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滿滿地都是回憶,牡丹電視、燕舞收錄機、白菊洗衣機……盤點那些讓80后記憶猶新卻逝去的家電品牌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者按】很多經典的國產品牌至今仍然在歷史發展長河之中屹立不倒,可是也有一些經典的家電品牌正在消逝,比如牡丹電視、燕舞收錄機、白菊洗衣機……這些品牌雖然已經被市場淘汰,可是對于大部分80后而言,仍然對它們記憶猶新。本文作者作為一名80后,盤點了那些逝去的經典家電品牌,涵蓋了洗衣機、收錄機、VCD機和空調,讓人看后感到滿滿地都是回憶。

    80后記憶猶新 盤點那些逝去的家電品牌

    現在大家的生活中,各種家電產品可以說是與我們密不可分的。無論是大家電還是小家電,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使用便利,讓大家享受到了更加快捷方 便高效率的生活。然而在歷史長河中,很多經典的國產品牌時至今日依然是屹立不倒。以電視為例,大家熟悉的熊貓電視,成立于1936年、時至今日,熊貓品牌 依然健在,并且有熊貓牌的智能電視在售;而家喻戶曉的牡丹牌電視機,前身為成立于1973年的北京電視機廠,同樣保留著牡丹品牌,只不過現在從事數字電視 產業和大數據服務,并不再堅守電視市場。用這兩個經典家電品牌舉例,可以說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廠商都能像熊貓和牡丹一樣,可以保持常青樹 的態勢茁壯成長。

    近些年來,很多品牌則逐漸淡出了大家的視線,甚至是悄然無聲的消失。這些已經逝去的品牌,有很多在當年都是紅得發紫的品牌,市場占有率也極高。 但是由于多種原因,這些品牌還是被市場所淘汰,甚至讓現在不少90后都感到十分陌生。作為一名80后,筆者可以說也是見證了很多經典的家電品牌在消逝,很 多品牌過早的黯然離去,也成為筆者心中永遠的回憶。

    80后記憶猶新 盤點那些逝去的家電品牌

    經典的牡丹牌彩色電視機無需多說,已經成為不少80后永恒的回憶

    那么,除了剛剛提及的牡丹牌電視之外,還有哪些特別值得關注的已經消失的國產家電品牌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回顧一下,那些當年影響力極大,卻 最終沒有逃過倒閉命運的國產家電品牌。在這些品牌中,涵蓋了洗衣機、收錄機、VCD機和空調,都是屬于80后小時候接觸最多的家電產品,來看一下,有沒有 至今也讓你回憶起來感慨尤深的呢?

    萬燕VCD 世界上第一臺VCD來自中國

    說起VCD,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若干年前,VCD和DVD的曾經紅極一時,成為不少家庭中家庭影院產品的必備主角。在VCD剛剛誕生之際, 誰家要是擁有 一臺3碟連放的VCD機,并且具有卡拉OK功能,絕對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事情。有很多人以為和卡拉OK一樣,VCD也是日本人發明的,其實則不然。世界上 第一臺VCD機,是完全國產的萬燕VCD機。萬燕的大名,可以說是中國乃至世界VCD史上值得紀念的一個里程碑。

    80后記憶猶新 盤點那些逝去的家電品牌

    盡管照片不太清晰,萬燕卻在VCD發展史上留下了清晰的烙印

    在VCD機發明之前,光盤的概念對于很多民眾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的。雖然在此之前,已經有LD視盤機,但是畢竟LD機的普及程度很低。一方面是 因為盤片的價 格過高,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資源并不豐富,這也正是VCD機誕生的一個主要原因之一。作為全球第一臺VCD的研發公司,在外界看來,萬燕VCD一直有著極 其神秘的色彩。其實與其說萬燕具有的傳奇色彩,其實核心焦點人物當屬姜萬勐,當年他意識到MPEG技術非常領先,于1992年出資數十萬美元。經過了深入 研究,終于在1993年9月將試制成功全球第一臺VCD機。相比傳統的錄像機而言,VCD機的清晰度有了很大提高,在光盤價格方面,又比LD盤片有著很大 的價格優勢。

