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者按】如今的樂視網,在賈躍亭回國以后,宣稱要在例如體育、影視、手機、汽車等很多領域大展拳腳,發展勢頭不可謂不凌厲,公司股價隨著其氣球越吹越大,也不斷創新高。可是,其所謂開放的閉環的樂視生態到底如何,賈躍亭向市場和投資人許下的那么大的愿景未來到底能否實現。對此,外界仍然有很多質疑的聲音。
5月5日,樂視一場名為“無生態,不電商”的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自去年賈躍亭回國后,樂視就長期占據媒體視線的最前沿,在絕大部分人對何謂生態尚未有清晰的概念時,樂視以“無生態,不XX”系列發布會頻繁轟炸普通民眾的眼球。
早在2010年上市之時,樂視的形象尚停留在視頻網站的階段。然而,隨后的五年里,隨著業務規模越鋪越大,樂視這個氣球也越吹越大。電視、影視、體育、商城、手機、、農業、智能硬件、音樂……樂視的業務拓展速度之快和領域之廣令人咋舌。
不過,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樂視的故事講得足夠吸引人,過去半年的時間,樂視的股價翻了5倍之多。但與股價齊飛的還有樂視的資產負債率,對外號稱千億市值的樂視如今資產負債率高達66.2%。背負著遠高于業內平均水平的高負債率,樂視生態的故事如何講下去,業內人士似乎并不看好。
而對于樂視生態未來的走向,樂視高層與賈躍亭言行一致,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的概念永遠比干貨多。時代周報記者在針對相關問題前后兩次以書面形式發送采訪提綱給樂視并與對方約訪,在反復延期近兩周后,最終樂視對時代周報記者的提問未作出任何應答。
超級樂視產業版圖
樂視生態的閉合與開放
賈躍亭稱自己打造的是一個開放的閉環,目前樂視還停留在打造閉環的階段,預計明年將對外開放。
“我們會累,前幾年我們早就定了,主打生態閉環、生態型組織,也是樂視完成自我生態內的閉環,但2016年是樂視的開放年,樂視生態全面開放,這是我們的戰略。”賈躍亭如是說。
對于大部分人來說,尚不知生態為何物,對樂視生態的運行模式更是無法理解。而在5月5日的生態電商發布會現場,樂視智能終端事業群副總裁趙一成對生態電商的解釋上,或許可以看出所謂的樂視生態閉合與開放的關系。
“樂視生態的理念一直是打造開放的閉環,開放的閉環不代表不開放,也并不代表我們只為閉環而閉環,一定是相對開放,相對閉環。”趙一成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目前樂視商城出售的商品絕大部分仍以樂視自己的產品為主,僅有少數能與樂視TV、樂視手機配套使用的音響、耳機來自其他品牌。
“未來樂視商城售賣的產品,一定是跟我們生態強相關和強化反的產品。”趙一成解釋,樂視TV、手機,包括樂視新成立的樂意智能硬件公司生產的智能硬件,都屬強相關產品。“強化反,是指只要圍繞樂視生態的用戶需求點出發的,又確屬用戶所需的,且能與我們的生態高度相關,內容產生積極商業價值的或者用戶價值的品類或產品,未來都可作為樂視商城銷售的核心產品。”不過,如何界定外部產品進入樂視商城的準入門檻,趙并未作出詳細回答。
此外,其他企業進入樂視生態系統,也尚處于“說說而已”的階段。
“樂視的生態構建并不出色,有很多產業布局還停留在概念階段。”中投顧問文化行業研究員沈哲彥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樂視如果將生態進行開放,需提高風險管控、不斷完善其商業模式、提高技術水平,使其他合作者難以復制。
事實上,不少業內人士對樂視生態仍不以為意。
“就樂視目前所闡述的生態系統,哪方面具備構成生態基礎及延展生態系統的能力?”IT評論員孫永杰認為,目前在移動互聯網產業和市場上獲得成功的兩大生態系統分別來自蘋果和谷歌。前者閉合,后者開放。而兩大生態系統的成功,均源自系統最重要構成部分的成功:谷歌的系統和蘋果的硬件,并以此延展到生態系統的各個層面,形成良好的互動及循環。
相比之下,樂視在視頻行業尚有優酷土豆和愛奇藝兩座越不過去的大山;電視行業尚有創維、長虹等有力競爭對手;智能手機市場已被瓜分完畢;阿里、京東在電子商務行業的地位不可動搖;華誼兄弟、光線傳媒等傳統影視巨頭實力雄厚;超級汽車還處在畫餅階段……如此看來,樂視生態系統中的各個組成部分,似乎并沒有能夠做到極致的部分。
生態系統的聯動與循環
讓樂視成為話題之王,并對股價推波助瀾的“樂視生態”,在不少人看來仍存悖論。
樂視至今尚未能在單一市場取得絕對成功,在生態構建方面,賈躍亭將如何達成各個部分之間的聯動與循環,依然有待其個人親解。
樂視副董事長劉弘日前在公開場合上曾解釋過樂視生態系統——內容、大屏、手機、體育和汽車生態,他稱這背后對應的正是樂視對于這五大傳統行業的重新解構。
既然是生態系統,又是開放的閉環,就必然存在各部分間的聯動,然而通過樂視高層對樂視生態的解釋,卻難得真解。
