虧的也是它自己。【責任編輯/周末】

    來源:環球時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環球時報社評:華盛頓變本加厲,也打不趴中國科技
    數學家丘成桐:目前本科教育模式培養不出一流人才,如果再不重視學風建設,中國科技至少后退20年
    中國科技企業去年IPO融資額高達512億美元、占融資總額57%,居全球首位
    2015中國科技行業應該關注的五大問題:巨頭的收購步伐會否停歇?中國智能機制造商將統治世界?......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