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銳觀察】這篇文章的題目,我本來下意識地想叫“移動搜索哪家強”來著,后來想到這個網絡用語已經不流行了,網絡真是變化快。又想到這個現象,和本文討論的主題內在精神相通。搜索市場相當長時間保持穩定,現在隨著移動互聯網浪潮,格局也發生了劇變。
最近,國內權威流量統計機構CNZZ數據顯示,2015年3月,中國網民使用移動搜索引擎的主要情況:百度搜索份額79.61%,位列第一,神馬搜索份額以13.35%緊隨其后,搜狗搜索份額占5.80%列第三位。
互聯網產業激動人心之處,就在變化,一年一個樣,三樣大變樣。神馬搜索是去年4月阿里與UC優視聯合推出的移動搜索引擎,一年過去,已贏得榜眼的位置。三年前360正是憑借自己在PC瀏覽器上的渠道優勢,一舉在CNZZ的流量統計中啃下10%的市場份額,超越搜狗成為PC搜索第二。市面上有多份移動搜索報告,有用問卷方式做品牌認知度的,有用收入統計營收份額的。但圈內人都明白,搜索最關鍵的一個指標,是實際檢索量。所以360一直引用CNZZ數據證明自己拿到PC端搜索第二。
那么,新一輪賽馬中,神馬的后起之秀,僅僅是因為在移動端復制了360的模式么?我想這不是關鍵。更重要的變數是移動?!耙苿铀阉魇且粋€全新的戰場!” 李彥宏、俞永福、王小川三個當家人,在不同場合都表達過這一觀點。確實如此,用戶的移動搜索行為中,只部分地延續了原來在PC端搜索的使用習慣。增量空間更加巨大。
一方面,移動端是移動的,這不是一句廢話,產品經理很多時間以為自己理解了,其實沒有,或者沒理解透。移動搜索可以與各種場景結合,比如逛街時的購物比價;另一方面,手機有視覺(攝像頭)、聽覺(麥克風、聽筒),當然PC端也有,但應用狹窄,交互方式還是以文字為主,注定將被移動搜索顛覆。李彥宏明確說過,五年內,移動語音搜索的占比就會超過文字。
那么問題就來了……求求你不要拉黑我,我在嚴肅地討論問題。市場份額的量固然重要,至少同樣重要的是“質”。這三家起家的生態位大相徑庭,移動搜索戰略也各有千秋。讓我們一一分析。
從各家移動搜索近期動作來看,百度更傾向于渠道戰略,彌補因先天錯失移動瀏覽器的失誤,鞏固在搜索領域的市場地位;神馬則重于產品戰略,逐步完善各類細分搜索市場的內容服務能力;搜狗則推行品牌戰略,借勢微信并邀都敏俊代言大肆推廣。
百度:渠道戰略,穩固優勢
UC和QQ的先發優勢讓手機百度在移動瀏覽器市場遲遲不能打開局面,再加上失去收購UC的可能后,百度對渠道的緊張不言自明。所以2012年以來,百度就不停的加速自建移動搜索渠道——推出獨立搜索APP。旨在用新的產品概念來拓展移動搜索渠道,鞏固百度搜索的市場占有率。
從產品上來講,獨立的搜索APP可以充分發揮百度移動搜索的各個功能,當然自家的移動搜索產品能更好的適配自家的創新服務,包括語音搜索、拍照搜索、場景搜索、位置搜索等移動互聯網時代下產生的新的搜索需求,同時還能搭載一些百度的其他業務,如移動支付、生活服務等。
對已趨于飽和的手機瀏覽器市場,百度強行插入的難度非常大,但換個姿勢,通過長期在PC搜索積累下來的用戶基礎,依靠在自有分發渠道能力,推出有別于手機瀏覽器的獨立搜索APP,還是非常受用的。因為用戶很難會更換瀏覽器,但多下一個不是瀏覽器的產品還是有可能的。從這個角度出發,百度在渠道戰略上還是頗花費心思的。
但反過來看,所謂的獨立搜索APP,其實又是一個排外的半封閉式的輕型手機瀏覽器,這一點可能在百度APP上不好體現,因為大家常用百度搜索,百度APP一般能滿足用戶的搜索需求了,換成用搜狗搜索APP就能很明顯的體會,最簡單的一點,就是你在搜狗APP內不能將百度設為常用搜索,反過來百度APP也是如此。
至于輕型瀏覽器一說就更好理解了,獨立的搜索APP其實與手機瀏覽器非常類似,只是僅保留了與搜索信息直接相關的基礎功能,基本上可以作為簡單的手機瀏覽器使用。有興趣的話不妨在應用商店內搜索一下,看看百度、搜狗搜索APP和UC、QQ甚至是百度瀏覽器各自的下載量,豌豆莢上前者是后者的一倍還要多。
神馬搜索:產品戰略,完善體驗
馮鞏、郭冬臨早年合作小品里有一種夸人的方法:“在相聲界歌唱得最好的,在歌唱界相聲說得最好的。”如果說百度是搜索界移動端做得最好的,神馬就是移動互聯網搜索做得最好的。
與百度和搜狗相比,神馬搜索在渠道上擁有先天優勢,憑借UC在移動瀏覽器市場的領先地位,神馬搜素是天生的富二代,一經推出就快速的取得了過億用戶,這不免會讓其他競爭對手羨慕嫉妒恨。
