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郭樹清警示炒房者:很多人買房投資、投機,這很危險

    “很多人買房子不是為了居住,而是為了投資或者投機,這是很危險的。”

    3月2日,在國新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喊話和警示炒房者。

    很多人買房投資投機是很危險的

    此前,郭樹清曾撰文指出,房地產是現階段中國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的“灰犀牛”。他指出,2008年次貸危機前,美國房地產抵押貸款超過當年GDP的32%。目前,中國房地產相關貸款占銀行業貸款的39%,還有大量債券、股本、信托等資金進入房地產行業。

    在此次發布會上,郭樹清再次說到“灰犀牛”問題。他表示:“很多人買房子不是為了居住,而是為了投資或者投機,這是很危險的,因為持有那么多房產,將來這個市場要是下來的話,個人財產就會有很大的損失,貸款還不上,銀行也收不回貸款、本金和利息,經濟生活就發生很大的混亂。所以必須既積極又穩妥地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郭樹清稱:“房地產的問題應該說現在金融化、泡沫化傾向還比較強,但是去年投向房地產的貸款增速第一次降到了平均貸款增速之下,這個成績來之不易。我們相信,房地產的問題會逐步得到好轉。”

    數據顯示,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勢頭得到遏制,2020年房地產貸款增速8年來首次低于各項貸款增速。

    郭樹清表示:“現在我們也進一步采取一系列措施,各城市‘一城一策’,推出房地產綜合調控舉措,目的是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逐步把房地產的問題解決好。”

    金融資產盲目擴張得到根本扭轉

    在發布會上,郭樹清還提到,銀行業保險業風險從快速發散轉為逐步收斂,一批重大問題隱患“精準拆彈”,牢牢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其中,金融杠桿率明顯下降,金融資產盲目擴張得到根本扭轉。2017年至2020年,銀行業和保險業總資產年均增速分別為8.3%和11.4%,大體只有2009年至2016年間年均增速的一半。金融體系內部空轉的同業資產占比大幅度下降。

    銀行業不良資產認定和處置大步推進,2017年至2020年累計處置不良貸款8.8萬億元,超過之前12年總和。影子銀行得到有序拆解,規模較歷史峰值壓降約20萬億元。

    郭樹清指出,金融違法犯罪行為受到嚴厲懲治,不法金融集團風險逐步化解,一大批非法集資案件得到有序處置,互聯網金融風險形勢根本好轉。

    確保金融創新在審慎監管前提下進行

    對于螞蟻集團等金融科技公司在國內的金融市場應該有什么樣的角色的問題,郭樹清表示,四個部門約談螞蟻集團高管人員,都及時把約談情況發布了。

    他指出,互聯網平臺在中國參與金融,在全世界來看,規模和范圍都是最大的,取得了積極效果,特別是對中小微企業提供數字信貸、數字保險和其他方面的服務,做得是很好的,應該說在世界上是領先的,也有很多創新,我們是鼓勵這些創新的。

    “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求不管任何業態的金融業務,都要按照相應的規則規范、法律法規管理,不能有特殊的例外。” 郭樹清稱。

    郭樹清指出,有一些互聯網民營銀行,像螞蟻集團下面有網商銀行,騰訊下面有微眾銀行,四川也有一個互聯網銀行,我們都是鼓勵發展的,但是也必須按照金融規則實行統一監管。“我們不認為有什么限制、不允許他們發展的金融業務,但是我們做任何業務比如保險、信托、租賃等金融業務,都必須按照行業相同的規則進行監管。我相信,這樣的要求經過調整以后,這些機構會很好地適應,能夠得到更健康的發展。”

    郭樹清強調,要把防范風險作為金融業的永恒主題,毫不松懈地監控和化解各類金融風險,強化金融法治,完善長效機制。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確保金融創新在審慎監管前提下進行。【責任編輯/慶華】

    來源:中國新聞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郭樹清警示炒房者:很多人買房投資、投機,這很危險
    參考價“下猛藥” 深圳二手房網簽量斷崖式下滑
    春節假期一線城市樓市成交量創近三年新高
    上海房管局回應新政傳言:要求加強銷售環節管理 未出新政策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