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德國電信:不會有華為禁令!但希望政府強制采用Open RAN技術

    據Light Reading報道,在過去幾個月里,德國電信這家歐洲最大的電信運營商一直表現得仿佛德國不可能對華為實施禁令一般。

    如今,德國電信的 5G網絡已覆蓋了德國4000萬人口,約占該國總人口的一半。

    有跡象表明,該網絡的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的話)都是由華為構建的。

    根據咨詢公司Strand Consult的數據顯示,該公司已經獲得了德國電信在德國市場的近三分之二RAN合同。而另一家RAN供應商愛立信,根據其關于5G合同的聲明,該公司甚至在7月份還沒有開始相關5G建設工作。

    最壞的情況將是全面禁止(華為),類似于英國政府最近的一項決定——根據早先的報道,德國電信在一份泄漏的文件中將此描述為“世界末日”。屆時,這將迫使德國電信以一定成本拆除掉5G以及相關的4G設備,并引入新的供應商。

    德國政府預計將很快做出政治決定,而德國電信CEO Timotheus Hottges仍然充滿信心。“看起來似乎沒有明確排除任何其他供應商的意圖。”他在近日告訴記者。

    然而,與此同時,他呼吁采用新的技術規范——除非華為改變其整體理念,該規范將有效地將華為排除在德國RAN市場之外。

    O-RAN命令

    Timotheus Hottges希望德國政府將來強制使用Open RAN技術。

    他說:“《電信法》和《IT法》在某些方面需要修改。”

    “我認為,如果這些修正案也涵蓋Open RAN規定,那就太好了。我們需要一些法定規則,并且這些規則應該對所有設備供應商都是強制性的。”

    通過開放不同RAN組件之間的技術接口,這項新技術將允許運營商在同一個移動站點上融合來自多個供應商的產品。Open RAN承諾了一個更基于軟件的、成本可能更低的網絡。現在,該技術也將華為排除在外。在三大RAN設備供應商(愛立信、華為和諾基亞)中,華為對Open RAN技術的抗拒態度最為堅定。

    “Open RAN的性能是遠遠落后的。”華為全球政府事務負責人Victor Zhang上個月在接受英國政界質詢時表示。幾天后,華為在英國遭遇了禁令打擊。

    雖然諾基亞已營銷稱推出了符合Open RAN標準的產品,但華為仍然堅定地支持其高度定制化的設備。

    正如愛立信在運營商的需求下對Open RAN已略有好感一樣,華為聽起來也不像一年前那么抗拒了。

    “一旦它具備可匹配的性能,我們相信我們將成為最好的供應商之一。”Victor Zhang在接受英國議會委員會質詢時表示。

    然而,Open RAN的本質并不適合華為的運作方式。

    這家被美國視為安全威脅的中國廠商,通過銷售在同一平臺上支持2G、3G和4G的“Single RAN”產品在4G時代崛起。正是這種Single RAN技術使得替換華為設備變得異常麻煩。作為全球最大的RAN供應商,華為在Open RAN對市場的重組中,面臨的損失要大于競爭對手。

    華為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是,Open RAN需要一個更加復雜的供應商生態系統。確保這一生態系統中的企業能很好地協同工作,可能是運營商或者系統集成商的工作。然而,在Open RAN的未來,不同的供應商可能需要比現在更多的協作。

    除非政治環境發生變化,否則隨著Open RAN更換的開始,非中國廠商可能會對與華為的合作保持謹慎態度。

    反華情緒

    德國可能不是唯一一家呼吁強制使用Open RAN技術的公司。

    今年成立了一個名為“Open RAN政策聯盟”的組織,其明確目標是向政府機構宣傳Open RAN。由于其中一家中國成員也沒有,該組織似乎是強烈針對中國的。

    德國電信尚未加入該組織,但西班牙電信和沃達豐已經加入其中。Timotheus Hottges在近日的講話中似乎暗示了這一點。

    不幸的是,很少有專家認為Open RAN在幾年時間內就能在繁忙的城市地區進行商用部署。他們與華為一樣,對這一仍不成熟的技術的性能局限表示擔憂。

    日本Rakuten也許是在高度發達的電信市場中唯一一家已經對Open RAN進行投資的公司。但是,Rakuten是從零開始建設其網絡的,而且其網絡目前只能滿足100萬左右的客戶。

    與此同時,Timotheus Hottges淡化了德國電信對華為的依賴。

    他說:“作為我們網絡基礎設施的一部分,我們所有的工作崗位的35%流向了美國,25%流向了亞洲,另外25%流向了歐洲,其余的則分散在世界各地。對于所有的組件,我們有兩家、三家,有時甚至是四家供應商可供選擇。”

    但是,這種樂觀的評估掩蓋了一個事實:在德國大部分地區,華為是RAN技術的唯一供應商。

    雖然可以通過愛立信和諾基亞作為對2G到5G技術的傳統替代解決方案,但都不是理想的選擇。

    如果把這項工作交給愛立信,德國電信在德國市場將會完全依賴于愛立信。

    在2017年底被告知進行清理之前,諾基亞服務的是愛立信現在負責的區域。如果當時德國電信對這家芬蘭供應商感到不滿意的話,那么僅僅在3年后,德國電信也不太可能對它抱太積極的態度。

    在敏感的核心網方面,據稱德國電信也依賴于華為。

    出于對中國供應商進入核心網的擔憂,Timotheus Hottges之前表示,他正在努力開發一個“無中國廠商”的核心網。現在,他表示這項工作已經完成了。

    他在近日的電話會議上說:“我們看到整個聚合的實際核心網中,我們正在使用大量的美國組件。在這方面,我們沒有使用中國供應商。”

    觀察人士對此持懷疑態度。英國電信(BT)預計要到2023年才能完成類似的核心網轉型,用愛立信取代華為。

    技術專家告訴Light Reading,在核心網中,從一家供應商切換到另一家供應商是一項極其復雜的任務,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完成。

    不管核心網的狀況如何,Timotheus Hottges都希望他的政治意圖是正確的。

    如果德國政府決定不禁止華為,而是強制采取Open RAN技術,那么這可能是一種將風險降到最低的方式,甚至在未來將中國廠商排除在外。

    這將使德國電信有時間進行Open RAN轉型。【責任編輯/古飛燕】

    來源:Light Reading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德國電信:不會有華為禁令!但希望政府強制采用Open RAN技術
    德國電信內部文件:若德政府不用華為5G技術,將至少損失30億歐元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