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可能是新能源車企創始人里,唯一一個擁有“摳門”人設的。
在新能源造車這樣一個重投入的風口行業,每筆融資都是數億美金,在資金充裕的時期,很多新能源汽車會大手筆進行營銷。
很多人還記得蔚來汽車2017年底那場豪擲八千萬的新車發布會。除此以外,創始人李斌還重金投入運營蔚來體驗店,在美國建立自動駕駛研發中心,在人才上也給予高薪。
而理想的情況讓不少人感到意外。李想多次反復在公開場合強調自己的“摳門”,嚴格控制成本和費用,喜歡精打細算過日子。
由此產生了不少金句:
(理想)作為第三次創業,對經營性現金流抓得很嚴;
超過3200人的團隊,只有兩個VP;
行政要求出差經濟艙都必須買折扣最低的,經濟酒店都要兩個同性在一起住;
也不是我們缺錢,節約是一種氛圍……
相比于蔚來等其它玩家快速而強勢的擴張,理想的速度并不快。李想的“摳門”風格,影響了理想的進攻速度。
少有人知道,理想是國內最早注冊成立的新造車公司,如今蔚來已經上市且位列頭部,產量高、車型豐富。小鵬汽車也擁有好幾款車型,在2019年銷量超過1.6萬。
相較而言,理想汽車則比較慢,2019年4月,理想汽車旗下首款車型理想ONE正式上市,12月份,理想ONE才開始正式交付,目前理想只有這一款車。
不過,它的表現還不錯,自交付以來,累計銷量達到10677輛。
理想汽車第10000輛理想ONE下線
理想的節奏在變快,今年6月完成了D輪融資,7月10日,理想汽車正式向美國SEC遞交招股書,申請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
李想曾說,他已操盤過百億級公司,希望再操盤一家千億級公司。
雄心勃勃的理想汽車,需要更多資金打開更大的天地。
李想要贏、想贏,2015年離開汽車之家后,他曾總結自己15年的創業之路是“輸多勝少”,強調自己最在乎的就是輸贏。
如今希望寄托在了理想身上。李想曾承諾要在2019年第四季度完成新車量產交付,2020年銷量達到10萬量,2025年達到100萬輛。
不服輸又“摳門”的李想,能實現這個目標嗎?
“摳門”是李想的風格
李想很現實。
2018年10月,北京演藝中心的發布會現場,在一陣掌聲之中,李想出現在舞臺中央,身著深色襯衫和牛仔褲,帶著標志性的憨厚笑容。這是理想ONE第一次和大眾見面,發布會辦得很簡單。
沒有花里胡哨的內容,不拖泥帶水,全程只用了不到50分鐘,不談情懷,也不打感情牌,在整場發布會中,李想講的全部是關于理想ONE的產品亮點。
在發布會的末尾,一句“明年見”,在2019年也如期得以兌現。2019年4月,理想ONE上市發布會在江蘇常州制造基地舉辦,但這一次則更為簡陋,在眾車企的發布會之中,甚至可以用“寒酸”來形容。
而今,李想回顧起造車的過程,也自稱“對自己是幾乎變態的成本和效率要求。” 而這場理想ONE的上市發布會,“用了不到200萬拿到上萬的訂單。”
對成本的把控,是這位創業老手在多次創業之后的經驗。他很少談“理想”,而是選擇直面現實。
李想創辦的“顯卡之家”在1999年制定的廣告收費標準是每萬次曝光收費10元,靠廣告收入,每月大概能賺到8000元左右。后來他放棄高考獨立創業,成立泡泡網,2004又創辦汽車之家,2013年帶領汽車之家在紐交所上市,他一度被稱作“京城IT四少”之一。2015年創辦車和家,致力于打造新能源汽車。
雖然每次的創業經歷有所不同,但在這些經歷當中,他形成了自己的方法論:在無數的問題中尋找機會,每天的工作排列重點,只做那影響90%結果中前3件的重要事情,剩下的問題選擇忽略。
理想汽車亦是如此,它沒有那么理想主義,而是一步一步走,每一筆錢都要精打細算。沒有激進的擴張策略,懂得進擊,也會選擇放棄,把錢花在刀刃上。
李想的習慣是先去解決主要問題,而那“影響90%結果的事情”,在造車方面,無疑是研發和工廠,除了這兩方面,在其他方面的花銷則能省則省,因此,理想汽車一直沒怎么做大手筆的廣告。
造車是一個燒錢的行業,在行業內,也不乏燒光幾十億融資卻最終倒下的案例,近期在破產邊緣徘徊的拜騰就是其中一個。
7月5日晚間,李想在朋友圈轉發一篇名為《300人吃掉5000萬零食、一盒名片上千,拜騰怎樣燒掉了84億?》的文章,并評論稱:“行政要求出差經濟艙都必須買折扣最低的,經濟酒店都要兩個同性住在一起。”
李想提到,理想汽車超過3200人的團隊,只有兩個VP,連高級總監都寥寥無幾。“這么難的行業,必須訓練一個從18層地獄為起點往上爬的創業企業,熬出地面才能有更強的競爭力。別說外人不明白了,就是大部分同事也需要五年才能理解這一切。選擇和時間做朋友。”
他曾透露,在理想公司內部,無論是服務、銷售、開店還是投放,都要拿出數學模型,“如果沒有,那我認為這件事沒有想明白。很多時候我們花了1塊不該花的錢,后面可能要花3塊錢來彌補前面造成的問題。”
甚至理想汽車名稱由原本的“理想智造”變更為“理想”,理由也是四個字變兩個字,能夠降低車標以及線下店燈箱的制造成本。
“也不是我們缺錢,節約是一種氛圍,我們內部都在講階段,這是從0到1的生存期。”摳門兒,也因此成為了李想的標簽。
但也正是這家公司對慘淡現實的直面,讓它在寒冬之下,能夠走到現在。
2019年我國新車銷量持續了負增長的趨勢,同時新能源汽車也出現了首次下滑。再加上2020年的疫情影響,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2020年中國汽車銷量將下降10%至20%。
在行業普遍遇到資金難題之時,曾經低調的理想汽車,在現金流上變得矚目起來。
隨著理想汽車2020年1季度正式量產后,理想汽車單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凈額為-6300.7萬,理想汽車的交付放量之下,經營現金流預計也將會轉正。加上2020年的D輪融資,理想有10.3億美元現金及儲備。
理想汽車離理想更近了些。
2、錢到底花在了哪?
