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國產手機出海,想要夢想照進現實,有很多困難要解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者按】隨著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逐漸飽和,實力不斷壯大的國產手機廠商也開始將眼光放在了海外,都邁出了拓展海外市場的步伐。例如華為在倫敦開了新品P8的發布會,前幾天雷軍也帶領小米走入了印度。可是,國產手機能否順利進軍海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國內市場正處于膠著之際,國產手機品牌紛紛將目標瞄向海外市場,部分國家甚至成為某些企業的第二故鄉,賺得盆滿缽滿。但仔細分析,如此風光的背后卻暗藏殺機,誰能笑到最后還難以知道。雖然各家企業都心懷征服世界的美夢,但對于很多企業,現實卻是相當骨感的。

    國產手機扎堆第三世界

    幾乎所有企業都將第三世界國家作為自己最重要的市場(沒有之一),這些國家智能手機的普及率普遍較低,如印度功能機的占有率依然達71%之高。這一方面說明這些地區尚未被蘋果、三星等智能手機大牌所占領,中國品牌在猶如白紙一張的智能手機空白區域將不會面臨傳統市場的品牌教育問題,此外不少傳統手機企業在智能機時代要么被收購要么市場份額急劇縮小,第三世界成為企業競爭的空白區,給了國產手機企業很大機會。其中最有利國產品牌的是這些地區用戶尚停留在拼性價比階段,而這正是國產手機廠商的傳統優勢項目。

    由此非洲、印度、以巴西為代表的拉丁美洲都成為國產手機廠商的重點角逐地,小米去了印度,華為去了東南亞,TCL通訊在拉丁美洲和非洲深耕已久……不得不承認這些企業在這些區域過上了如魚得水的生活。國內手機企業競爭日漸白熱化,一個點的市場份額的爭取要耗費大筆的營銷和推廣費用,甚至口水仗,而在海外只要做好以下兩點基本就無太大阻礙,可以順利攻城略地了。

    1.拜好碼頭,做好品牌

    部分地區運營商的銷售渠道非常之廣,手機廠商只要與當地運營商做好關系,一切自然順利。

    而國產品牌如華為、中興以及TCL通訊由于其業務本身比較重視與運營商的關系,較之其他在國內習慣電商以及粉絲化營銷的廠商自然有優勢。另外,一些地區電商還未廣泛普及,一些廠商恐怕患上水土不服的毛病。而由于與運營商關系也罷,傳統業務在這些區域也好,品牌在海外市場的影響力還是非常重要,這其中華為、TCL通訊、聯想優勢明顯,華為是海外眾多運營商的供應商,TCL通訊早年收購阿爾卡特,有品牌附加值,而聯想則是靠摩托羅拉在海外大做品牌。

    2.海外生產研發能力

    這點上述幾大廠商做的幾乎都不錯,在大談企業情懷之際多以海外研發為由頭,然后大談企業的海外文化改進,類似文章很多,鐵哥就不再贅述。

    但在大談海外研發之時,請大家不要忽略一點,這些廠商設立海外研發中心或生產基地的其它意圖在哪?鐵哥認為有一亮點,即研發中心或生產基地也是與當地政府以及各地頭大佬搞好關系的重要手段,與我國改革開放早期政府歡迎外企入駐相同道理,

    忘不掉的第一世界夢

    如果注意觀察,我們會發現雖然各大廠商在第三世界日子過得都很滋潤但老總對外講話總喜歡將第三世界的業績一語帶過,歐美等發達地區的開拓的業績成為老總們口中樂此不疲的談論點。

    這其實也可以理解,對于智能手機這類產品只有得到一線地區用戶的認可其品牌也才是真正經得起考驗的。于是,我們可以看到一些企業雄心勃勃的遠征歐美的舉動,樂視手機一發布會便選擇北京、硅谷兩地直播,華為多款手機選擇在英國首發,聯想和中興也都簽約NBA球星做品牌代言人以培養群眾基礎,而TCL通訊依靠阿爾卡特品牌在歐美的品牌基礎,先發制人,已經在歐美市場站穩腳跟,品牌推廣更注重全球化和多樣化,比如贊助環法自行車賽、在鋼鐵俠3電影進行產品植入、找知名DJ AVICII做代言人等。

    雖然大家以八仙過海之態進軍難度最大的歐美市場,但個中的困苦只有自家知道。華為由于眾所周知的被美國責難的安全問題,在美國市場進展緩慢,樂視發布會有硅谷但樂視的海外基礎遠不及國內,一切還在觀望。相比之下,鐵哥比較看好聯想和TCL通訊,這兩家都是收購了歐美知名品牌,可最大程度規避其他廠商最為擔心的品牌水土不服問題。聯想還在路上,而TCL通訊已經開始收獲勝利,2014年第四季度全球銷量作為中國手機廠商海外第一,拉丁美洲(巴西除外)位列第一,就連公認最困難的美國市場也已占據第五的位置,也基本得益于以上優勢。

    第一世界雖然美好,但如果戰略選錯甚至執行節奏出現偏差,一切都有可能成為鏡花水月。

    躲不過去的專利障礙

    專利恐怕所有中國企業的噩夢了,此前小米在印度市場的開拓便由于專利問題幾乎陷入停滯狀態。中國企業在專利方面做的最好的是華為和中興,由于企業成立時間較長在各個方面的專利都做了大量工作,而一大批新興企業如小米和魅族在專利方面明顯欠缺。此前TCL通訊的5G研發中心直接定在法國。旨在對最新5G技術研發,從專利角度謀求發展。

    專利不足在第三世界或許還可以勉強過關,但在歐美以及以歐美法律為參照的印度等地方,專利就成為中國企業始終躲不過去的陰云。這些地區對專利的保護尤為注意,此前蘋果和三星的專利大戰便是實例。如果不能盡快解決專利問題,則中國手機的海外征戰前途將被蒙上層層迷霧。

    其中更為危險還在于,早期中國企業如TCL通訊和聯想以收購方式規避了很多專利問題,但隨著一線手機品牌的逐漸兼并,能被兼并且手持大量專利的企業已經非常稀少,國內企業以收購來解決專利問題的道路似乎行不通了。

    以上是鐵哥對于國產手機出海的一點點看法,總體認為雖然部分廠商在第三世界過的普遍不錯,但隨著這輪手機領域并購的結束寡頭化企業將會重新重視這些被忽視的國家和地區。屆時國產手機品牌在第三世界的好日子也行將結束,但真正不山寨,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卻可以借此機會不斷壯大,最終在歐美一線國家站穩打下扎實基礎。其中鐵哥相對比較看好有一定品牌沉淀和知識產權積累的TCL通訊和聯想,而聯想此時最亟需解決的是傳統pc機品牌的手機沉淀以及與摩托羅拉的團隊融合以及品牌的聯想化工作。

    【IT時代網、IT時 代周刊編后】 國產手機想要走出國門,走向海外,障礙還不少,困難也很多。但是我相信,隨著國產手機廠商在研發上的不斷加大投入,再加上歷經競爭這么激烈的國內市場的洗禮,我相信,上述問題終究會得到解決,國產手機也一定能在國際市場占有一席之地的。【責任編輯/王起】

    來源:科技說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世界這么大我想去看看:國產手機“闖海外”有這幾種方式
    國產手機出海,想要夢想照進現實,有很多困難要解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