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當最后一枚比特幣開采完后,礦工將何去何從?

    眾所周知,比特幣的總數只有2100萬枚。一旦開采完成,就代表著不會再有新的比特幣進入流通市場了。

    所以比特幣是不斷通縮的,它不同于國家貨幣,因為法定貨幣會不斷增發(fā)。而對于比特幣來說,總數固定的情況下,每年不斷地被開采出來的比特幣會越來越少,而這些新幣將會使比特幣越來越值錢,這是供求不平衡關系導致的,通縮才是比特幣最值錢的地方。

    雖然比特幣開采了所有2100萬個BTC后,它的比特幣網絡基本還會跟現在一樣運行,但對礦工來說,開始出現區(qū)別了。

    比特幣的礦工大約每十分鐘,就可以發(fā)現一個新區(qū)塊,當礦工成功地解決了密碼難題,就可以將新發(fā)現的區(qū)塊添加到區(qū)塊鏈中。而作為發(fā)現區(qū)塊的獎勵,礦工可以獲得固定數量的比特幣,這被稱為“區(qū)塊獎勵”。

    比特幣首次推出時,獎勵被設置為50BTC,但每210000個新區(qū)塊獎勵減少一半,大約每四年獎勵少一次。

    因此,隨著時間的流逝,區(qū)塊獎勵會減少到25BTC、12.5BTC和6.25BTC。

    現在已經完成了第三次減半,即在2020年5月比特幣完成了第三次區(qū)塊獎勵,現在的區(qū)塊報酬只有6.25BTC。而下一次減半預計將在2024年發(fā)生。

    在最后一枚比特幣被挖出來之前,礦工還是可以繼續(xù)獲得區(qū)塊獎勵的,不過比特幣一旦全部被挖出來以后,就不會再有新的比特幣流入市場了。

    短短十年內就被挖出了超過1869萬枚BTC,相當于最大供應量的89%。但是,有趣的是,想挖出最后一枚比特幣還得挖120年。

    一、當所有的比特幣都被開采后,礦工將做什么?

    一旦所有2100萬比特幣都被挖出之后,比特幣礦工仍將能夠參與發(fā)現區(qū)塊的過程,但不會得到區(qū)塊的獎勵。

    但是除此之外,比特幣礦工還是有其他收入的。

    除區(qū)塊獎勵外,比特幣礦工還可以獲得在每個新發(fā)現的區(qū)塊中包括交易上花費的所有費用。

    現在的比特幣交易費僅占礦工收入的一小部分,因為礦工目前每天的區(qū)塊獎勵約為900BTC(約合3980萬美元),但每天可賺取60至100BTC(260萬美元至440萬美元)的交易費。這意味著交易費目前最多僅占礦工收入的11%,但到2140年,交易費將激增至礦工收益的100%。

    二、比特幣的交易費用在2021年4月突破了2017年的峰值

    2017年12月(交易費用達到2021年4月中旬的峰值),當比特幣的價值為14000美元時,每天支付的總交易費用飆升至1495BTC。

    結果,礦工當天賺取了總計2100萬美元的交易費,這大概是他們當天從區(qū)塊獎勵中賺取的一半。

    自2017年以來,隨著交易批處理和協議升級,比特幣用戶額外支付了5億美元的交易費用。

    在網絡活躍期間,比特幣交易費用通常會飆升。隨著比特幣網絡充斥著待處理的交易,礦工傾向于優(yōu)先選擇收費較高的交易。而在5月減半期間,比特幣收費達到了自2019年夏天以來的最高水平。

    此外,早在2019年8月,比特幣的總交易費用已接近10億美元大關。目前,比特幣總交易費用已接近20億美元。

    隨著比特幣網絡的使用量激增,那么對區(qū)塊空間的競爭可能會急劇增加。這會增加礦工的交易費獎勵,而比特幣的價格上漲和能源成本的逐漸降低(新能源的出現)意味著其中依舊有利可圖。

    在2017年的峰值時,發(fā)送比特幣的平均成本為55.17美元。2021年4月21日,該數字創(chuàng)下了歷史新高59.87美元。在此之前的十天,它只有14.86美元;平均交易費用飆升了300%以上,這說明只要有更多的人使用網絡通就會有更高的交易費用。

    如果比特幣礦工無法接受從區(qū)塊獎勵到交易費用的獎勵結構方式的轉變,直接選擇不挖了怎么辦?

    三、如果礦工罷工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假設,既然獎勵結構轉變了,那么肯定會有一些比特幣礦工不服這個機制,他們如果在開采完之前罷工了,不開采比特幣了,那么比特幣網絡會出現什么情況呢?

