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美國)不能依賴中國市場。”“看看疫情期間個人防護設備和制藥原料的短缺吧,我們任憑中國擺布。”“如果不能奪回生產資料,你(美國)永遠無法在競爭中勝過中國。”
已淡出政治的美國前國務卿、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在5月4日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的活動中,依然大談如何回應所謂“中國經濟威脅”,力挺拜登政府關于重建美國產業鏈的議程。
然而,希拉里的講話卻在社交媒體上引發多方吐槽,她不僅對華態度傲慢,原話還被誤解“替社會主義說好話”。還有美國網民打臉其新自由主義者的雙標:“向別國出口時大談‘開放’、‘自由貿易’,想從別國進口時就擔心‘任人擺布’。”
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4日舉辦“自由民主的未來”論壇,討論西方民主國家是否能走出疫情、修復分歧并“共同謀劃未來議程”,中間少不了談論中國。而希拉里受邀參加視頻對話。
在講話中,希拉里搬出所謂中國“偷竊知識產權”的老調子,還指責中國是“計劃經濟”。她呼吁美國及盟友“學聰明起來”,應對所謂中國的“經濟威脅”。“除非奪回生產資料(means of production),你(美國)永遠無法與中國競爭并勝出。”
有意思的是,希拉里一邊指責中國體制,一邊使用了“生產資料”這個美國主流政治話語中少見的馬克思主義詞匯。
希拉里強調,美國政府必須支持重建獨立的國內產業鏈,哪怕提供“一定程度的工業補貼”。盡管其成本“當然不會低”,盡管只是泛泛地說要調整稅率、為企業提供激勵,但在她看來,為了與中國競爭,這些都是必要的。
“不能對中國市場抱有依賴,這不僅傷害我們的經濟,也有損地緣戰略利益。看看在疫情期間,(美國)因缺乏個人防護設備與某種制藥原料發生的事吧。我們當時任憑中國擺布(at the mercy of China)。我們不能讓這種情況延續,需要跨大西洋聯手合作,研究如何奪回產業鏈。”她說。
針對此舉或擾亂全球供應鏈的擔憂,希拉里反而借著文字游戲開始數落中國,宣稱“是中國先擾亂了供應鏈,中國不是一個自由的市場經濟”云云。下一秒,她又換上一副“苦口婆心”的樣子,開始說教:“我們嘗試過了。是我們讓他們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是我們派企業到中國投資,是我們談妥了貿易協定……”
如此居高臨下的態度,就連美國網民都看不下去了。有評論直言,“希拉里面對中國崛起,留下了白人帝國主義者的眼淚。”
一條高贊評論打臉“美式雙標”:“當美國新自由主義者想要向別國賣東西時,他們大談‘開放’、‘自由貿易’與‘自由價值觀’。當他們想從別的國家買東西時,就說成是‘任人擺布’。中國拒絕賣給我們個人防護設備了嗎?并沒有,中國向其他國家提供疫苗。然而就在幾天前,美國依然拒絕分享可以救命的(新冠疫苗)知識產權。”
有意思的是,希拉里親口說出“生產資料”、“國家補貼”等詞匯,甚至暗示美式資本主義“競爭不過”中國的“計劃經濟”,這令部分美國網民摸不著頭腦,懷疑她“是否無意識間為社會主義說好話”。
“她是否沒有意識到自己在為社會主義說項?我覺得她這么做了”
“自由市場競爭不過計劃經濟?我們必須奪回生產資料?這觀點倒也沒錯,但是嘛”
需要指出,希拉里、克林頓夫婦長期以信奉新自由主義的精英人設自居,支持美國主導的全球化。中美經貿關系發展取得突破,就出現在美國克林頓政府時期。
有網民扒出,希拉里當年在CNN的采訪中,親口支持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理由是“能緩解中美貿易赤字”、“讓美國大型制造商品進入中國市場”。而她如今卻呼吁“不能依賴中國市場”,顯得十分諷刺。某極端留言甚至認為,“克林頓夫婦放任中國摧毀了美國制造業。”
但也有人認為,希拉里當時并未說錯,中美貿易往來確實給兩國都帶來了巨大的利益。然而,美國那邊的利益都落入了最富有的1%人群口袋中,“這并非中國的錯。”【責任編輯/常青】
來源:觀察者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