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英特爾公司9月21日證實,已獲得向華為供貨許可。此外,9月21日晚間,有供應鏈公司人士向媒體證實,英特爾方面向該公司表示已經獲得向華為供貨許可,因此該供應鏈公司已在繼續推進華為筆記本項目。此前,美國AMD公司高級副總裁弗洛斯特·諾羅德在一個公開活動上透露,該公司也獲得了向華為供貨的許可證。一向執著于針對華為的美國政府,為何突然開了“綠燈”?
美國政府看似“網開一面”,但實際上并不意味著打壓華為策略的根本轉向。外媒普遍認為,AMD和英特爾之所以能率先拿到相關許可,很大程度上與這兩家企業跟華為的業務更多是在筆記本電腦領域有關,華為在這個領域的優勢并不突出。而在華為具有領先優勢的移動通信領域,包括高通公司在內的相關企業至今仍獲得美國政府的批文。
美國對華為的“封殺”,很大程度上就是出于對華為技術水平的恐懼。美國允許美國生產CPU和芯片的企業,而不是諸如臺積電這樣的芯片代工企業向華為供貨,顯然是想通過控制產業鏈上游繼續打壓華為。顯然,美國是想將包括華為在內的中國企業從芯片行業的核心領域排擠出去,從而維持其霸權地位。
美國政府只給AMD和英特爾“開綠燈”,本質上仍然是“美國優先”。自華為及其關聯企業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并一再遭遇美國的加碼制裁之后,包括英特爾、AMD、高通、三星、美光、SK海力士、中芯國際等公司,就一直在與美國政府進行交涉,希望能夠在9月15日相關禁令生效后,獲得繼續向華為供貨的申請。從AMD和英特爾率先獲得美國商務部許可可以看出,美國政府在這一問題上明顯是在偏袒和保護美國企業,其他國家企業幾乎不可能獲得美國政府許可,以維持與華為的合作。
美政府的算盤固然打得精明,但無法否認的是,自美國政府2019年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以來,許多美國企業一直在游說美國政府放松管制。對這些美企而言,華為是無法放棄的重要客戶,特朗普政府一再動用行政權力干擾市場自由交易,也加大了美國企業自身的風險和交易成本。
對中國高科技企業、特別是芯片行業來說,過去幾年里頻頻遭遇美國的長臂管轄和“卡脖子”式的制裁威脅,確實讓包括華為在內的中國企業面臨巨大挑戰。美國政府今年8月17日再度升級針對華為的禁令之后,不少外國媒體都認為華為已經面臨最危險時刻。不過,美國的技術封鎖和打壓,雖然一時會給中國企業帶來巨大壓力,但終會轉化為中國芯片行業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甚至超越美國的動力。
事實終將證明,美國的封鎖不但無法打壓中國企業,背水一戰、絕地求生爆發的巨大能量反而會助推中國企業走得更遠。美國政客們的偏執,到頭來只能損害美國自己的利益。【責任編輯/古飛燕】
來源:法新社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