    在VCD機發明之前,日系品牌的LD影碟機占據絕對的市場份額

    在VCD機發明之前,日系品牌的LD影碟機占據絕對的市場份額

    至于萬燕這個品牌的來歷,實際上還有一些歷史淵源的。由姜萬勐與美籍華人孫燕生共同合作,出資1700萬美金,共同注冊了萬燕公司。萬燕的名 字,正是取自兩 個人名字中間位置的中文組合。在萬燕VCD誕生之后,引起了市場的強烈關注,一時間很多國外企業也紛紛投入了關注的目光。甚至還有一些國外公司,不惜從國 內購買VCD,回國之后進行研究。

    80后記憶猶新 盤點那些逝去的家電品牌

    就萬燕來說,VCD機產品在后續產品線中,缺乏明顯的創新功能

    而對于萬燕來說,盡管說當時的銷量與市場預期并沒有太多差異,但是支持產權保護不夠重視。因此,萬燕并沒有將VCD的核心技術申請專利。在姜萬勐看來,當時沒有申請專利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想盡快擴大市場占有率,讓更多人可以熟知萬燕VCD。

    不過在一段時間之后,萬燕并沒有延續當年的輝煌。由于前期投入的研發成本過高,萬燕逐漸感到不堪重負,同時,萬燕在市場營銷方面宣傳效果也并不 太理想。因 此,萬燕VCD就逐漸走向沒落。其實在VCD行業中,不僅是萬燕,還有很多消逝的品牌,比如成龍大哥代言的愛多VCD等品牌,也都消逝在歷史長河中??傮w 上看來,萬燕VCD的沒落,一方面是激烈的市場競爭,另一方面,則是對專利技術的不太重視。

    白菊洗衣機 服役多年依然完好如初

    就目前來說,很多用戶家中都在使用新型的滾筒洗衣機。除了滾筒洗衣機之外,傳統的波輪式洗衣機市場占有率不斷下降,也逐步有讓位于滾筒洗衣機的 趨勢。在若干年前,最經典的波輪洗衣機, 就是大家在一些電視劇中經常能看到的雙筒洗衣機了。而說起雙筒洗衣機,留給用戶印象最為深刻的品牌,則當屬白菊和水仙。在80年代,在洗衣機行業有一句流 行的話語,北有白菊南有水仙。這兩個品牌影響力極大,可以說是深入人心。特別是對于北方用戶來說,白菊洗衣機,絕對是記憶中難以忘卻的回憶。在筆者的記憶 中,早在80年代末期,還在上小學的時候,家里就憑票購買到了一臺白菊洗衣機。這臺洗衣機服役十多年,都沒有損壞,后來因為購買新的洗衣機,舊的洗衣機送 給了農村的親戚使用。

    80后記憶猶新 盤點那些逝去的家電品牌

    現如今,白菊雙桶洗衣機只能在二手網站中看到它的身影

    和現在的全自動洗衣機不同,那時候的白菊雙筒洗衣機,都是屬于半自動的 產品。洗衣機左側是洗滌桶、右側則為甩干桶。整個洗衣服的過程,都需要人工來操作。比如洗衣機注水的時候,需要觀察洗滌桶的最低和最高水位線,水位需要處 于兩者之間,否則就會因為水量過少而纏繞衣物,或者水量過多而溢水。在洗滌完成之后,則需要將洗完的衣服放入到右側的甩干桶中,在放置完成之后,再用塑料 的小蓋板將桶口壓住,從而防止衣物被甩出。在兒時的記憶中,在周末能幫父母用洗衣機洗衣服,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80后記憶猶新 盤點那些逝去的家電品牌