    不管罷工的礦工數量多不多,其實區(qū)別并不大,因為礦工數量減少會直接導致全網算力下降。而比特幣網絡會根據全網算力來調整數學題的難度,來保障大約10分鐘左右出一個新區(qū)塊。

    簡單來說,反正只要有人挖,比特幣最后一定會被挖到2100萬個,礦工越少,單次挖出來的數量就越多,剩余的礦工恨不得沒有人跟他們搶,當然那時候比特幣得沒有歸零。

    如果所有礦工都罷工了呢?

    那這事情就大條了,因為確認交易是需要新的區(qū)塊才行的,礦工全體罷工,區(qū)塊不生產了,那么未來就也不會花費任何一枚比特幣。

    但是使用比特幣的人們仍然可以查看哪些錢包地址持有比特幣,持有多少比特幣,并且還可以查看曾經進行的每筆比特幣交易的全部歷史記錄。

    交易才能賦予價值,都沒有區(qū)塊來確認交易信息了,那比特幣就真的到末日了。

    不過區(qū)塊鏈已經起來了,你比特幣倒了,還有其他加密貨幣站了起來,礦工又不是只能選擇比特幣,話說真的有人會放著白花花的銀子不要嗎?

    四、礦工作惡

    先普及一個小知識:在很偶然的情況下,比特幣網絡中會同時產生兩個(或多個)區(qū)塊,這就會導致區(qū)塊鏈出現臨時分叉,當兩個臨時分支的長度出現了一長一短后,短的那個(少于2個區(qū)塊)分支就會被放棄,短分支上的所有區(qū)塊被判定無效,這些區(qū)塊中的所有交易記錄當然也就被判定為無效了,而我們常說的51%攻擊就是通過制造出分叉,把自己的分叉區(qū)塊加長超過另外的分叉,好讓自己的區(qū)塊成為主流。

    比特幣開采完畢后,將不會有新的比特幣被挖出,但是礦工依舊可以發(fā)現新的區(qū)塊,那么問題來了,如果有礦工發(fā)現了一個新的區(qū)塊,不選擇釋放它,而是保留,那么網絡就會利用額外的資源再來挖一個區(qū)塊,這些被保留的區(qū)塊便暫時不會進入區(qū)塊鏈中。

    接下來就是在交易費用是100%收益的制度下,好礦工就是挖出區(qū)塊,添加至區(qū)塊鏈中,獲得交易費作為報酬,但那些作惡的礦工則可以通過持有保留的區(qū)塊更長的時間來賺更多的錢,簡單說,在交易費100%的未來,這種壞礦工比好礦工更賺錢!

    比如說:現在甲較早地發(fā)現一個區(qū)塊后,說服另一個礦工乙來擴展自己的區(qū)塊。

    在僅獎勵礦工交易費用的網絡中,甲可以說服乙擴大甲礦區(qū)的區(qū)塊,并包括較少的交易費用。如果甲那未授權交易費用的區(qū)塊大大低于其他區(qū)塊中包含的費用,那么使用甲的區(qū)塊將符合乙的利益。

    如果甲和乙兩人一起將保留的區(qū)塊延長,超越另外分叉的區(qū)塊長度,那么甲和乙就可以將自己的區(qū)塊作為主流,而短的那一截區(qū)塊將會被放棄。

    這意味著一旦成功,甲和乙的區(qū)塊中的交易記錄可以隨意改寫,比如這么跟你說,甲跟丙以1比特幣兌換金錢,甲將1比特幣轉入了丙的錢包后,甲也從丙處獲得了錢,現在甲發(fā)動51%的攻擊,甲轉移出去的1比特幣又再一次回到了自己手中,這樣甲不但拿到了錢,比特幣也還在自己的錢包中。

    這種作惡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很多人。

    可以預見的是由于交易費作為100%的激勵機制,將會使這種削弱主流算力的行為在比特幣網絡中變得普遍可見,那么比特幣網絡的可怕的“51%攻擊”也會突然變得可行起來。

    因為作惡的礦工始終會挖掘自己的塊,而其他礦工卻不會統一地挖一個區(qū)塊。這將使51%的攻擊成為可能,而散戶的算力卻遠遠低于51%。

    交易費用可能不足夠為網絡安全提供充足的激勵,所以大大增加了51%攻擊的可能性。

    但是不要害怕,除非比特幣網絡徹底沒人玩了,全網算力低得不行,不然想要作惡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了,這種情況出現在比特幣網絡中可比上天還難。【責任編輯/江小白】

    來源:虎嗅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chuàng)客100創(chuàng)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yè)和個人。創(chuàng)客100創(chuàng)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chuàng)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當最后一枚比特幣開采完后,礦工將何去何從?
    SEC主席:投資者在大型交易所進行比特幣交易時缺乏保護
    比特幣突破58000美元關口 24小時漲幅擴大至近9%
    加倉比特幣!牛市女皇伍德又買入22萬股Coinbase股票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