以近期頻頻被樂視拿來對比的蘋果為例,在蘋果的生態系統中,以IOS系統為核心打造了App Store,定義了一系列標準化軟件接口,使企業和個人可以借助這個接口在蘋果的終端上實現不同的功能。同時,蘋果制定了嚴格的交易規則和懲罰措施,開發者通過這平臺收益,并豐富平臺內容。這種機制吸引了大量開發者,開發者提供的應用增加了蘋果終端的附加值,從而帶來更多的用戶,又促使開發者的收益提高,吸引更多的開發者入駐,以此形成良性循環。
而目前樂視生態中,樂視網的視頻資源似乎是唯一能打通各個部分的核心資源,樂視TV 、樂視手機以及未來的樂視汽車都會運用到樂視網的視頻資源。而樂視開發的基于安卓系統的UI系統EUI仍然圍繞的是樂視網的視頻資源。除此之外,樂視的硬件產品都以樂視商城為銷售平臺,未來可以實現多屏互動,其他方面很難看出樂視生態如何循環發展。
“樂視的攤子鋪得越來越大,有些產業布局可以說是為了鞏固樂事的內容和與之相關的終端服務,然而像農業,就與其他業務格格不入。范圍過廣,樂視很難將每個環節都協調好。”沈哲彥表示。
樂視生態究竟如何運作,各個部分如何相互促進、循環?對此,時代周報記者先后兩次以書面形式采訪樂視,對方在拖延兩周后,截至發稿仍未給予回復。
對于樂視來說,暫且不論生態系統如何運作,首先如何協調各業務的負責人都需賈躍亭付出相當精力。
在短短五年內,從視頻迅速切入若干不同領域,樂視不得不從其他企業網羅大批人才。這批“外來者”擁有不同的從業經歷,來自不同的企業。
樂視龐大的高管團隊中,2013年加盟樂視的智能終端事業群副總裁趙一成先后在凡客誠品、當當網擔任市場部負責人;樂視移動公司總裁馮幸的前東家是聯想;樂視體育首席內容官劉建宏此前是央視主播;年初加盟樂視,任戰略規劃副總裁的不力克木·阿不力米提為羅蘭貝格前高管;樂視超級汽車(中國)公司副總裁呂征宇是前高管……
“這些業務上的一把手雖然曾經都是業內巨頭的重要高層,經驗豐富,但大多進入樂視的時間不長,整合尚存難度。”沈哲彥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不能承受的產業之大
在高頻的媒體曝光之下,“樂視生態”四字已成樂視最深刻的烙印。但隨著樂視的攤子越鋪越大,外界越難以看清樂視未來究竟想變成什么樣的企業。
現在,樂視所涉足的領域實在過于寬泛和龐雜。
樂視網于2010年在創業板上市,2014年報顯示,樂視網去年營收68.23億元,凈利為3.2億元;2011年,樂視控股子公司樂視影業成立,2014年9月宣稱獲得B輪融資3.4億元,估值達到48億元;2013年,樂視又以9億元收購花兒影視,同時購買樂視新媒體99.5%的股權。
2014年12月,樂視體育正式從樂視網拆出獨立運營,樂視網和樂視控股各持股60%和15%,近期,樂視體育又將推出首款智能自行車。今年3月,樂視音樂成立,目前尚無具體動向。以上是樂視在內容板塊的幾個組成部分。
其他方面,樂視致新的業務包括電視、電視盒子以及對應的銷售平臺樂視商城。據樂視2014年報顯示,硬件終端是樂視去年收入最高的業務;2014年1月成立樂視云服務,樂視網和樂視控股分別持有60%和40%的股份;樂視電商方面,有樂視控股全資持股的生鮮電商樂生活和網酒網;樂視控股持股的樂視汽車;樂視全資持股的樂視財富。
此外,樂視于去年購買了位于北京東四環附近的宏城鑫泰大廈,并更名為樂視大廈。而西貝爾通信,作為樂視控股旗下子公司在2007年就于新加坡上市。
攤子鋪得如此之大,資金問題如何解決?這是擺在樂視面前的最現實的問題。
“樂視的資金鏈已經面臨較大風險了,資產負債率已經達到66.2%,高于業內平均水平。”沈哲彥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我們現在做增發,已經報到會里正在等待審批。樂視的運營效率比較高,融資能力比較差,這也是阻礙樂視生態快速發展的其中一個原因,所以我們也是希望能夠快速補強這個短板,真正用合理的資本來推動業務的快速發展。”去年11月,賈躍亭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對樂視面臨的融資難問題直言不諱。
截至2014年末,樂視賬面資金不到5億元,流動資產中,應收賬款及存貨合計超過26億元。
之前,樂視通過股權融資從資本市場拿到了7.3億元左右的資金,2014年8月樂視曾發布45億元的定增預案并報至證監會,不過目前仍未審批通過。
事實上,與其他競爭對手相比不難發現,樂視鮮有行業大佬投資。優酷、土豆、小米有馬云的投資,愛奇藝有李彥宏的投資,樂視的融資手段大多數只能算補血自救。
為什么在股價一路飆漲的情況下,樂視卻難以得到大佬的青睞?自上市以來就被多番質疑股價虛高,樂視目前能否支撐起其號稱過千億的市值,越來越大攤子如何為繼?樂視需要解決的疑問和質疑太多。不過,對于時代周報記者提出的這些疑問,樂視最終都未給出回答。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后】樂視網和賈躍亭現在就好比騎上了一輛快速行駛的自行車,速度一旦慢下來,就會不穩,甚至摔倒。所以,他們只能繼續拼命蹬著這輛自行車,在各個領域進擊。但是,自行車再快總有停下來的時候,樂視網的攤子越來越大,結局如何,難以預料。【責任編輯/王起】
來源:時代周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