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以來,監管“重拳”出擊,大幅度收緊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的政策要求,一度超出業內預期,在強監管之下,互聯網貸款新規也于近日出爐,“三條紅線”的劃定將對商業銀行帶來哪些影響?近日,北京商報記者采訪了多位銀行從業人士,從他們口中了解了目前不同地區銀行對互聯網貸款業務的態度。在采訪過程中,多位銀行業從業人士向記者直言,互聯網貸款新規下發后,銀行盈利空間將被擠壓,也有銀行開始著手調整相關業務為過渡期做鋪墊。
已有銀行著手調整業務
作為銀行傳統線下貸款的重要補充,互聯網貸款業務曾一度成為部分銀行快速展業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展業過于激進、風險管理存在隱患,也引發監管關注。2月20日,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的通知》,從三個方面明確互聯網貸款業務定量指標,并嚴控地方法人銀行跨區域經營,收緊程度超過業內預期。
在監管文件下發后,為了解銀行層面的具體看法,北京商報記者采訪了不同地區的多位銀行業從業人士后發現,從業人士對新規態度不一,多數銀行業人士直言,新規下發意味著互聯網貸款業務監管方向發生了根本性轉變。有部分銀行業人士向記者透露稱,目前行內正在制定相應的措施,開始對互聯網貸款業務做出調整。
在新規中,銀保監會給銀行與互聯網合作機構的貸款業務劃下了“三條紅線”,第一條是出資比例管理,單筆貸款中合作方出資比例不得低于30%。第二條是集中度,銀行與合作機構共同出資發放互聯網貸款的,與單一合作方(含其關聯方)發放的本行貸款余額不得超過本行一級資本凈額的25%。第三條限額是,銀行與全部合作機構共同出資發放的互聯網貸款余額不得超過本行全部貸款余額的50%。
禁止地方法人銀行跨區經營無疑對區域性中小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展業造成一定的沖擊。在采訪過程中,一家西部地區城商行負責人對北京商報記者介紹稱,“對我們銀行來說,沖擊最大的就是禁止異地經營這條要求,地方小銀行相比大中型銀行來說本身留存的利潤空間就比較小,現在口子收緊了,銀行高層已經安排了具體的措施,開始對未上線的互聯網貸款業務進行調整,將根據監管的要求逐步進行壓降”。
北部一家城商行信貸部門管理層人士則向北京商報記者坦言,集中度管理會對中小銀行開展互聯網貸款業務產生影響,該要求主要限制以互聯網信貸業務為主盈利的銀行,強制要求其降低該類型貸款的集中度,但是對已經審慎開展合作放貸方式的互聯網貸款的銀行影響不大。
在柒財智庫高級研究員畢研廣看來,銀行與全部合作機構共同出資發放的互聯網貸款余額不得超過本行全部貸款余額的50%會讓聯合貸的比例在各大機構,尤其是銀行表內貸款業務大面積縮水。對于銀行來講,在選擇聯合貸款的合作上必然會收緊。銀行肯定會充分考慮其資產質量、流量質量、場景應用、風控能力,還需要考慮到聯合貸款方的內部控制體系和聲譽風險。
篩選合作機構
劃定“三條紅線”不僅意味著監管對互聯網貸款業務規模進行壓降限制,更是意在防控風險。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目前銀行與合作機構開展互聯網貸款的主要流程為,借款客戶向助貸機構申請借款,助貸機構向銀行推薦客戶信息,銀行評估信息后進行放貸,然后借款客戶再向銀行還本付息。
從文件內容來看,監管要求“銀行應強化風險控制主體責任,獨立開展互聯網貸款風險管理,自主完成對貸款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具有重要影響的風控環節,嚴禁將關鍵環節外包”。
一家股份制銀行信貸部門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稱,當前,銀行更愿意選擇和助貸機構合作,因為銀行自營產品做渠道推薦比較難,流量不夠導致推廣到市場上沒有多少人認可。和助貸機構合作也主要是為了獲取助貸機構的流量,再依托助貸機構的風控對客戶進行有效篩選。在客戶篩選上,主要還是依賴于助貸機構,但帶來的風險隱患也不容忽視。
和風險防控相關的就是助貸機構的選擇,“我們合作的機構接近百家,覆蓋的領域也比較全面,文件下發對我行產生的影響不大,因為在前期合作機構的選擇方面,銀行高層也比較明智,業務模式也已經進入比較成熟的階段”。一位國有大行信貸中心負責人對北京商報記者介紹稱,在監管文件下發時,“我們小組就進行了研究和規劃,目前大概了解到的信息是,行內已經在風險控制的環節著手策劃設計具體方案了,但未來會不會壓縮合作的助貸機構還未有進一步通知。此外,這次的政策給出了充足過渡期,還有非常充裕的時間進行規劃”。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孫揚介紹稱,現在一些互聯網貸款的資產方發起做聯合貸款,就出象征性比例如1%的資金,這實際上讓銀行機構承擔較大的風險。雖然一些資產方平臺聲稱會使用自有的融資擔保公司給銀行方兜底,實際上融資擔保公司資金都非常小,在總擔保貸款額度不能超過公司注冊資金10倍的前提下,他們基本兜不了底,所以,銀行還是要做長期、自立更生的戰略打算。
在采訪接近尾聲時,上述股份制銀行信貸部門人士進一步透露稱,“最新得到的消息是高層已經在研究對合作機構的選擇,不符合資質的合作機構將進行淘汰”。
自營、本土化業務成重點
作為金融科技興起下的產物,互聯網貸款業務曾經一度受到銀行的追捧,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銀行主要賺取中間的差額費用,貸款資金流向難追蹤也成為共識。在采訪過程中,多位銀行業從業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直言,在互聯網貸款新規下發后,除了影響銀行加快風險數據的獲取速度,硬性提高自身風控科技的水平之外,自營業務和本土化客源拓展也將成為發展重點,而本地的競爭加劇,也將造成銀行需要在場景、工具上有更多調整。
一位城商行信貸部門高管對北京商報記者指出,從監管的口徑可以推斷出,銀行都應該發展自營的互聯網貸款產品,同時加強合作方業務的管理,這次條款釋放的信號即表明監管在鼓勵銀行在技術、數據、風險可控的前提下來開展自營互聯網業務。小銀行需要依據自身情況進行短板的補充,在監管下合理開展相關業務,杜絕粗獷式發展。
而自營產品需要依托銀行金融科技、智能風控、數據分析等信息技術、科技技術水平,對于銀行來說也同樣存在不少瓶頸,時間、資金、人才都會是挑戰。
一家擁有自營產品的城商行負責人認為最大的制約因素就是流量的擴展,他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新規下發后確實會對我行的互聯網貸款業務產生影響,好處就是壓縮了和助貸機構合作的成本,不好的層面就是銀行的盈利空間可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擠壓,目前銀行正在對行內的自營產品推薦渠道進行調整,但在沒有助貸機構的幫助下,銀行的流量是遠遠不夠的”。
對中小銀行拓展本土渠道的建議,孫揚分析認為,中小銀行要通過助農、餐飲、出行、便民服務等,形成面向C端用戶的持久黏性,還可以幫助聚集小B商戶生態。面向B端,開發非貸款綜合金融服務;同時,發展財富管理等非息收入來源,幫助銀行沉淀存款,增加非息差收入,促進銀行不完全依賴于生息資產,實現輕型化發展。【責任編輯/周末】
來源:北京商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