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觀點】比爾·蓋茨才是真正的江湖大佬

    TikTok事件就像特朗普導演的一出肥皂劇,每天都有更新。

    最新的進展是:甲骨文和沃爾瑪進場,微軟出局。自從特朗普在7月份聲言要封殺TikTok以來,微軟一直都是這筆潛在交易的緋聞領跑者。

    美國西海岸兩位to B領域的老冤家為拿下一款來自中國的to C產品明爭暗斗了兩個多月,最后還是特朗普提醒他們:這明明是一筆to G屬性的交易。

    對于特朗普來說,TikTok不是目標,而是棋子。無論是說要關掉TikTok還是說要從交易中抽取巨額傭金,都是說給選民看的,并視輿論的反應隨時改變態度。對華為是刺刀見紅,對TikTok則是老叟戲頑童。他很瘋癲,但也很精明。

    甲骨文之所以成為這筆交易的最新領跑者,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特朗普在西海岸科技大佬圈確實沒有什么朋友。蘋果越來越倚重中國市場,貝佐斯的《華盛頓郵報》一直跟特朗普政府唱反調,FB和谷歌為了避免瓜田李下之嫌不得不充當看客……

    只有甲骨文和微軟,兩家世界上最大的軟件公司對接盤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但拉里·埃里森和比爾·蓋茨的目的并不一樣。

    甲骨文老板拉里·埃里森是特朗普的鐵桿支持者。去年貿易戰愈演愈烈之際,他是硅谷第一個跳出來表忠心的大佬:“如果就這么讓中國經濟超越我們,讓中國培養出比我們更多的工程師,讓中國科技公司擊敗我們的科技公司,那我們就離軍事科技也落后的那天不遠了。美國與中國的激烈競爭中,我站美國隊。”

    今年年初,拉里·埃里森還親自舉辦了兩場高爾夫籌款大賽,最后為特朗普籌集了幾千萬美元的競選資金。當然,拉里·埃里森以前還支持過克林頓和奧巴馬,可以說政治站位水平極高。拉里·埃里森和特朗普都是第二代歐洲移民,父輩都是地產商,此外兩人都以口無遮攔著稱。

    所以,凡是總統反對的,拉里·埃里森都反對;凡是總統支持的,拉里·埃里森都支持。畢竟美國政府和軍方是甲骨文最大的客戶之一。如果說特朗普是政客中的生意人,拉里·埃里森就是生意人中的政客。

    商人的本質是逐利。拉里·埃里森對中國的反水,源于甲骨文在中國市場的節節敗退。十幾年前,甲骨文不僅占據了全球數據庫行業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還幾乎壟斷了中國市場。

    但到了2018年,其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只剩7%,被用友、浪潮等中國本土公司反超。更重要的是,隨著中國科技公司在2010年前后掀起的去IOE運動,讓IBM、甲骨文、EMC等數據服務商在云計算時代失掉了巨大的中國市場。

    2019年拉里·埃里森對中國科技公司的攻擊,正是因為此前一年甲骨文在中國市場首次跌出前三。看到無利可圖之后,氣急敗壞的拉里·埃里森成了特朗普的爪牙。小扎一直自稱蓋茨是自己的導師,但從翻臉不認人的性格來看,拉里·埃里森更適合做他的導師。

    1994年,比爾·蓋茨以休假旅游的名義首次來到中國。此時微軟已經進入中國有兩年多時間了,只有十來個人。

    如何打開中國市場是蓋茨此行的目的。1994年是中國互聯網的元年,個人電腦還是奢侈品。作為初來乍到的生意人,蓋茨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中國的盜版軟件。

    高手就是高手。蓋茨繞開了這個難辦的問題,他認為消費者市場的版權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而是應該先打開B端(政府機構、大型企業)市場。出招的優先級很重要。

    那次他會見了很多中國領導人,其中就包括最高禮遇。那位幽默風趣的領導人見到蓋茨夫婦后關切地問:“聽說你們剛剛結婚不久?”

