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銳觀察】在經歷千團大戰到三足鼎立后,曾經以團購為主營業務的團購網站,紛紛開啟“去團購化”轉型。“去團購化”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特征便是團購業務地位逐漸下降,本地生活服務越來越成為各家爭奪的陣地。
歷經多年團購沉浮之后,窩窩上周發布了自上市以來的第一份財報。而這份2014年度財報,也揭開了讓移動戰略和業務增長背后的商業密碼。原來,素來低調的窩窩在O2O市場攻城略地的過程中,正在搭建一個移動平臺化生活服務平臺,窩窩試圖呈現出一種嶄新的面貌。
窩窩的移動平臺之路
5月14日,國內生活服務電商窩窩(原名窩窩團)公布了2014年四季度及全年財務數據,這也是窩窩上市后的首份財報。2014年四季度窩窩凈收入總額為940萬美元,同比增長9.4%。毛利潤為790萬美元,同比上漲16.8%,毛利率也由去年同期的78.6%上漲至83.9%。最值得注意的是,窩窩平臺使用費占總凈收入比例漲至50.4%,移動端業務已成發展引擎,2015年4月單月,移動交易額占比超過80%。
窩窩財報表現向好,窩窩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徐茂棟將其歸結于窩窩本地生活服務電商平臺的建立——公司平臺級產品在第三季度進行了重大升級,幫助商戶一站式搭建并管理網上店鋪,得到了市場和商戶的廣泛認可。
窩窩為升級生活服務電商平臺,采取了一系列舉措。如果用一個通俗的比方來看的話,窩窩做的就是在窩窩這樣一個平臺上修好道路,裝修好門面,搭好舞臺,為商家帶來客流量。剩下來招攬客戶的事情全由第三方商家負責,商家們各顯神通,可以管理運營自己的用戶,最大化的拓寬銷售渠道。在這樣一個平臺上,家政服務、日用品購物、休閑娛樂、美容美發、洗染、餐飲等服務終端都登臺唱戲,得到線上與線下的融合。
平臺模式的收割效應
電商的規律是長尾效應和邊際效應最大化,而目前各地開展的垂直類生活服務電商則是碎片化和零散化的狀態,這并不符合電商行業的規律。生活服務電商要硬性拓展業務,將會耗費極大的資源和精力,無法形成真正有效的盈利模式。
易觀智庫高級分析師孫夢子曾經提到過這樣一個觀點:生活服務提供商必須要考慮如何覆蓋更多消費者,高頻業務帶動低頻業務以及增加場景交易的便利性這兩點是方向。在這種觀點的指導下,實際上窩窩的平臺模式成為了好的選擇。平臺不僅可以快速聚集商家,還可以迅速覆蓋業務,在某些業務上,甚至可以做到垂直化和專業化,窩窩也通過這樣一個平臺迅速擴展了應用場景,實現了效應的收割。
平臺模式效率很高,覆蓋范圍很廣,但平臺模式相對垂直類生活服務提供商的來說更加輕快。窩窩只幫助商家提供標準化服務和傳播渠道,讓商家自己通過各種手段包括微博、微信、人人、QQ等途徑進行宣傳和促銷。這對于不想燒錢的企業來說,無疑是一種一條最適合的道路。而且這種模式可復制性強,運營成本低,很容易帶來短期內的迅速擴張。雖然無法在單個領域內成為老大,但卻可以有效地提高效益和規模比,在規模擴大的同時,平臺的成本也會顯著降低。
窩窩平臺規模化效應顯現
2014年第三季度,窩窩在移動端發力,對為搭建平臺做出了大量舉措。窩窩升級了平臺級產品網店通,本地生活服務商家能夠通過升級后的網店通一站式創建并管理自有品牌的App、窩窩專賣店,以及微信微店、支付寶服務窗、百度直達號等第三方互聯網店鋪。商家更好的管理在線店鋪,進行客戶服務,拓寬銷售渠道。
2014下半年期間窩窩已經陸續接入了攜程、格瓦拉、時光電影網、摳電影,這些第三方服務商給窩窩提供了更多產品以及潛在商家。通過平臺升級,窩窩能夠接入第三方垂直服務商以及為用戶提供更多服務和功能來不斷提升用戶體驗。經過這一系列重要舉措,窩窩平臺付費商戶大幅增加,驅動了平臺使用費也快速增長。2014年Q4,窩窩平臺入駐商戶總數同比增長53.2%達到117889家,窩窩平臺注冊用戶總數為3600萬,同比增長33.8%。但同時,窩窩的地面銷售團隊人數并沒有增加,一直維持在2000人左右。
很顯然,窩窩的這些成績正是其移動端業務驅動的窩窩生活服務電商平臺規模化效應顯現的結果,據了解,目前窩窩平臺使用費收入已占總營收超過50%,已成為窩窩可持續的收入來源。
總結
艾瑞咨詢《2014年中國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市場行業發展報告》顯示, 2013年我國本地生活服務市場規模為4.7萬億元,未來三~五年內,本地生活服務市場仍會保持穩步增長,在經濟中的比重將不斷增加。本地生活服務市場規模巨大為本地生活服務電商發展提供廣大的發展空間。 2013綜合類本地生活服務電商市場規模達到380億元,同比增速近80%,預計2016、2017年將迎來爆發,市場規模過千萬元。或許,下一個巨頭就將在本地生活服務電商中誕生。
2014年,團購模式的美國鼻祖groupon已經轉型電商,而國內的團購巨頭轉型實際更早。國內市場中,過去的團購巨頭都已經認識到了本地生活服務在未來的重要性。
因此,這個領域的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而窩窩各項業務能否持續增長,以及能否占有一席之地,需要時間給出答案。
本文為吳儁宇供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稿件,作者微信號:wujunyu1205010159。
來源: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