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87歲豐田輸給17歲特斯拉背后:傳統汽車成無用的資產?

    2020年7月2日,對全球汽車業來說,是一個具有特別意義的日子。這一天,特斯拉的市值飆上2241.77億美元高峰,超越全球第一汽車股豐田汽車的1748.07億美元。

    如果以賽車類比的話,特斯拉已經領先豐田汽車近半個車位。

    寶馬、戴姆勒、通用汽車、大眾等巨頭在市值的賽道上,也被特斯拉無情碾壓。

    在經營數據方面,17歲的特斯拉看起來完全不是87歲豐田汽車的對手。2019年,特斯拉營收245.78億美元,全年凈虧損達8.62億美元,高于市場預期的8.1億美元;同一財年,豐田汽車營收大約2784億美元,稅后凈利潤大約是193.1億美元。

    為何資本市場給了虧損的特斯拉一個高于豐田的報價?也許,投資者希望看到的,是汽車行業重演蘋果iPod打敗索尼隨聲聽的故事。

    iPod與隨身聽的戰爭

    在推出iPod前,蘋果公司仍然是一家無足輕重的電腦企業,是微軟的手下敗將。2000年12月6日,蘋果公司宣布由于電腦銷售遭受重創,陷入虧損,加之納斯達克泡沫破滅,蘋果的股價跌到不足15美元/股。

    蘋果迫切需要開辟新的領域,搭建新的利潤管道。

    焦灼的喬布斯環顧四周,發現以MP3為傳播形式的數字音樂舞臺已經搭好,卻沒有占據C位的主角,市面上的MP3播放器笨重、存儲容量太小,還由于采用USB1.1接口,數據傳輸慢如蝸牛。

    更關鍵的是,喬布斯最敬畏的企業索尼公司居然沒有將邊界擴展到數字音樂,仍然在磁帶機和CD機領域耕耘,旗下的索尼音樂正忙著聯手其他唱片公司,焦頭爛額地與網絡盜版斗法。

    因為對手們的產品做的太爛了,喬布斯敏銳地意識到,只要做出一款尺寸夠小、存儲空間夠大、數據傳輸夠快的“小配件”,同時保證唱片公司和消費者的利益,那么蘋果公司就能開辟一個新戰場。

    2001年10月23日,iPod發布,到2003年第3代iPod發布時,它和配套的iTunes音樂商店已經將領地從Mac擴展到Windows電腦,打敗了唱片公司的音樂訂閱服務(PressPlay和MusicNet),并獲得谷歌的支持,占據數字音樂市場超過70%的份額。

    發布會結束不久,索尼音樂總裁安迪.拉克立即從蘋果的大本營庫比蒂諾直飛東京,此行他帶上想方設法買到的第3代iPod,以及新版iTunes介紹。

    看過新版iPod,聽完拉克的介紹,索尼CEO出井伸之感覺有如五雷轟頂:隨身聽的天敵來了!

    后來的故事結局十分明朗,盡管索尼隨身聽曾是便攜音樂市場王者,有精美的設計和精良的制造打底,最后還是敗下陣來,“walkman”這個曾有強大影響力的品牌最終消失在時間的長河里。

    當行業開始嬗變時,再優質的資產也可能變成累贅。

    相似的一幕,似有在汽車業上演的跡象。

    電動汽車和汽車電動化

    在傳統造車勢力眼里,電動汽車就是將燃油汽車電動化,換顆心臟而已,所以豐田等企業積極投入資源,先后推出混合動力汽車(HEV)、充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以及純電池動力汽車,技術演進路線圍繞蓄電池的蓄電能力展開,汽車作為出行工具的定位,100多年來并沒有什么變化。

    這就類似于隨身聽,它固然是一項偉大的發明,使音樂享受可以隨時隨地,但并沒有改變音樂的消費模式:唱片公司生產唱片/磁帶,唱片商店銷售,消費者購買。

    沒有主動適應網絡消費環境,是隨身聽被iPod打敗的一大原因。

    同樣地,傳統造車勢力天生對網絡時代的用戶體驗無感。在智能手機普及之前,傳統汽車如寶馬、奧迪、豐田等,已開始嘗試提供汽車導航服務,那時特斯拉、小鵬汽車等新勢力要么被人質疑,要么八字還沒一撇。

    但寶馬豐田們的汽車導航交互復雜,使用費用昂貴,關鍵還不是“活地圖”,結果智能手機普及之后,體驗糟糕的汽車導航迅速被手機導航淘汰出局。

    相反,用戶體驗是造車新勢力的強項。在傳統造車勢力眼里,汽車主要是出行工具,順帶一點娛樂功能,但在造車新勢力那里,汽車不僅僅是出行工具,還是網絡鏈接點、社交娛樂中心和智能機器,所以網絡化、智能化和可升級化便成為重要特點,與傳統汽車的體驗差別,好比功能機與智能手機。

    但這,仍然不是特斯拉受追捧、豐田遭冷落的唯一原因。

    傳統汽車成無用的資產?

    對傳統汽車來說,如果僅僅是腦洞不如人還好辦,因為背靠多年積累的專利和技術構筑的護城河,還是可以繼續過舒坦日子的,好比英特爾被市場喚做牙膏大廠,但由于主宰X86架構生態,加之市場群體的龐大,即便它把牙膏管擠爆,絕大多數人還是得用它的CPU。

    但在傳統汽車那里,燃油發動機技術、變速箱技術以及相關電子技術,在電動汽車時代將變成無用的資產。這種苦澀滋味,佳能、尼康、奧林巴斯等日本相機巨頭就深深品嘗過,它們積累的相機、鏡頭的設計和制造技術,在智能手機上完全派不上用場,結果成為智能手機市場的局外人和旁觀者,不僅未享受紅利,反而成為智能手機發展的“受害者”。

    可以說,造車新勢力生產的電動汽車,和傳統汽車相比,基本就是一個新物種,初試啼聲即顯示了競爭力。

    根據中汽協發布的數據,受疫情影響,2020年第一季度國內汽車銷量為367.2萬輛,同比下降42.4%。哪怕是號稱“避風港”的豪華車市場,也出現全線下滑的情況,但特斯拉是個例外。2020年一季度,特斯拉在華銷量累計銷量達到1.86萬輛臺,同比暴增73%,超越了捷豹路虎、林肯和英菲尼迪。

    不過,電動汽車相比燃油汽車也并非十全十美,充電的便利性,電池的耐用和換車成本等,都是制約因素。

    不得不提的是,不足8倍的市盈率豐田汽車,在市值上輸給盈利僅為其零頭的特斯拉,不排除有資金熱捧吹出泡沫的原因。畢竟造車和制造智能手機相比,資金、制造和研發的難度都不在一個維度,拜騰汽車燒光84億資金造不出一輛車,固然有團隊不作為的因素,也說明這個行業絕非一馬平川。特斯拉也是堅持十多年,才修煉出目前的正果,未來能否真正超越豐田,還要看如何走腳下的路?!矩熑尉庉?額華】

    來源:魔鐵的世界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87歲豐田輸給17歲特斯拉背后:傳統汽車成無用的資產?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