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人口跨越14億門檻 少兒老年人口比重“雙升”

    11日發布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國人口共141178萬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相比,東部和西部地區人口占比上升,中部、東北地區人口占比下降。在少兒人口比重回升的同時,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當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我國人口基數大、人口眾多的基本國情沒有改變,超大規模國內市場優勢將長期存在,人口與資源環境仍將處于緊平衡狀態。同時,人口增長放緩,需要采取措施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呈現六大特點

    寧吉喆介紹,此次普查數據主要呈現六方面特點。從人口總量上看,雖然增速放緩,但仍保持平穩增長。過去十年間,我國人口實現了從13億人到14億人的跨越,人口總量增加了7206萬人,比2010年增長了5.38%,年均增長0.53%,略低于上一個十年0.57%的平均增長率。

    從人口質量上看,我國人口受教育水平明顯提高。15歲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從2010年的9.08年提高至9.91年。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從2010年9.67年提高至10.75年,文盲率從2010年的4.08%下降為2.67%。

    從性別構成上看,性別結構有所改善。普查結果表明,總人口性別比為105.1,與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時的105.2相比基本持平,略有降低。出生人口性別比2020年為111.3,較2010年降低了6.8,逐漸趨向正常水平。

    從年齡構成上看,少兒人口數量增加、比重上升。0-14歲少兒人口的數量比2010年增加了3092萬人,比重上升了1.35個百分點。

    從人口遷徙流動情況看,人口流動依然活躍,人口集聚效應進一步顯現。普查結果表明,居住地與戶籍所在地不一致的現象已相當普遍,2020年我國人戶分離人口達到4.93億人,約占總人口的35%。其中,流動人口3.76億人,十年間增長了將近70%。

    從人口城鄉結構看,我國城鎮常住人口持續增加,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進一步提高。十年間城鎮常住人口增加了2.36億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了14.21個百分點。

    人口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

    寧吉喆表示,少兒人口和老年人口比重雙雙上升,少兒人口比重上升既反映了調整生育政策的積極成效,又凸顯了“一老一小”問題的重要性,需要優化生育政策,完善養育等人口服務體系。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較快,老齡化已成為今后一段時期我國的基本國情。同時,老年人口的增加也會帶來智慧、傳承、發揮和需求拓展擴大。“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也是今后較長一段時期我國的基本國情,這既是挑戰也存在機遇。”寧吉喆表示,從挑戰方面看,人口老齡化將減少勞動力供給數量,增加家庭養老負擔和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的壓力。同時也要看到,人口老齡化促進了“銀發經濟”發展,擴大了老年產品和服務消費,還有利于推動技術進步。

    寧吉喆強調,在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中,60-69歲的低齡老年人口占55.83%,這些低齡老年人大多具有知識、經驗、技能的優勢,身體狀況還可以,發揮余熱和作用的潛力較大。

    “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近年來我國相繼出臺一系列應對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齡化政策舉措。從政策上看,主要是鼓勵企業提高職工待遇、放開生育限制等方式。”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明明認為,解決低生育水平需完備的組織機構、政策法律體系,也需政府部門提供充足的經費來源以應對補貼、稅收減免等方面的開支。政策支持力度仍有提升空間,比如可考慮適當增加對居民生育、教育等補貼支持,持續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等。

    主要城市群人口增長迅速

    普查結果顯示,與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1個省份中,有25個省份人口增加。人口增長較多的5個省份依次為廣東、浙江、江蘇、山東、河南。東北地區的黑龍江、吉林、遼寧人口減少量位居前三。從年齡結構來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最高的也是遼寧、黑龍江、吉林等地區。

    寧吉喆表示,人口向經濟發達區域、城市群進一步集聚。從流向上看,人口持續向沿江、沿海地區和內地城區集聚,長三角、珠三角、成渝城市群等主要城市群的人口增長迅速,集聚度加大。

    “東北地區人口的減少,受到自然環境、地理環境、人口生育水平和經濟社會發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寧吉喆說,東北處于高緯度地區,冬季相對漫長且寒冷,一些東北人口向比較溫暖的南方遷移流動,這也是全球許多國家人口遷移流動的趨勢性特征。受生育觀念、生育行為等因素影響,東北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率長期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東北地區經濟正處于結構調整攻堅期,沿海經濟發達省市多樣化的發展機會和就業前景,對其他地區包括東北地區人口有較大吸引力。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對東北人口問題的研究,積極應對人口變化帶來的挑戰。”寧吉喆稱。【責任編輯/李小可】

    來源:中國證券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國家統計局新聞辦對網民關注的幾個問題的說明
    透析第七次人口普查:三個關鍵數據深度影響未來中國經濟
    人口跨越14億門檻 少兒老年人口比重“雙升”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公布!全國人口共141178萬人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