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華人為何質疑“WeChat禁令”案律師

    當美國政府和美國華人針對WeChat禁令的訴訟正開展得如火如荼之際,在此案中代表華人維權的美國微信聯合會(以下簡稱“美微聯會”)卻陷入爭議。對此,美微聯會的一名顧問委員27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回應相關質疑并披露更多內情。

    當地時間9月20日上午,美國舊金山聯邦法院頒布臨時禁制令,暫時阻止美國政府“全面封殺”WeChat。這一消息令代表華人維權的美微聯會贏得很多好評。然而,沒過多久,華人圈對此次法律行動的評論“畫風”卻突然改變,一些指責聲開始涌現。

    《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這些質疑和指責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此前該聯會曾向華人募集訴訟費用共計約100萬美元,花費為什么這么多?二是為什么在美國商務部尚未頒布實施細則前,聯會就發起訴訟?三是律師團在此時發起訴訟,到底是為了幫華人維權,還是為了個人“名利雙收”?又或是有美國大選因素,為了幫民主黨打擊特朗普?

    對于華人律師想要借機“發財”的說法,美微聯會律師團隊一名不愿具名的顧問委員2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其實這個價格已經比正常情況下的律師費用低很多,因為一些華人律師完全將此次維權案件當作公益,并未收取律師費,而團隊聘請的當地美國律師也體諒華人捐款不易,減少了收費。這名顧問委員說,一些華人對花費不理解,可能是因為不太了解這些背后的情況。美微聯會目前已計劃聘請審計團隊,審計律師團隊對捐款的使用。

    美微聯會的動機和意圖也成為一些華人的質疑焦點。有人稱,聯會專門選擇一家“逢特必反”的聯邦法院起訴,而且在美商務部尚未明確禁止“使用WeChat”前就向“美國總統發起總攻”,說明該會有政治目的,更指稱律師團隊中有人和拜登副手哈里斯有聯系,暗示美微聯會并非真的替華人維權,而是摻雜了美國國內政治因素。

    對此,這名美微聯會的顧問委員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從法律程序上來講,美國政府對WeChat的禁令原定于9月20日生效,但美國商務部的實施細則18日才公布,倘若那時才發起訴訟,那么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趕在禁令生效前拿到臨時禁制令。此外,恰恰是因為8月美國總統對WeChat的禁令過于模糊,讓華人不知道是否還能繼續下載使用WeChat,他們才發起這一訴訟,而并非是由政治或大選因素驅動。至于法院的選擇則是一種訴訟策略,她說:“我們當然不能去選擇那些比較保守、從沒有反對政府政令先例的法院去打這樣一個官司,只有在那些相對自由、有駁回政府命令先例的法院,官司才更容易打贏。”

    為何幫華人維權的團隊現在反而遭到這么多華人的指責?這名顧問委員告訴記者,可能還是由于一些華人把事情看得過于二元化,且當前美國華人內部本身就很分裂。“很多人可能沒法理解華人草根團體挑戰總統令這件事情,簡單化地認為我們在‘反美’‘叛(美)國’,而一些特朗普和共和黨的支持者會認為,我們是和民主黨有勾連。”她透露,由于這些復雜的因素,目前美微聯會的幾名發起人律師背負極大壓力,有律師不斷遭到電話和郵件騷擾,個人信息在網上被惡意散播,甚至還遭遇到人身安全威脅。“我們最初的想法并沒有這么復雜,也沒有想到會被這樣嚴重地政治化。”她感嘆道。  據報道,9月25日,美國司法部要求舊金山聯邦法院在10月1日前作出迅速裁定,允許美國政府在上訴期間,恢復特朗普政府針對WeChat的禁令。【責任編輯/李小可】

    來源:環球時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法官:美政府上訴期間不大可能執行微信禁令
    華人為何質疑“WeChat禁令”案律師
    特朗普政府禁止WeChat,就如同切斷在美華人生命線
    微信不是第一個!超過1500家互聯網被俄羅斯問候過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