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6月10日早間報道,軟銀集團旗下芯片設計公司Arm透露,其在中國的合資公司“Arm中國”首席執行官吳雄昂(Allen Wu)已被董事會投票免職。
隨即,觀察者網就此事聯系了Arm中國上海辦公室,對方表示:尚未接到通知。
耐人尋味的是,到了今天中午,Arm中國突然在官方微博和微信發布聲明:該公司未發生人事變動,其董事長兼CEO吳雄昂將繼續領導Arm中國。
觀察者網注意到,在上述聲明發布前,網上曾流傳一份簽署日期為6月4日的“Arm中國聲明”。其中提到:該公司法人、董事長以及總經理始終是吳雄昂,Arm中國并未通過合法召集程序召開董事會。
更令人驚訝的是,認證為“電子創新網CEO張國斌”的微信公眾號在今天同時發文稱:某國際IP大廠發生激烈的奪權大戰,這個國際IP大廠就是Arm公司,而奪權大戰就發生在Arm中國。
事實上,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智能手機都依賴于Arm架構。去年在美國禁令下,其“斷供”華為的消息甚囂塵上,吳雄昂當年9月在面對媒體時指出,Arm從未斷供華為,與海思合作正在緊密進行。
Arm中國區執行董事長兼CEO吳雄昂
被曝發生“奪權大戰”
彭博社6月10日早上報道,Arm透露,Arm中國董事會多數董事投票決定解除吳雄昂職務,來自英國劍橋總部的兩位聯合CEO將會接任這一職務。而彭博社向吳雄昂發送的郵件和信息,均未得到回復。
“Arm中國董事會已任命Ken Phua和Phil Tang作為臨時聯席首席執行官,以取代吳雄昂擔任董事長和CEO。”Arm聲明指出,“我們對Arm中國作為一家獨立運營公司的發展和愿景仍然保持堅定的承諾。”
彭博社報道截圖
令人驚訝的是,6月10日中午,Arm中國突然在官方微博和微信發布聲明:該公司未發生人事變動,董事長兼CEO吳雄昂(Allen Wu)繼續領導Arm中國。
“Arm中國作為在中國依法注冊的獨立法人,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吳雄昂先生繼續履行董事長兼CEO職責。安謀中國目前運營一切正常,對中國客戶和產業合作伙伴的支持和服務也一如既往。”聲明稱。
微博截圖
事實上,在Arm中國發布上述聲明之前,觀察者網曾注意到,網絡上在流傳一份簽發日期為6月4日的Arm中國聲明,并蓋有該公司公章。
其中提到:“本公司法人、董事長以及總經理始終是吳雄昂,Arm中國并未在6月4日通過合法召集程序召開董事會,未經法定程序擅自召開的董事會因程序不合法應屬無效會議,無效會議產生的決議也是無效決議,本公司不認可和執行無效董事會產生的無效決議。”
不過,Arm中國上海辦公室并未向觀察者網證實這份聲明的真實性。
網傳聲明截圖
對于上述消息,觀察者網進一步查詢發現,認證為“電子創新網CEO、深圳市意創達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國斌”的微信公眾號曾在今天早上發布消息:“上周五,其爆料過某國際IP大廠發生激烈的奪權大戰,這個國際IP大廠就是大名鼎鼎的Arm公司,奪權大戰發生在Arm中國。”
微信截圖
就在5天前,張國斌還在個人微博發文:“某國際IP大廠中國區高管和董事會公開對撕扯,奪權多(奪)公章,各自召開會議宣布對公司的領導權,宣稱對方下臺。”
“今天,這個大戰似乎有了結果。”張國斌6月10日早上在微信公眾號引述媒體消息:“據媒體報道,6月10日,Arm中國區執行董事長兼CEO吳雄昂被免職。”
微博截圖
觀察者網梳理公開資料發現,吳雄昂于2004年加入ARM,3年后出任中國區銷售副總裁,并于2009年晉升為中國區總經理兼銷售副總裁,2011年初出任中國區總裁,2013年1月升任為大中華區總裁。
