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銳觀察】如今的電子商務市場,絕對是廝殺與混戰最為激烈的地方。這其中表現出了多模式、多平臺并行,多領域、多行業深入的特點。阿里集B2C、C2C于一體,作為行業先鋒繼續高歌猛進;京東以自營B2C和自建物流為核心,進行線上線下的全方位擴張;而更多的玩家則在各個領域、各個模式中垂直深耕,希望能夠探索出未來電商的新道路。
其中一條最為獨特的商業模式便是電商的C2B模式。在C2B模式中,商業不再是以企業和商品為中心,而是以用戶為中心,用戶改變和塑造企業,而不是企業向用戶出售。今年3月,在漢諾威IT博覽會上,馬云在公開演講中就表示,未來的商業將是C2B而不是B2C。
實際上,C2B電商模式早已生根發芽,在行業中悄然生長。而在這種生長過程中,不同的試驗者也采取了不同的實驗方式,其中大概有三條道路:小米采取了饑餓營銷模式,嚴格掌握用戶需求,形成預售供應鏈;阿里推出了大規模定制產品平臺“聚定制”,企圖滿足用戶個性化的長尾需求。如果說小米和阿里的C2B電商還相對保守的話,國內C2B電商的開創者微價商城則以用戶定價和社交電商的模式成為了C2B電商中的先驅。
三種C2B電商都通向未來商業的偉大羅馬,那么問題來了,三種C2B電商模式中,小米的預售C2B,阿里的個性定制C2B,微價的用戶定價C2B到底哪家強?
三條C2B道路各顯神通
小米的預售C2B更多的是采用預售模式實現了零庫存的管理。雷軍曾經說過,沒有餓死的企業,只有撐死的企業。對于廣大銷售企業來說,高庫存成為了揮之不去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企業供應鏈管理滯后,上下游協調不暢,不能快速響應,以致引發高庫存,企業資金的周轉率和使用率下降,導致企業無法大量更新產品,銷售下滑,資金問題加劇,以致很多企業陷入虧損的泥潭。而小米采用的預售模式中,用戶必須首預訂付款,然后小米根據用戶的需求快速響應,通知生產廠商按需生產,最終及時配送到消費者手中。這種模式能夠精準把握用戶需求量,規避高庫存風險。小米公司還可以在生產之前就收到貨款,實現了資金的快速回籠,保證不被“撐死”。
小米的預售C2B模式其實還是較為低級的。沒有以用戶的體驗為中心,造成了口碑不佳的問題。 相比來看,阿里推出的大規模定制產品平臺“聚定制”更多滿足的是用個性化定制的方式滿足消費者的長尾需求。互聯網時代用戶重視個性化的體驗,傳統的大工業標準化生產很難給用戶帶來獨特個性的體驗。這種個性定制C2B同樣是一種預售模式,但在這樣的模式下推出的是更多元化、DIY的產品,定制的產品,滿足了不同人的不同口味。但這種模式下,成本較高,用戶需求也較小,中小電商平臺很難復制。
而C2B電商模式中走的最遠的微價則是全球首家以消費者“自由出價”為核心理念的購物網站。在微價,商品定價由用戶決定,微價利用朋友圈真實、強勁的傳播性,用戶可以邀請好友幫自己砍價,好友越多砍價越多。微價還開辟出全新的社交與購物相結合的購物體驗模式,用戶和好友分享驚喜就能獲取優惠,領取微價補貼。微價的這條道路相對更為超前,成為了最獨特最具前瞻性的C2B模式。
在實際實踐操作中,微價商城的新型頂價活動無論是優惠程度還是口碑效應都有目共睹。例如如果要購買微價商場的商品,微價商城中會出現“我要砍價”和“我來出價”的按鈕,點擊則可以分享至微信朋友圈,邀請好友幫自己把商品價格降到最低據了解,目前微價已經成功舉辦了5期頂價活動,近百位用戶以2500買到了iPhone 6,每一輪頂價活動都是一輪朋友圈的刷屏熱潮。有一些用戶甚至創造了1元購買iPhone6的奇跡,因為在頂價活動中出價者只需微信分享給朋友,邀請頂價,朋友頂一次價,無需支付現金,微價就為出價者補貼對應金額,只增不減;率先頂到官方價的用戶,則可視為頂價成功。
用戶定價時代正在到來
東吳相對論和羅輯思維中常常強調這樣一種觀點,移動互聯網對于傳統商業價值鏈的顛覆,首先表現在把消費權力重新賦予給消費者,即真正以消費者為中心而不是商品為中心,把過去由傳統企業所控制的商品特權轉化為由消費者控制的消費特權,這種控制權的轉換,帶來了傳統商業價值鏈的顛覆性變化。這種傳統商業價值鏈發生的顛覆性變化使得商品的價值和成本越來越透明,用戶在這樣的透明商業環境中變得越來越聰明,他們不會為溢出的成本買單,他們面對高價會用腳投票,也就是說,移動互聯網將推動“用戶定價”的時代越來越臨近。