    白菊洗衣機也是80后的難忘回憶

    白菊洗衣機的前身是北京市洗衣機總廠,也是全國最早生產洗衣機的國有企業。到了上世紀90年年代中后期,由于洗衣機產品的準入門檻不高,很多廠 商都開始生產 洗衣機,品牌的增多勢必會對產品銷售量和價格造成影響。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白菊也曾經在1997年從國外引進了滾筒洗衣機生產線,花費上億元資金。不過 由于消費者的使用習慣等多方面的原因,整個市場對滾筒洗衣機認可程度并不高,因此也讓白菊身陷囹圄中。在1998年,白菊將洗衣機生產線從北京遷往河北, 逐漸也淡出了大家的視線。

    燕舞收錄機經典電視廣告永生難忘

    說起國內消失的著名家電品牌,相信一旦提及起燕舞的大名,大家都不會陌生。燕舞收錄機的電視廣告,讓很多人都是記憶深刻的。廣告中,陽光向上的 大男孩背著吉 他,與燕舞收錄機起舞,拍隨著美妙的音樂,唱出了那句深入人心的廣告詞--燕舞,燕舞,一曲歌來一片情。這一經典的電視廣告,也取得了很大成功,讓燕舞也 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

    80后記憶猶新 盤點那些逝去的家電品牌

    當年經典的電視廣告,如今燕舞小子早已成為燕舞大叔

    比較鮮為人知的是,在燕舞收錄機熱銷的背后,和其經營政策也是密不可分的。為了打消經銷商的層層顧慮,燕舞對所有經營燕舞產品的單位實行補貼, 虧損多少補貼 多少。一旦出現產品降價,經銷商庫存的產品,則可以按照差價來進行補償。正是此舉,讓經營燕舞收錄機的經銷商吃了一顆定心丸,也對整個營銷網絡的構建,起 到了關鍵的作用。

    80后記憶猶新 盤點那些逝去的家電品牌

    雙卡收錄機,也是不少80后兒時所懷念的

    至1985年,有越來越多的廠商看到收錄機產品熱銷,因此也投產到收錄機的行業中。就這樣,面對市場競爭,燕舞雖然也對收錄機產品進行更新換 代,但是銷售量 卻受到嚴重的影響。進入到90年代后,VCD產品開始走俏,燕舞卻沒有及時轉型投入VCD機生產,因此也就注定了被市場淘汰的結局。在堅持到1996年底 的時候,燕舞宣布全面停產,兩年后企業變宣布倒閉。那段經典的電視廣告,也成為了永遠的回憶。

    古橋空調 叱咤風云的北京著名商標

    記得小時候,時間大約在80年代末期,那時候筆者還在小學就讀。記得在當時,空調還是個非常高大上的新鮮玩意,遠遠沒有達到像今天一樣的普及 率。當時即使是能看到空調,也是屬于老式的窗式空調。記得印象最深的,就是要將窗戶玻璃拆掉,將空調固定住,對于住在低層或者平房的用戶來說,特別影響采 光。其實,還不只是這樣。和分體壁掛式空調相比,窗機的噪音更大,而且特別容易和窗戶框產生共振,噪音十分明顯。盡管如此,夏天去有空調的小伙伴家,依然 是一件非常值得期待的事情。

    80后記憶猶新 盤點那些逝去的家電品牌

    古橋窗機空調說明

    當時,北京臺的電視廣告中,空調電視廣告有包括古橋、春蘭和格力等品牌。留給筆者印象最深的,就是古橋空調的廣告。廣告中有位老爺子手里拿著大扇子,對著電視觀眾推薦古橋空調。不過由于歷史年代久遠,距今已有25年以上 時光,因此在互聯網中,并沒有能夠找到當時的電視廣告。其實對于古橋空調來說,當時的擁有量還是非常之高的。在1978年,第一臺古橋空調誕生,經過不斷 的研發和成長,古橋獲得了北京市著名商標的稱號。和其他品牌空調不同的是,古橋空調并沒有急于向外擴張,走出北京市場,而是專注于北京地區的空調銷售。根 據資料顯示,在上世紀80年代后期,是古橋空調最為輝煌的時期。古橋的空調年產量達到30萬臺,這一數字雖然現在看來并不出彩,但是在當年已經是處于行業 中的領先水平。可以毫不夸張的說,當時古橋空調在北京的市場占有率,已經達到了三分之二左右,由此可見大家對古橋空調的喜愛。

