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4日凌晨,美股周四暴跌,科技股領跌,道指一度下挫超過1000點。市場正在熱議美股會否崩盤。有分析認為國際關系惡化以及美國財政刺激措施遲遲未能出臺導致投資者信心受挫。
道指跌807.77點,或2.78%,報28292.73點;納指跌598.34點,或4.96%,報11458.10點;標普500指數跌125.78點,或3.51%,報3455.06點。
衡量市場恐慌程度的CBOE波動率指數(VIX)大漲25%。
近來領漲大盤的科技股今日遭遇滑鐵盧,特斯拉跌9%,蘋果跌8%、賽富時、微軟、思科、亞馬遜、Netflix等近期熱門科技股普遍下挫。
在周四美股暴跌之前,周三美股大漲,道指于2月以來首次突破29000點,距歷史最高位不到500點。標普500指數與納指均創歷史最高盤中與收盤紀錄。納指首次站上12000點。
美股為何暴跌 分析師觀點眾說紛紜
一.美股不會崩盤僅是回調
Instinet執行董事Frank Cappelleri表示:“雖然我們預計現在美股不會再次崩盤,但我們也不需要它每天都用創新高的方式來保持上升趨勢。標普500指數已經連續上漲了10來天,并且剛剛收獲了兩個月來的最大漲幅,因此它必須有一段回調消化的時間。”
二.板塊輪動說
Vital Knowledge分析師Adam Crisafulli說:“有些人進行了‘拋售科技股轉入落后者’的大規模操作,這使前期落后的股票受益,而科技股遭到暴擊。特別對于科技股而言,這些股票大幅下挫,但這也是在近期大漲之后的事。一段時間以來,科技股表現與基本面之間脫節,動能使它們漲跌皆有可能。”
對于未來表現,市場普遍認為周期股將會補漲。Winthrop Capital Management首席投資官Greg Hahn表示:“在某個時間點板塊上漲將會輪換。未來每個人都將得到疫苗保護,生活將恢復正常。”
三.國際關系惡化令大型科技企業前景堪憂
Oanda高級市場分析師Ed Moya認為:“周四美股暴跌還有技術上的原因:由于國際關系惡化,投資者將資金從科技領域轉移出去,因為科技企業可能會因潛在的進口稅上漲而遭受最沉重的打擊。”
他表示:“隨著持續的板塊輪動、資金轉入周期性股票,大型科技股將最終將淪為國際關系惡化的犧牲品,納指將遭受最嚴重的打擊。”
此外,隨著經濟持續復蘇,周期性股票也有望受益。自今年夏季以來,亞馬遜、谷歌及微軟等公司都已成為最佳避風港投資對象。但在科技股迭創新高之際,投資者已開始擔憂漲勢會何時終結——漲勢終結的誘因或是監管力度加大,或是整體經濟復蘇到投資者足以忽視避險性質的投資。
四.財政刺激措施杳無蹤影 令投資者灰心
財經分析師Mark DeCambre認為:“標普500指數和納指周三創新高后,投資者的樂觀情緒有所減弱,周四大型科技類股領跌。投資者一直押注共和黨和民主黨會在本月晚些時候就疫情紓困財政刺激計劃達成協議,為美國消費者和企業提供更多支持。但對國會議員們是否會出臺進一步財政刺激措施的疑慮,可能是令投資者灰心的一個因素。”
五.投資者回歸基本面
Cornell Capital合伙人Ann Berry表示,隨著市場價值不斷創出新高,人們開始慢慢試圖重新回歸基本面。
此前特斯拉最大外部股東減持的消息也是投資者獲利回吐的導火索。根據美國證監會文件,特斯拉最大股東之一、基金管理公司Baillie Gifford將其被動持股比例從去年12月31日的7.67%大幅降至4.25%。雖然Baillie Gifford稱其仍然是特斯拉的長期“信徒”,減持只是由于投資組合的限制,但是減持這一舉動仍然引發了投資者跟風獲利回吐。
值得注意的是,今日市場大跌此前早已出現征兆,雖然昨日美國三大股指全線收漲,納指更是首次突破12000點,但蘋果、特斯拉昨日領先市場一步遭遇獲利了結。
此前漲幅較小的道指此次跌幅也相對較小。盡管標準普爾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此前連續創下新高,但道指至今仍未突破歷史新高,這也反映了疫情仍對實體經濟造成巨大影響。
分析師:美股或處于急劇崩潰邊緣
近來迭創新高之后,美股周四暴跌。一位分析師認為,前所未見的財政與貨幣刺激政策創造出了“寬松信貸”環境,使美股市場極易突然崩潰。
RW咨詢公司市場策略師Ron William表示,資產價格可能正處于急劇崩潰的邊緣,即所謂的“明斯基時刻”,美股可能重新測試3月份的低點。
以經濟學家海曼-明斯基(Hyman Minsky)的名字命名的“明斯基時刻”,指的是在不可持續的牛市之后市場突然崩潰,它可能是由于前所未有的財政和貨幣刺激措施所創造的“寬松信貸”環境所推動的。