雖然目前商業環境并沒有讓消費者成為中心變得如此強勢,但市場環境中的一系列變化已經預示了用戶定價時代的到來。今年4月,樂視手機發布,賈躍亭公布行業內主要競品及樂視手機的BOM清單,一點點為消費者算出手機成本。賈躍亭一再表示,以蘋果代表的傳統企業太驕傲了,他們讓消費者為高成本付出代價,給行業的進步和用戶體驗帶來損害。而在樂視MAX的定價中,賈躍亭提出了一種全新的定價方式:用戶在論壇中共同定價,由用戶確定手機價格,在短短的5天內,就已經有超過132萬位用戶參與到定價活動中來。而在用戶定價的技術領域,微軟更是通過了一項名為“control-based content pricing”的專利技術,通過TV遠程控制對不同功能的定位不同的價格。更具體的來就是圍繞著用戶喜歡的視頻內容形成動態價格。而日本的價格比較網站Kakaku成為了一個連接用戶、廠商的信息匯聚平臺。廠商為用戶提供商品信息以及價格信息,讓用戶在一個平等的尺度下進行價格比較,使得價格在市場比較中逐漸透明。
互聯網帶來的價格透明實際上回歸了商業很本質的一句話“為客戶創造價值”。令人遺憾的是,許多傳統企業在追尋市場壟斷霸權的時候,恰恰把商業的本質忘掉了。而用戶定價C2B電商模式在微價這里得到了史無前例的購物突破:用戶和社交確定價格,所以從2014年12月底開始,微價以“朋友越多,價格越低”為口號,發起全民“頂價活動”,迅速累積了百萬用戶。自微價“頂價活動”開展以來,共計60多萬用戶參與到這次網絡狂歡中,業內人士分析,這樣的成長速度及活動效應都堪稱電商界的奇跡,前所未見。
三大C2B模式到底哪家強?
移動互聯網最大的貢獻是,把生意的主導權越來越多賦予給消費者,使得那些在傳統生意模式下似乎面目模糊、千人一面的消費者,突然變為個性鮮活,影響巨大的消費者。把當代消費者對消費點評、質疑、傳播的價值充分挖掘的移動互聯網企業,往往會帶來原行業的新玩法。
三種C2B電商模式中,小米的預售C2B,阿里的個性定制C2B,微價的用戶定價C2B各行其道,其實都取得了一定得成效,目前來看,小米通過預售C2B模式一躍成為國內第三大電商,可以說是風頭最盛。但必須要意識到,小米的預售C2B模式其實是最初級的C2B模式,這種模式終將會迎來個性化需求的爆發和消費權力的下移。
C2B的核心區別就在于由消費者驅動,以消費者的需求為起點,在商業鏈條上進行波浪式、倒逼式傳導,最終形成新的商業模式,這是互聯網商業模式的革命性創新。因此,C2B模式最核心的特點即是“定制化、個性化和用戶定價”。所以,阿里的個性定制C2B,微價的用戶定價C2B其實更具潛力。
阿里的個性定制C2B背靠大樹好乘涼,但如果要談顛覆性的話,微價還是更具前瞻性。微價開創的購物模式微價突破了行業空白,可謂史無前例----商品、消費過程以及體驗過程都被包裝成為社交體,微價用充滿趣味的玩法吸引消費者,并將消費者快速、有效的鏈接起來,開啟社交購物的新紀元,而微價能否利用用戶定價C2B模式持續成為下一個顛覆者還是未知數。無論是市場還是投資者都對用戶定價的C2B模式表示了極大的關注。微價商城近日剛剛完成了晨興創投的一千萬美元A輪融資,融資后,微價商城的估值近億美元,本次融資距微價商城上線不到3個月時間。微價借此融資機會成為了C2B模式中的最大黑馬。而知名VC高榕資本、高原資本、藍湖資本、KPCB、德同資本、正和島基金、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Lightspeed、險峰華興創投、藍馳創投、鼎輝投資、IDG資本、高捷資本等均表示有投資意向。
后記:
“用戶定價”C2B模式目前遭遇的難題則是用戶購得商品的價格遠低于市場價格,這使得實踐者面臨一定的成本壓力,而且“用戶定價”在顛覆傳統定價模式的過程中也遭遇著與上游供應商博弈的難題。可以說,完全的“用戶定價”模式還多存在于理想當中。
有經濟學家表示,C2B模式中的用戶定價直接改變的是“明碼標價,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形態表征的市場經濟機制, “定價權、平均利潤操控權、經濟主體現實性和社會財富分配公正力向勞動者利益有機傾斜”為作用中樞,是“貧富分化嚴重,百姓購買力積弱”和“產品、產能和勞動力較嚴重過剩”等當代社會弊端的促良利器,這一商業模式也將由精英主導的社會格局改變成變為“精英+用戶共同化”的格局。
三條道路C2B模式通往羅馬,但可以確定的是,越來越透明的移動互聯網消費環境中,用戶定價C2B模式終將成為未來,消費者最終將成為真正的上帝。【責任編輯/劉佳慶】
本文為吳儁宇供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稿件,作者微信:wujunyu1205010159。
來源: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