    80后記憶猶新 盤點那些逝去的家電品牌

    經典的古橋空調,也消逝在歷史長河中

    古橋空調從輝煌走向沒落

    然而時過境遷,古橋空調作為老字號國企,自然會有著沉重的包袱。同時,隨著空調技術的門檻逐漸降低,越來越的廠商也紛紛進入這一行業中,空調市 場的競爭也日 漸激烈。在1998年的時候,古橋空調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實際上,從1996年開始,古橋空調就開始了機制改革,通過優化組合等方式精簡中層員工。 至1998年,取得的一些成效。

    但是好景不長。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01年古橋空調銷售僅為12萬臺,庫存空調高達10萬臺。至 2002年后則每況愈下,負債達到了1000余萬元。事實上,古橋也曾經考慮過通過重組等方式盤活企業,怎奈在國企的體制下,條條框框約束過多,還要考慮 到員工的利益,因此古橋空調走向了沒落。曾經的北京市著名商標,也永遠的成為了一種回憶。

    崛起吧別讓國產家電品牌成為回憶

    在這里,筆者僅僅是列舉了一部分消逝的國產家電品牌,其實還有很多曾經叱咤風云的家電品牌,也悄然無聲的消失或者進行轉產。除了牡丹、昆侖等這 些電視之外,當年知名度很高的電視品牌中,廈華電視于2014年就已經退出電視業務,以1200萬價格轉讓給萬利達公司。此外,曾經的知名品牌樂華電視, 也早已被TCL收購為子公司,還有高路華牌電視,也早已倒閉。至此,當年電視市場中“三華”都已經已經風光不再。如果把那些經典的品牌都回顧一遍,可以寫 成一部中國家電的編年史,多少讓人熟知的品牌,都悄然無聲的離去,甚至是被外資所收購。

    家電廠商如何走出困局?

    其實之所以要懷念這些逝去的家電品牌,除了記憶中那些難以忘卻的回憶之外,還有很多問題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已經消逝的那些國產家電品牌究竟是生不逢時,還是 沒有緊抓住市場機遇,現在看來已經不太重要。而面對激烈的本土市場競爭,以及大量國外品牌的涌入,目前國內的家電廠商,其實還有很多需要面對的問題。

    80后記憶猶新 盤點那些逝去的家電品牌

    國內家電廠商不僅要立足于國內,發展海外市場也是重要的一步

    目前在家電市場中,可以說買方市場,已經不是憑票購買的年代,因此廠商應該改變自己高高在上的思路,從用戶的使用需求出發,進行產品研發。對目前熱銷的 產品 來說,也應該具有危機意識,不能僅僅依靠幾款明星產品為主。對于國企來說,也應該轉變思想,對體制進行改革。不僅要著眼于國內的市場,不妨使用自己的高精 尖技術,走出去,到國外建廠,加大產品的出口,提高銷量,從而實現利潤的增長,維持企業的正常運轉。筆者也希望,若干年后,國產家電品牌能夠和洋品牌一樣,享有更好的口碑與知名度,讓曾經叱咤風云的中國家電品牌不再成為回憶。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后】看了上述這些逝去的經典國產品牌,你是不是也感到有點惋惜?回想這些被市場淘汰的品牌,有的是因為時代原因,產品本身被時代所淘汰,有的則是因為市場定位不清,措施發展時機,最終被市場淘汰,再看看現如今那些仍發展的如火如荼的國產經典品牌,為什么能夠屹立不倒?大多還是因為自身能找準并把握住發展時機,所以對國產品牌而言,最重要的還是要在運營思維上進行轉變。【責任編輯/鄭?!?/p>

    來源:中關村在線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滿滿地都是回憶,牡丹電視、燕舞收錄機、白菊洗衣機……盤點那些讓80后記憶猶新卻逝去的家電品牌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