由于投資者壓注各國政府和央行將不斷出臺刺激措施,且冠狀病毒疫苗前景似乎光明,美股最近幾個月以來持續上揚。盡管冠狀病毒疫情仍對全球經濟構成威脅,國際地緣政治關系依舊緊張,但周三標普500指數與納指仍創歷史新高,道指也在2月以來首次收在29000點上方。
William列舉了許多可能導致美股崩盤的因素,其中首因是近期市場漲勢的狹窄性質——美股許多積極價格走勢都是由區區幾家科技巨頭推動的。
他說:“這在科技圈,金融圈和企業圈都是廣為人知的故事。如果我們看看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平均加權指數,它幾乎沒有突破6月份的峰值,并且此后一直處于持平狀態,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我所說的‘FAANG驚人的背離‘。”
FAANG指的是Facebook,蘋果、亞馬遜、Netflix及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等科技股五巨頭。盡管美國正深受冠狀病毒疫情與種族矛盾內亂之害,但FAANG五巨頭一直都以其強勁漲勢處在市場中心。
William同時指出,按照平均加權基礎計算,擁有許多“僵尸公司”的羅素2000種小盤股指數也低于6月份的峰值。
他表示:“我們將目光投向美國以外的國家和地區,就會發現我們的下行風險巨大。”以英國為例,今年迄今英國富時100指數下跌了20%以上,與美國股市甚至突破疫情爆發前高位的強勢形成了鮮明對比。美國的標普500指數今年迄今上漲了10.8%。
William同時指出,美股市場的流動性與波動性也都出現了即將轉變的跡象。
他表示:“隨著市場的上漲,追蹤標準普爾500指數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的流動性創歷史新低,而衡量市場恐慌程度的CBOE波動率指數(VIX)也非同尋常的飆升,這些都顯示了潛在的暴跌風險。”
William稱:“明斯基時刻可能會使美股暴跌20%至30%,或者更多,令股市重新測試3月份的低位,從而導致當前的V形復蘇變成W型復蘇。”今年3月23日,標普500指數大幅下跌,收于2237.4點,而本周三,該指數收于3580.84點。
他稱,綜合美股估值畸高、8月底至9月初股市同期歷史表現欠佳、美國大選即將到來等因素,美股可能正在尋找回調機會。他補充道,長期來看這可能是健康的,它會帶來‘多年的修復期’,直至長期牛市再次出現”。
美國首申失業金人數降至88.1萬 好于預期
美國勞工部周四報告稱,截至8月29日當周,美國各州失業福利計劃之下的首次申領失業金人數為88.1萬,為3月中旬以來最低值,比上周減少13萬。此前一周的的首申失業救濟人數下修5000人,至101.1萬人。
此前經濟學家預測該數字為94萬。過去兩周,在該數據下探至100萬以下后曾又重新反彈至100萬以上。
從本周開始,美國勞工部改變了調整首次申請失業金人數的方法,以反映就業的季節性波動。因此媒體此前預測上周的新申請失業金人數可能會出現多達20萬的降幅。
在正常情況下,勞動力多寡會隨著返校或者假日而波動,該調整方案較為正常。但受疫情影響,該數據調整導致報告數字超過實際申請人數,在過去一個月中,實際數字和報告數字相差越來越大。
美國勞工部表示,截止22日當周,經季節性調整后首次申領失業金人數增加100萬,但未經調整的申請人數增加了82萬,相差了18%。
新的調整方案將以加法而非乘法為基礎,縮小實際人數與調整后報告人數之間的數據差距。
周三美國公布的ADP私企就業數據令人失望,打斷了近來新數據普遍好于預期的趨勢。但美股基本沒有受到ADP報告的影響,繼續保持上漲動能。
ADP報告顯示,8月私企僅增加了428000個新職位,不到預期值100萬的一半,顯示美國就業市場復蘇緩慢。但在疫情時期,ADP就業報告與勞工部的官方月度非農就業報告數據相去甚遠,因此投資者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這份數據。
美國周四公布的初請失業救濟數據好于預期。但分析人士擔憂,如果沒有進一步刺激,未來幾個月的經濟數據可能進一步走弱。同時,隨著大選臨近,國會達成新一輪刺激協議的窗口正在關閉。
德銀分析師Jim Reid表示:“距美國大選時間不足兩個月,這很可能是大選前的最后一場立法斗爭。若沒有刺激措施,未來幾個月的數據可能更加疲軟。”
另一份數據表明,美國7月貿易逆差636億美元,預估為逆差580億美元,前值為逆差507億美元。
分析稱,美國貿易赤字繼6月下降后在7月再度擴大,且7月貿易逆差激增至12年來最高水平,意味著接下來的經濟復蘇之路將崎嶇不平。貿易額高于5月份疫情期間的低點,但繼經濟重啟初現上升后仍然保持低迷。【責任編輯/安寧】
來源:新浪美股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