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晚間,"永遠熱淚盈眶"的羅永浩再度被送上熱搜。羅永浩自曝稱,其"交個朋友"直播間所帶貨的品牌羊毛衫,被證明是假冒偽劣產品。對此,羅永浩公開承認管理失當,導致消費者買到假貨,并表示將對消費者賠償。
魚香肉絲里或許可以沒有魚,但羊毛衫里不含羊毛,這顯然就不把消費者錢包里的錢當"錢"了。羅永浩"以一賠三"的速度和態度無可指摘,這是其作為公眾人物所應盡的社會義務,同時也是其作為一名有廣泛影響力的主播,所必須承擔的法律責任。
今年11月6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于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其中明確了網絡平臺、帶貨主播、商品經營者等主體的法律責任,并列舉8大重點違法行為,其中"質量違法"、"廣告違法"均位列其中。
顯然,羅永浩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后一個"賣假貨"的當紅主播。此前,被譽為帶貨直播"三駕馬車"之一的辛巴"翻車"了。其在直播中銷售的高價燕窩,被職業打假人舉報稱,只是廉價的糖水。商家因此退賠超過6200萬元,辛巴也陷入了更多的造假漩渦中,本人也被廣州有關部門立案調查。
"用信任換利潤,因利潤生責任,以責任贏信任"。這是電商主播商業邏輯的閉環。不難看出,信任之于電商主播的作用和價值是至關重要的。
那么,賣了假貨的辛巴和羅永浩還值得信任嗎?這個問題的答案眾說紛紜。信任者,可以用"人非圣賢"來解釋,也可以用"態度誠懇"考慮"再給一次機會"。反對者,可以用"失信"作為說辭,也可以用"管理失范"來佐證。
且不論部分不可撼動的"鐵粉"和有所過節的"一生黑"。人們似乎都有信任和不信任兩位主播的充分理由。只是,想要讓帶貨直播市場健康成長,需要的似乎遠不止是"信任"。
比起對辛巴、對羅永浩的"信任","制度"的約束或許才是讓行業長治久安的根本。
網友可以自行選擇支持辛巴、羅永浩,但有關部門必須要明確對帶貨直播的監管職責。因為只有監督到位,主播才能真正明確售假的代價,廠商也能知道"鋌而走險"的風險所在。也只有這樣,消費者也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直播帶貨才能擁有規范的秩序。
賣了假羊毛衫的羅永浩,不能代表其帶貨的產品都有問題,也不該讓直播帶貨行業因此"背鍋"。相關的規范不僅是對消費者的保護,也是對主播、平臺、廠商等不同環節的參與者的一種保障。對市場監管、工商等部門而言,整頓帶貨行業秩序是修復信任的開始,也是行業迭代的必由之路。
帶貨產品"亂花漸欲迷人眼",但帶貨主播必須有一雙火眼金睛。正如羅永浩所言,其沒有售假的主觀惡意,但在"選品"管理上存在的不足已暴露無遺。另一方面,如果說個人或是企業的管理,給了假貨存在的空間,那么市場的無序,恰恰是滋生各類假貨的溫床。
用戶的信任必須要建立在透明且有效的監管體系之上,而絕非對個人的崇拜或否認之中。個人的私德可以作為粉絲群體追逐的的緣由,但不應該成為市場的標準。維護市場的穩定,顯然不能僅靠羅永浩們"自查自罰",更需要制度對市場進行有效的規范和常態化的管理。
因此,我們在討論辛巴和羅永浩的個人問題時,大可以"多想一點",誰應當來約束賣假貨的網紅們,又該如何讓消費者在獲得實惠的同時有效保障自身利益。輿論質疑假貨也需要推動監管的到位、規范的設立、標準的建設。只有這樣才能讓售假者無所遁形,讓消費者買得放心,更讓行業有法可依。【責任編輯/額發】
來源:縱相新聞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