理想汽車融了不少錢。
從2015年到2020年,理想已經經歷了9輪融資,累計融資超過120億元。
美團創始人王興先后為理想汽車投入超過8億美元,包括C輪融資時王興個人領投的近3億美元、D輪融資時美團領投的5.5億美元。
理想汽車融資歷程
今年4月,李想提到理想還沒有動用到C輪融資,并聲稱理想用10億美金就能做到盈利。這引起了巨大的反響,要知道,2017年才成立的拜騰已經燒光近90億元(約12.7億美元),李斌則說過,造新能源車至少需要200億元以上。
來看看理想汽車目前的財務狀況。招股書顯示,2019年,理想實現營收2.8億元,今年一季度實現又實現營收8.4億元,但目前整體還在虧損中。
2018-2019年,理想凈虧損分別為15.32億元和24.38億元。2020年一季度虧損幅度收窄,為7711萬元。合計虧損超過40億元人民幣。
理想的錢,具體都花在了哪里?遞交招股書的前幾日,李想在朋友圈提到,過去五年,理想花了十億美金(約70億元人民幣)。其中20多億元的研發投入,20多億元用于工廠和生產資質的購買。除此之外,花錢的還有自建的20個城市的銷售服務體系,以及五年的人員和管理費用。
從更細的維度來看,招股書顯示,2019年,理想ONE量產前就產生了大筆的批準確認及測試費用。2019年全年,理想的經營費用總額為18.6億元人民幣,其中研發費用為11.7億人民幣;2020年Q1的的經營費用為3億元人民幣,經營費用率為35.5%,其中研發費率為22%。
理想汽車還沒達到李想4月份所說的用10億美金實現盈利的目標,但能夠看出它確實在成本方面有所控制。
從花錢的地方來看,相比在銷售、管理上投入諸多的蔚來汽車,理想在這一方面是比較克制的。李想提到過,理想汽車北京研發中心每平米的租金費用僅為一元多,營銷團隊的人數也比不上其它新能源車企。
堅信蘋果、特斯拉“精品戰略”的理想,截至目前只有理想ONE一款車型,這款車型還是2018年發布的。
另外,理想選擇了增程式電動車方向,區別于純電動,增程式是插電式混合電動,即動力系統是由一臺汽油發電機和電動機組成的。這導致理想電動車的制造成本低于其它玩家。
不過,接下來理想的投入可能要更多了,這也就意味著,理想的虧損狀態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2020年,對理想而言是擴張之年,而這無疑需要更多的資金支持。
李想已經定好了幾步棋。
首先是實體門店,將今年的開店數量從全年開20家,改為全年開60家。李想曾提到,一個城市有或沒有理想汽車門店,市場占有率相差8倍,實體門店能大大提升汽車銷量。除此之外,售后服務網絡也將在年底前拓展至100個城市。
理想汽車青島金獅廣場零售中心
因產品單一飽受質疑的理想,還需要擴展更多新產品,計劃開發包括中型和緊湊型SUV車型在內的新車型,并計劃在2022年推出一款全新高級電動SUV。
理想還需要一張自動駕駛賽道的入場券。相比之下,小鵬汽車早就將智能化作為研發重點,進行了芯片之外的全棧自研。蔚來在中美設置了智能駕駛研發團隊,開通了NIOPilot智能輔助駕駛系統。
李想表示今年要提前啟動L4自動駕駛的研發,涉及10億規模級的投入。在此之前,理想的智能化投入一向比較受限,團隊人數不到50人。據36氪,理想已經為自動駕駛團隊開放了近200個招聘名額。
這一切,都需要極大的資金投入。理想汽車距離盈利還有一段時間。
盡管如今不算上市的最佳時期,但理想不得不快跑一步。IPO能否成功,決定了資金儲備能否進一步擴大,這也將是影響理想今年擴張的關鍵因素。
理想和蔚來,誰將更快實現盈利?