既沒有渠道壓力,又能拼爹,有阿里的支持,神馬將主要精力集中在產品研發上,有UC在前沖鋒陷陣,神馬也壓根用不著推出獨立的搜索APP,對于神馬來講,暫時只需在UC的基礎上不斷完善搜索產品即可,移動搜索的市場競爭來日方長,決勝局在未來人工智能主導的智能化搜索市場。
目前,神馬搜索依托UC瀏覽器主攻小說、購物等細分領域,這是根據UC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性切入移動搜索市場,先做最擅長的事情。手機小說用戶粘性最強,小說讀者每天都要多次打開手機瀏覽器,而且每次停留時間都足夠長,這些是深度的瀏覽器用戶,而且從技術上也很簡單,所以神馬自然要先滿足這類用戶群體。
購物搜索就更好理解,神馬融合了阿里的搜索團隊,阿里一淘早已經是最大的購物搜索平臺,商品數據足夠豐富,這一點百度也望塵莫及。在全面融入阿里之后,神馬發展購物搜索更加水到渠成,PC搜索時代,阿里可以拒百度于淘門之外,在移動搜索時代,神馬能夠成為阿里在淘寶以外一個全新形態的綜合入口。無論從自身優勢還是戰略需求,購物搜索都是神馬的重中之重。
神馬最大的優勢,也許不是UC的流量,也不是阿里的資源,而是沒有PC的包袱。搜索在移動大趨勢下,一個重要的方向,是讓用戶連接內容和服務,這需要針對各種移動應用場景做有針對性的產品創新,是萬里長征,不可能一蹴而就。
搜狗:品牌戰略提升形象
移動搜索中,搜狗的廣告攻勢最為迅猛,天價請來金秀賢代言,瘋狂投放廣告。這背后是搜狗對提升品牌知名度、影響力的需求,但再往深了體會,其中也有搜狗的不得已。
百度在移動分發市場有充足的話語權,有足夠的實力推一款獨立的百度APP,而搜狗相對凄涼,現在打開你手機隨便一家應用商店,看搜狗搜索獨立APP的下載量是多少?畫面太美,不忍直視,還是不說了。
另外搜狗也有心,采取360和神馬依托瀏覽器的三級火箭模式?怎奈搜狗瀏覽器的市場份額與兩家相差較遠。搜狗輸入法的用戶量確實無人能及,但輸入法產品在PC端還能跳轉瀏覽器,曲徑通幽,但在移動端對搜索的引導就較弱,云深不知處了。總不可能在用戶打字的時候,突然跳轉到搜索頁面去吧。
好在搜狗攀上高枝,鵝廠將之前屬于搜搜的入口全部轉給了搜狗,包括QQ瀏覽器以及騰訊各大web網頁入口,這給搜狗移動搜索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不過,騰訊自身在手機瀏覽器市場與移動分發市場都屬于追趕者的角色,要助搜狗登頂移動搜索暫時還不現實。
去年6月初,騰訊將微信數據接口也給了搜狗,搜狗獨家提供微信公號內容搜索,之后推出微信頭條這一內容聚合型產品。不過,微信內容搜索不算剛需,市場較小,不足以為搜狗的流量帶來實質性的提升。盡管如此,而后搜狗不愿看到的一幕發生了,8月中旬微信5.4版本開始提供搜索功能,用戶可以在微信內直接搜索微信公號的內容,無形之中搜狗的微信搜索功能就成了雞肋。
微信搜索雖然不能直接改變移動搜索市場格局,但確實多少算個差異點,能提升搜狗搜索的品牌認知。搜狗沒有其他更好的手段來擴展移動搜索份額,現階段通過廣告手段來提升品牌知名度更為合適。
論技術,搜狗十多年的積累家底非常豐厚;論資源,騰訊把能給的都已給搜狗了;論用戶規模,搜狗輸入法的市場份額過半;論趨勢,移動搜索未來前景不可估量,搜狗的方向也錯。可以說,搜狗在移動搜索市場已具備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但為什么就是市場份額上不去呢?
在移動搜索市場,產品本身的功能、內容等基礎服務能力早已不是決定性因素,如今最難改變的是用戶認知和習慣。一來搜狗搜索的品牌知名度一直被搜狗輸入法掩蓋,用戶知道最多的“搜狗”是輸入法而不是搜索,百度才是眾人皆知的搜索品牌;二來,用戶習慣很難改變,用慣了百度搜索、UC瀏覽器的就很難突然轉用搜狗,現在仍有不少用戶習慣在UC瀏覽器上用著百度搜索。
目前對于搜狗搜索最需要的可能就是不斷的向用戶灌輸產品品牌,一步步的改變用戶認知之后才有機會慢慢培養用戶使用習慣。搜狗搜索選擇品牌戰略的方向沒有問題,不過,只有一個都敏俊難道是想先爭取女性用戶么?或許在廣告效果上該重新考慮下?!矩熑尉庉?劉佳慶】
本文為王利陽供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稿件,作者微信公眾帳號:科技不吐不快。
來源: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