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深度觀察】到今年的4月6日,小米科技就5歲了。
作為中國最成功的智能手機提供商,小米被視為是坐在風口上的豬,公司估值也達到了450億美元高位,成為最值錢的未上市公司。
回憶5年來走過的足跡,除了手機,小米還真沒有什么能拿出手的東西。
依據IDC的統計,2014年,小米手機的市場占有率,在中國市場位居第1,全球排名第5。但是,從競爭力角度來看,小米沒有蘋果的頂尖設計,沒有三星的核心供應鏈,零部件主要依賴對外集采,制造絕對靠外包的這家公司,很難在性價比上再有更高層次的突破。
形勢更為吃緊的是,中國智能手機在去年的出貨量為3.89億臺,同比下降8.2%,市場滲透率達到86%,在中興、華為、聯想、魅族和酷派等手機企業步步緊逼,格力、奇虎360等新人還在涌入之余,市場紅利趨薄。而在2012年-2014年間,小米手機銷量的同比增長率分別為2296%、160%、226%,增速明顯趨緩,小米手機能否在2015年實現1億臺的既定目標,前景可謂兇險。
于是,問題來了:沒有手機業務支撐,小米憑什么維持450億美元的高估值。
移動電源?小米電視?電視盒子?小米手環?智能路由器?空氣凈化器?體重稱?還是小米插座?
呵呵,別開玩笑了。最牛逼的移動電源也就是1000多萬臺的銷量,按照每臺幾十元的售價計,也就幾億元人民幣的銷售額。至于小米電視,銷量大體不超過40萬臺,連樂視的一半都不到;電子盒子則被廣電政策牢牢地捂死。而所謂的手環、路由器、體重稱和插座,除了小米的自我欣賞和自娛自樂,再就是和投資人聊天時的一個談資。
還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小米手機在中國使用者眾,但少有人以小米品牌為豪,這就說明,6000多萬的手機用戶未必是忠實“米粉”,只要有性價比更為出眾的產品,小米手機的存量用戶可能會轉換門庭。
所以,別看現在的小米公司春風得意,其實前途蠻危險。所以,小米掌舵者雷軍說“壓力讓我喘不過氣來”。
為何追趕者,過得反而比領先者蘋果和谷歌更累?
以蘋果的能力和影響力,它能進入想進入的所有IT領域,但蘋果沒有分心,它一直在不斷顛覆自己,在持續創新中永遠讓競爭者成為跟隨者。
至于谷歌,它以搜索引擎和Android構筑成了自己的護城河,把微軟、黑莓和惠普等對手隔離在城外,但谷歌“X實驗室”還在做眼鏡、數字圖書館、無人駕駛汽車、無人機和3D地圖等顛覆式創新。而這些創新的成功之時,就一定是相關行業的災難之日。
反觀小米,既不走蘋果之路,也未選谷歌之道,投資100家硬件公司,小米公司在打造一個廣譜的硬件生態系統。
為何如此,因為小米要和時間賽跑,要趕在手機紅利完全消失之前,用更多的新產品來圈住米粉。但話又說回來,幾個月就推出一款新品,它有多少創新?
并且,投資100家硬件公司,小米實質同在把自己從生態圈中心的位置向外推,小米染指的品類再多,也只能短期增加銷量,增加小米的品牌影響力卻是越來越難。【責任編輯/鄭希】
來源: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