兩年前遞交招股書的時候,李斌44歲,如今39歲的李想走上了相似的道路。
但理想和蔚來,無論是創始人還是汽車、企業文化,都呈現出極大的不同。
相比李想,李斌有著高學歷,北大畢業,創業之路更加順風順水,曾帶領易車成為中國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汽車互聯網公司,被稱作“出行教父”。蔚來在創立之初就吸引眾多明星資本注資,在資金上曾十分充裕。
與“窮孩子有窮孩子的活法”的理想汽車不同,蔚來一直是“富養長大”。
曾有蔚來員工透露,蔚來普通員工出差標準高的時候曾達到每人1500元左右的酒店,兩人一間則可以住3000元一晚的酒店,基本上可以訂五星或者超五星酒店,而且出差之前并不需要打申請,“直接訂機票走就行”。
車型方面,與其他新勢力包括蔚來選擇純電動不同,理想ONE是一輛“增程式混動”汽車,即電池驅動電機行駛,電量不足用燃油機補電。
這種模式的優點也在于能夠解決續航焦慮、低成本用車、保證最佳燃油效率等,這讓理想在銷量上有著不錯的成績。
但也有缺點,在普遍以純電為主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增程式混電在前期更不受投資人看好,李想也曾表示在早期碰到過融資障礙。在消費者端,相比純電,增程式混電更加難以向消費者解釋。因此,在今年四月,李想宣布把理想 ONE“增程式電動車”的定位,改為“插電混動”。
在制造方面,與蔚來代工不同的是,理想是自建工廠。理想第一款車型采取的是位于江蘇常熟的自建工廠進行生產。根據官方披露,理想汽車常州基地設計年產能10萬輛,涵蓋沖壓、焊接、涂裝、總裝四大車間。
自建工廠可以做到完全自控,不確定性因素更低。目前來看,優質的車企必定都有自己的工廠,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產品的毛利率。
蔚來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蔚來一共向江淮支付了2.71億元人民幣的代工費,共售出車輛31913輛,即平均每輛車的代工成本為8500元。江淮每代產一輛蔚來汽車,后者都需要寄予一定的費用,如果減去這個成本,毛利率必然會上升。
但是自建工廠的前期投入較大,對于新能源車企來說,在銷量并不高的情況下,自建工廠是一筆巨額的投資,生產線需要一定的銷量為其支撐,在銷量不足時,代工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但隨著銷量的提升,最終自建工廠是有必要的。
資金方面,理想汽車作為后來者,在虧損金額方面,要低于蔚來汽車。
其招股書顯示,在2018年、2019年和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3個月里,理想凈虧損分別為15.32億元、24.38億元和2.33億元,凈虧損逐步收窄。
而蔚來的凈虧損則更高,財報顯示,2018年全年,凈虧損額為96.39億元;2019年全年凈虧損額114.13億元。2020年一季度,蔚來凈虧損額為16.92億元。
在收入上,2020年Q1,蔚來總收入13.72億元,同比下降15.9%,而理想汽車2020年Q1總收入8.52億元。
從一季度的數據來看,收入上,蔚來比理想多了5.2億,在虧損上,蔚來則比理想多虧了近15億。從這一點上來看,理想在盈利能力上更具有優勢。
不過,蔚來在銷量上一直位居國產新能源車企第一名,近日,蔚來汽車公布了6月份的交付數據。在6月份,蔚來共計交付了3740輛新車,同比上漲高達179.1%,這也預示著蔚來二季度的營收也將大幅度增加。
2020年,對兩者而言,依舊是持續進攻的一年。
理想汽車今年的開店數量提升至60家店,售后服務網絡也將在年底前拓展至100個城市,并會擴展更多新車型。蔚來在今年1月曾宣布,計劃在2020年內將門店增加至200家,還將新建超過50座換電站并投入使用。
在盈利的問題上,也正如李斌所說,特斯拉已經虧了十幾年才走出來,而蔚來走向盈利的時間會比特斯拉更短,對堅持走高端化路線的蔚來,以及正在進擊的理想來講,目前盈利或許不是第一目標。
理想控制了成本,但犧牲了品牌知名度。即使交付超萬輛,但理想汽車的知名度依然和特斯拉、蔚來等新能源車企有一定的距離。
不過,蔚來這兩年,過的也是“苦日子”,這5年時間,蔚來融資額超400億,但因對資金把控的不到位,也一度陷入裁員、管理問題、融資受阻的風波,如今股價在逐漸上揚,前景漸漸明晰起來,但虧損仍是短板。
李斌現在也變得和李想一樣“摳門”了起來,關掉了部分燒錢的體驗中心,開始精打細算過日子。【責任編輯/鄒琳】
來源:連線insight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