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百度錢包接入Uber意在移動O2O,能否優勢互補,產生一加一能否大于二的效果?關鍵還是看未來提供的服務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銳觀察】在去年12月百度戰略入股Uber的時候,李彥宏就表達了將百度錢包接入Uber的合作意愿,而在五個月之后,Uber本土化發展已漸入佳境,百度錢包和Uber的合作終于落地。

    對于百度來講,無論如何都不能錯過出行市場的支付入口,同樣對于Uber來說,國內專車市場早已魚龍混雜,在本土化問題上需要百度來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如今百度錢包接入Uber,并作為首選默認支付方式,那么這場一加一的合作能實現大于二的效果嗎?

    優勢互補,Uber意在打破窘境

    作為專車行業鼻祖Uber在中國備受推崇,然而不得不面對的事實是,Uber目前在國內市場的份額并不突出,主要在北京、上海、杭州等9個中國城市開展 服務。百度錢包雖然已經成為用戶最常使用的前三大支付平臺,但主要高頻覆蓋范圍卻集中在糯米、去哪兒等百度系應用之中,一心崛起的百度錢包需要一個強有力 的入口來擴展外部應用場景。由此來看,二者合作的核心在于優勢互補。

    Uber的發展受到限制,一是滴滴快的、神舟租車等國內公司的壓制,相比于Uber它們更熟悉中國市場,深諳中國用戶的需求與習慣。第二則是Uber自 身的問題,雖然在支付上接入支付寶后擺脫了只有信用卡支付的窘境,但支付寶的角色僅限于支付工具,對于提升Uber的用戶體驗可謂戔戔之數。從目前來 看,Uber的不足還需要百度來改善。數據顯示,百度地圖的覆蓋了超過70%的手機用戶,這一數字是高德地圖的四倍,而百度錢包早已植入到了百度地圖當 中,不僅可以解決Uber的流量和市場布局問題,在支付上也能形成一體化的使用體驗。Uber的自身問題或許可以解決。

    百度錢包想要入主Uber的消息流傳已久,原因莫過于Uber能夠緩解百度錢包在外部應用環境上的弱勢。百度錢包接入Uber之后,憑借百度對國內用戶 的了解,或可對Uber的業務模式進行細化和調整,在優惠和售后體系上也能給予最大力度的支持。而對于百度來說,為了進一步擴大百度錢包的市場份 額,Uber可謂是一把利劍,在品牌塑造和專車資源上力挺Uber,進而在更大范圍內擴展市場,是百度的不二選擇。可以說,沒有百度的幫助,Uber很難 和背靠阿里騰訊的滴滴快的正面相爭。

    移動O2O,百度相中了Uber

    算上百度此前投資的易到用車、51用車、天天用車等出行工具,百度錢包手中握有的出行支付已經拉開局面。率先接入Uber,原因恐在于Uber不僅僅是出行工具,更是一種移動生活O2O的解決方案。

    百度對于移動互聯網的定義是連接人與服務,百度錢包內置于百度系應用之中也正是出于此意。而Uber和滴滴快的的不同之處在于在移動O2O方面的數次嘗 試,2012年Uber在倫敦推出了冰淇淋外送服務,隨后在西班牙市場推出了送餐服務,在中國市場上Uber聯合窮游網推出了“Uber環球用車指南”。 可以說,百度眼里的Uber,絕不是一張單純的移動支付入場券,更多的是把Uber打造成百度錢包在出行服務匹配需求中的一環。

    我們還不清楚百度和Uber將如何布局移動O2O市場,不過百度錢包之前推出的心付和搭訕基金的宣傳片,明確表達了讓服務找到人的服務形式,也是百度布 局O2O的主要方向。在李彥宏眼中,汽車已不再是簡單的出行工具,一旦把汽車連上互聯網,便是和手機一樣的移動互聯網終端。汽車互聯網至今還是一塊處女 地,和市場存量很大的手機互聯網相比,汽車將是下一個即將爆發的移動互聯網載體。Uber之前就已經嘗試了汽車O2O的先例,而在未來必定有更多的玩法出 現。相比于智能手機,汽車所能帶來的O2O服務形式更加多元,從餐飲到汽車保養甚至汽車保險,都為O2O提供了發生的可能。

    從現實來看,百度錢包接入Uber為的是移動互聯網入口和外部場景擴展,從長遠來看,百度錢包卻把目光瞄向了有消費能力的車主,特別是Uber所針對的中高端市場,而這些都將成為百度在O2O行業變現的資本。

    機遇大于變數

    不過,百度錢包入局Uber也存在變數。一 是專車市場仍舊是個燒錢的行業,百度錢包需要考慮投入產出比,況且Uber的用戶量還不及百度錢包,在短時間內或難從Uber那里導來大批量的用戶。二是 專車市場受政策的影響很大,而Uber的主要資源是私家車,一旦Uber受到政策影響而國內發展受阻,百度錢包或也受影響。三是百度錢包接入Uber,雖 作為首選默認支付渠道,卻并沒有踢除支付寶,在百度錢包優惠期過后,依然面臨著和支付寶正面對抗的可能。

    過去的都只是經驗,我們不能用過去的教訓來斷定未來的成敗。百度錢包入主Uber或許兩者都面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但不管怎樣用戶卻是其中最大的收益者。在專車市場上,合并后的滴滴快的已不容小覷,Uber作為市場的攪局者反而更有利于行業的競爭。同樣在支付領域,百度錢包等新支付平臺的崛起,也給了 我們更多樣的選擇。如果百度和Uber能夠為這個市場帶來更多的服務,無論合作走向哪里,都是一場一加一大于二的嘗試。

    Alter供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稿件,微信公眾號:spnews

    來源: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百度錢包接入Uber意在移動O2O,能否優勢互補,產生一加一能否大于二的效果?關鍵還是看未來提供的服務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