    蓋茨說:“是,我們新婚不久。”領導人按照中國傳統予以祝福:“那我祝你們白頭偕老!”這么多年過去了,拉里·埃里森換了五任老婆,蓋茨的老婆還叫梅琳達。

    當年9月份,蓋茨在半年之內第二次訪華,還獲批租用了“毛澤東號”專列,據說他是第一位獲準租用此車的西方人。

    同樣是做政府公關,但和蓋茨比起來,大冬天在天安門前做跑步狀的小扎就像個第一次進城的小鎮青年。

    在進入中國市場的最初五六年里,微軟一面在B端市場步步為營,一面任由盜版軟件在C端市場繁衍。蓋茨的想法很現實:與其一棍子把中國剛剛興起的軟件市場打死,不如先借助盜版軟件培育市場。做大蛋糕比著急分蛋糕更重要。

    1999年,中國互聯網用戶突破200萬,與此同時一大批互聯網公司開始涌現,對于微軟來說,中國意味著什么,不言而喻。當年還有一件決定中國未來20年走向的事情:中美關于中國入世協議的談判進入攻堅階段。

    蓋茨出手了。當年微軟第一次通過法律手段起訴一家北京的軟件盜版公司。蓋茨要的不是這場官司的勝利,而是借助中國入世的契機,把知識產權保護嵌入到到中美關系的鏈條里。

    這時誰都看得出來,個人電腦和互聯網必將在中國大規模普及;對于盜版,早動手沒有意義,晚動手沒有籌碼,蓋茨要的是“先求勝,再求戰”:既不給中國ZF添麻煩,也不能讓自己當冤大頭。節奏、時機都拿捏得很準。

    在蓋茨首次訪問中國的轉年,他第一次成為全球首富,并在隨后20多年里長期霸占這個位置。2008年,蓋茨正式從微軟退休,將主要精力放在了慈善事業上。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2009年,蓋茨在從微軟退休后第一次訪華,除了微軟創始人、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創始人兩個身份之外,他還有一個頭銜:美國泰拉能源公司董事長。這是一家蓋茨于2006年主導投資的新能源公司,致力于核能研發。

    在退休后的幾年里,蓋茨甚至比退休前還要更頻繁地訪華。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中核集團都是這位美國科技圈退休老干部的拜訪對象。

    核能開發是非常敏感的行業,蓋茨為什么選擇中國而不是美國?原因很簡單,在新一代核能技術推進中,美國人分歧太大,而中國對于新能源開發的態度,則要開放的多。

    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有兩個使命:一是讓每個人都有平等就醫的機會,二是讓窮人都能獲得廉價、清潔的新能源。走群眾路線,是蓋茨人生下半場的重要路標。

    2017年,蓋茨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外籍)。1994年蓋茨首次訪華時誰能想到,這個副部級待遇的頭銜最終會落到世界首富頭上。想清楚自己想要達成什么目標,然后融入環境之中,是蓋茨作為一個生意人最大的特質。

    今年疫情爆發以來,蓋茨多次贊賞中國抗疫的經驗,同時批評特朗普政府的無能。

    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是,9月11日微軟公司發布公告稱由中國黑客攻擊美國總統競選網站;幾乎與此同時,微軟也在TikTok交易中出局,這肯定是多方博弈的結果,無奈微軟成了祭品。

    隨后在一次采訪中,蓋茨再次批評了美國政府防疫的無能,并再次表揚了中國。公司可以有情緒,大佬不會。【責任編輯/額發】

    來源:接招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馬斯克和比爾·蓋茨,為什么互相「看不上」?
    【觀點】比爾·蓋茨才是真正的江湖大佬
    比爾·蓋茨:兩條戰線的決勝時刻
    蓋茨再次辟謠新冠疫苗陰謀論:與追蹤沒有任何關聯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