在加入ARM之前,吳雄昂曾是美國硅谷Accelerate Mobile公司創始人,并曾在明導國際(MentorGraphics)、LSI 邏輯(LSI Logic)和英特爾(Intel)擔任過管理、市場、銷售與工程等職務。
而前文提到的Ken Phua(潘鎮元)為新加坡籍,擁有20年半導體技術行業經驗,曾在美光科技短暫工作1年,2005年9月加入ARM,曾任ARM發展戰略與規劃副總裁、戰略業務發展總監、全球技術策略與收購副總裁,以及擔任Arm中國生態系統加速器投資委員會成員等。
至于Phil Tang,觀察者網查詢Linkedin,并未發現有詳細信息。
Ken Phua Linkedin信息截圖
“一直在支持華為”
去年5月,因設計中包含“源自美國的技術”,Arm將要“斷供”華為的消息在外媒報道中甚囂塵上。這家芯片設計公司甚至還在聲明中稱,正在“遵守美國政府制定的所有最新規定”。
不過,在去年9月的ARM中國媒體溝通會上,該公司態度發生轉變:華為和海思是其長期的合作伙伴,經過實體名單之后,已經理清,其與華為和海思的合作不會受到目前形勢的影響。
“第一,我們從沒有斷供,一直在支持華為,包括華為產品的發布和持續的出貨。第二,我們Arm中國的產品是源于英國的架構。可以看到,我們V8架構以及后續架構也已經明確,這兩個產品在合法合規的情況下可以繼續向中國的客戶包括華為進行供貨。”吳雄昂當時向媒體指出。
Arm中國市場部負責人梁泉同時指出,該公司是一個完全獨立運營的實體。Arm中國的目標是做本土的芯片IP公司。其使命是逐步地推動本土研發,目標是全球標準、本土創新。
吳雄昂(左)
2017年5月,為加速Arm的全球戰略并支持中國IC產業進一步發展和自主創新,Arm與厚安創新基金簽署合作備忘錄,擬在中國深圳成立由中方控股的合資企業,前者將為合資企業提供芯片設計所需的核心知識產權、技術支持和培訓。
而厚安創新基金由中國投資公司、絲綢之路基金、新加坡淡馬錫控股、深圳深業集團、厚樸投資和ARM于當年1月共同發起設立,規模為8億美元,專注投資移動互聯、物聯網、人工智能等領域。
備忘錄簽署11個月后,2018年4月,Arm中國作為中方控股合資公司開始獨立運營。當時,軟銀將該子公司51%的股份出售給包括中國投資公司、絲綢之路基金和新加坡淡馬錫控股在內的一批投資者。
事實上,ARM本身并不生產計算機處理器,而是將其半導體技術授權給其他公司。在被軟銀收購之前,ARM一直被稱為英國最大的科技公司,擁有6000名員工,在美國設有8個辦事處。
2016年7月,Arm宣布接受日本軟銀集團提出的320億美元收購邀約,后者希望通過這家英國芯片制造商公開上市獲得豐厚的投資回報。孫正義曾透露,其把Arm交易視為“一生中最重要的交易”。
而ARM的設計產品也構成了全球大多數移動設備處理器的基礎。
三星Exynos處理器、高通驍龍處理器、蘋果A系列處理器等,均采用ARM的架構。軟銀曾在2018年透露,中國設計的所有先進芯片中,約有95%是基于Arm技術,中國部門貢獻了Arm總銷售額的20%。
啟信寶股權關系顯示,Arm中國注冊資本約6610.49萬美元,一共有六位股東。其中,Arm Limited為第一大股東,持股47.3285%;第二大股東是Amber Leading (Hong Kong) Limited,持股比例約為36%;寧波梅山保稅港區安創成長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為第三大股東,持股13.3%。
融資信息顯示,2018年Arm中國獲得安創科技投資的注資。啟信寶受益股功能顯示,安謀科技背后有一家上市公司持股,為浙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責任編輯/鄒琳】
Arm中國股權結構 啟信寶截圖
啟信寶截圖
來源:觀察者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