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3·15晚會點名后電話詐騙依舊猖獗,多地公安批評運營商不重視通訊安全漏洞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銳觀察】電話詐騙無處不在,幾乎所有電話用戶,都曾接到過詐騙電話,不少人因此錢財兩空。這些騙子手段多樣,讓人防不勝防。現在,他們手段更加新穎,甚至冒充公檢法、銀行,要求配合賬號查詢,設置“安全賬號”,最后劃走卡里的錢。不久前,江蘇女工在9天內先后被騙走129.5萬元。

    近年,我國電話詐騙案呈爆炸式增長,破案率則出奇之低,不超過3%。數據顯示,2008年以來,我國電信詐騙發案數保持年均20%至30%的增速,僅去年就發生50余萬起(損失107億元),比2013年多出20萬起。這還僅僅是有記錄的電信詐騙案,算上一些未報案的詐騙案,數目只會更多。


    電信詐騙為何如此猖狂?除了公安部門的破案技術力量跟不上騙局發展,電信運營商顯然要承擔更大的責任。據媒體報道,有多位警方人士就指出,運營商完全有能力通過技術手段解決多數安全漏洞,但這些問題一直以來沒有得到重視。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運營商的不作為給詐騙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比如,通過“改號軟件”實施詐騙,最終離不開境內運營商通道。福州、泉州等地公安機關負責人和辦案民警認為,運營商對“改號軟件”犯罪背后暴露的通訊安全漏洞沒有足夠重視,并未采取有效措施應對。

    我國的電信詐騙案件,有相當部分是通過改號電話實施的。詐騙團伙通過租用境外服務器,將網絡改號軟件連接到國內服務器上,進入三大運營商的通信網絡,此虛擬國家機關來電,騙取受害者的信任。去年,鄭州某公司的財務經理,被人冒充上海公檢法的境外改號電話詐騙,損失 3866萬元。

    現在騙子都能撥打10086、110、400電話,電信運營商在監管上沒有盡到職責,對“改號”業務管控不嚴。目前,電信運營商只管出售“改號“功能提取傭金,卻不管這項功能用在何處。

    事實上,運營商完全有能力通過技術手段,解決大部分的安全漏洞。遺憾的是,這些問題一直沒有引起運營商的重視。某種程度上,運營商的不作為,給詐騙分子可乘之機。騙子們通過改號,以“10086、110”等特殊號碼,讓人們放松了警惕。

    另外,實名制喊了多年,運營商卻沒有嚴格執行,目前還有數億電話卡未實名登記,一旦騙子用未實名登記的卡做案,就會給案件查處帶來難度。尤其是一些基層公安部門,由于人手不足,辦案經費有限,線索不清晰,他們對電信詐騙通常不予立案,不法分子抓住這個心理,更是有恃無恐。

    據辦案人員透露,近年來新的通信技術,也增加了電信詐騙案的查處難度。通過網關查詢涉案電話信息接入端口,進而查找犯罪嫌疑人信息,是公安機關重要偵查手段,而運營商的IMS系統技術,實現了無網關接入,通訊信息發起方無法查詢。運營商如果配合公安機關,解決專業技術問題,相信電信詐騙會有所收斂。

    打擊防范電話詐騙犯罪,離不開電信運營商的支持,政府部門有必要通過立法,來加強對網絡詐騙的管制。如果電信運營商未能有效攔截境外改號電話,致使詐騙分子行騙得逞,并造成受害人損失的,運營商應承擔相應的責任。當然,徹底解決電信詐騙,還系統化解決方案,需要運營商、公安部門、銀行共同聯手,讓電話詐騙失去生存的土壤。【責任編輯/李響】

    來源: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3·15晚會點名后電話詐騙依舊猖獗,多地公安批評運營商不重視通訊安全漏洞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